科普:中國風洞技術原來落後日本幾十年

看了差點笑掉大牙


"FL-62风洞是我国的第一座大型连续式跨风速风洞它的出现实现了我国大尺寸风洞暂冲式向连续式的一个跨越>
科普:中國風洞技術原來落後日本幾十年


============================================
就在今年的4月15日,我国的FL-62设备测试完成了,它是由我国的气动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它的成功测试也标明了我国新一代战机研发的新气象,并且为此创造和很有利的条件。根据报道显示,FL-62风洞是我国的第一座大型连续式跨风速风洞,并且在国际上也是国际最先进的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之一,它的出现实现了我国大尺寸风洞暂冲式向连续式的一个跨越。
日本的完成年度 1971年度、2m×2mの連続循環式風洞


==============================
2m×2m低速風洞本風洞は、測定部断面が2m×2mの連続循環式風洞です。最大風速は67m/sです(模型を入れた連続運転時は最大60m/s)。この風洞は、航空機の離着陸時や低速飛行時の空力特性データの取得、低速域における空気力学の各種現象の研究等に用いられる設備です。この風洞では、6自由度を持つロボット型模型支持装置による静的・動的地面効果試験や、無響カ-トを使用した空力騒音試験が可能です。また、航空機が飛行中に突風を受けた際に航空機に加わる荷重や飛行運動を研究するための設備として、突風発生装置があり、特別な突風試験用カートを使用することにより、突風風洞としての機能も有しています。
形式 連続循環式
測定部寸法 2m×2m正方形断面、長さ4m
送風機動力 250kw
低速風洞性能 常用3~60m/s(連続)、最高67m/s
突風風洞性能 一様流3~30m/s
突風発生装置 可動翼列の縦揺れ角0~±0.15rad、振動数0~20Hz突風波形 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及びランダム波
ロボット型模型支持装置 動作6自由度、可搬重量1470.0N、位置精度±0.5mm
完成年度 1971年度、 1995年度(ロボット型模型支持装置)1998年度(電動機設備、風洞制御システム更新)、2007年度(無響カート整備)
我国第一套连续式高速风洞降温系统通过验收
我要评论
2014年12月11日 19:04:11 来源: 新华网 我有话要说(0人参与)

新华网西安12月11日电(田兆运、周廷波)我国第一套连续式高速风洞降温系统日前在西北工业大学翼型叶栅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这套由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制的降温系统在国内首次采用向风洞喷注液氮的方式,使风洞试验的气流总温降到了-20℃,达到了提高试验雷诺数的目的。

据了解,雷诺数是飞行器风洞雷诺数需要考虑的重要相似参数。试验雷诺数越接近实际飞行雷诺数,试验结果越真实可靠。提高风洞的试验雷诺数,可以通过增压、使用重气体或降温来实现。这套系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套通过直接喷液氮的方式实现连续式高速风洞降温运行的系统设备,使风洞试验能力大大拓展,为先进飞行器翼型研制提供了新的手段,也对未来低温高雷诺数风洞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

日本的完成年度 1983年度

低温風洞
高レイノルズ数試験技術に関する実験や低温環境流れ場を利用した試験を行います。

形式 回流式
測定部寸法 高さ0.1m×幅0.1m×長さ0.3m
マッハ数 0.3~1.0
送風機動力 55kW
作動流体 窒素ガス
作動温度 -100~-180℃
完成年度 1983年度
最搞笑的就是這個,當年譏笑日本的高温衝撃風洞HIEST用自由活塞是落後的 結果自己跟著造了一個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第二研究所在FD-21高超声速风洞中完成了时速10000公里基于氢氧燃料技术的超燃冲压点火试验,该风洞是全球最大口径自由活塞驱动高能脉冲风洞,速度能够达到15马赫,此次试验成功也标志着FD-21高超声速风洞正式进入实用化阶段,该风洞后续将会加快孵化一大批新型跨大气层高超音速飞行器。
http://www.xml-data.cn/QTWL/html/2f48f6fa-906d-45ec-8162-b548a0e8b964.htm


, 本文率先尝试利用航天十一院新建的FD-21高能脉冲风洞, 进行高Mach数超燃飞行条件的地面模拟能力开发, 初步实现了Ma=8、高度31 km飞行条件的风洞模拟, 获得了总焓2.9 MJ/kg、总压11.01 MPa实验条件
性能還沒日本1998年蓋的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