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多項軍購明年付款高峰,愛國者飛彈漲幅最大

陸軍方面
美製M1A2戰車,110年要編列72億元,比109年增加67.4億元。
新購無線導引版的拖式反裝甲飛彈,明年編列23.7億元,比今年多4.6億元。
採購6套陸射野戰防空版的天劍二型飛彈,以汰換美製檞樹飛彈,明年編列23.8億元,比今年多10億。
陸軍搭配30公釐機砲的國造CM34雲豹裝甲車,明年預算56.1億,比今年少3.2億。

海軍方面
明年額度最大項目是國造潛艦IDS案,預計編列114.7億、比今年增加17億。
其次是擴建左營軍港威海計畫,預計編列59.2億、增幅24.9億。
新款方陣快砲預計編列33.4億、增幅20億。
雄風飛彈機動發射車預計編列30.7億、增幅5.1億。
陸戰隊AAV-7兩棲突擊車預計編列11.3億、增幅10億。
劍龍級潛艦戰鬥系統提升,預計編列9.6億、增幅5.7億。
與陸軍合購的肩射型刺針防空飛彈,明年預計編列9.9億、增幅9.1億。
國造飛彈巡防艦,預計編列90億、增幅81億。
微型飛彈突擊艇,預計編列23.6億、增幅將近23.6億。但前者研發進度嚴重延宕,後者可能因政策改變後取消,因此這兩個計畫在110年度的實際編列額度,將遠低於當初規畫的113.6億。
至於海軍明年額度比今年低的項目,包括沱江級巡邏艦量產,預計編列21.8億、降幅0.3億。
國造兩棲船塢運輸艦(LPD),預計編列10.1億、降幅6.4億。

空軍方面
愛國者飛彈(增購三型與改良二型)明年預計編列200.1億元,比今年增加129億。
F-16A/B性能提升的鳳展專案,明年預計編列91.2億元,比今年增61億元。
另外,以特別預算編列的66架F-16C/D戰機,總金額2472.4億元。110年度編列290億元,比今年增加近240億元。
台灣多項軍購明年付款高峰,愛國者飛彈漲幅最大
-------------------------
明年新玩具越來越多了,紅色文字幾件都是讓人關注的裝備
陸劍二 總算。陸劍羚還是沒著落。

沱江一年一艘?這算是前期量產速度嗎?還是船塢限制?

只看到雄風發射車,雄二三的預算沒揭露?

潛艦明年要開始建造了?

左營軍港繼續延宕。。。

勇鷹價格略低於M346。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TW Energy wrote:
沱江一年一艘?這算是前期量產速度嗎?還是船塢限制?

第一艘完工要進行測評,通過後第二、三艘才會同時開工。
TW Energy wrote:
只看到雄風發射車,雄二三的預算沒揭露?

應該是在同一批預算內,不然這飛彈發射車總預算要136億也太貴了
TW Energy wrote:陸劍二 總算。陸劍羚還是沒著落。

應該要等海劍羚吧
TW Energy wrote:
潛艦明年要開始建造了?

首艘2020年11月就要開工囉!!
alexlin1 wrote:
不然這飛彈發射車總預算要136億也太貴了(恕刪)


嗯嗯 沱江還算合理。

136億沒有飛彈,我查證了新聞,136億是真的只有發射車,總數高達91輛。應該是包括了後勤與基地費用。

這個去年就有新聞了。這是雄二、三發射車。海鋒大隊應該是全部換成發射車。

另外一個潛艇案應該是延宕了。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TW Energy wrote:
嗯嗯 沱江還算合理(恕刪)


預算書都寫了「計畫籌建機動飛彈發射系統7類91輛車,產製雄二飛彈36枚及延壽雄二飛彈50枚」,與預算有關的東西直接看預算書這種第一手資料最快,而且其實媒體早就有報導採購數量。

海軍在北中南東建設海鋒反艦飛彈機動車專用基地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4213166
ASMP wrote:
預算書都寫了「計畫籌...(恕刪)

91輛車,一輛車四枚飛彈,對岸下水餃速度要快點
這樣看來之後買的陸攻魚叉應該全部都是要打對岸沿海目標用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