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打擊恐怖組織而面臨武器選擇問題....

為撃沉軸心國恐佈組織的遼寧號山東號052 055 092...等鐵殼船, 以及壓制PLA甲車航空器,台灣中研院正面臨武器優先性問題,主要是突然把武器一字排開讓你選,誰該優先呢?

個人以為, 同盟國提供的魚叉及行動雷達車,可以改用台灣自己的雄風/機動雷達車取代,M1雖然對台灣實際應用上跟M60A3差異不大,但是屬於民心士氣商品.......

各位覺得呢?

台灣為打擊恐怖組織而面臨武器選擇問題....
獨家》中科院明年將舉債百億 軍售排擠邱國正頭痛
國會傳出,中科院明年初步匡列預算飆破900億元歷史新高點,惟軍售案與國造案自明年起開始進入「雙高峰期」,受預算排除影響,國防部要求中科院明年須先自掏腰包,代墊約300億元外,還得向銀行貸款100多億元,合計於約有400億元是「吃空餉」,待未來國防預算寬裕後再逐步回補。

由於國防部長邱國正兼任中科院董事長,此舉有如「左手砍右手」。多位軍方人士對於各單位明年預算編列情形,不約而同兩手一攤稱:「很慘!」。翻開中科院過去5年預算。收入從2017年的271.41億元,每年一路以增加百億元的速度向上噴發,今年更突破600億元大關,明年匡列額度約900億元,推測主要為各式增程型飛彈「趕量產、超進度」等投資急速拉高所致。

至於現金及約當現金部份也跟著水漲船高,只是在去年來到305.48億元最風光時刻後,中科院明年的狀況就相當慘烈,掏出口袋中全部的現金仍不夠,還得首度向銀行借貸約100億元。至於國防部錢不夠把預算調移算盤動到中科院的原因,得回頭來看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對台軍售,合計為161.15億美元,去年更高達58.913億美元,約新台幣1767億美元。

其中MQ-9B無人機等多個項目已經「塞不進去」,擬改編入2022年預算執行,即便如此,仍造成國防預算「消化不良」。國民黨籍立委馬文君先前曾統計,軍方因此有65件、高達623.59億元的軍事投資建案,必須移編至2022年後。

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評估,尚未列入機密預算項目的一般裝備預算 ,預估在2022年,還會比今年再飆增1.62倍;況且還有潛艦國造等逾16項破百億元的建案,都開始逐步進入付款高峰期。

軍方預估,對美軍售與重大國防自主投資項目,將自明年起開始拉出「雙高峰」的成長曲線; 一方面因為兩岸局勢緊張,惡意螺旋向下,一方面是美方勸敗,國軍只好「刷爆卡」。

雖然明年預算編列窘迫,軍方坦言,已規劃依23日到30日登場的「漢光37號」演習電腦兵推結果,作為明年對美國拜登政府新一波軍事採購的依據。

專家推測,包括MQ-9B無人機,M109A6自走砲車,以及多款飛彈可望列入軍購清單;購項目與額度雖尚未完全敲定,但與川普政府對台軍售額度,恐怕不會相去太遠。

其實,中科院今年的預算收入即已淪為「重災區」,大減了72億元,明年起更得「勒緊褲帶」度日。國會人士擔憂,未來不但可能波及135.8億元創立基金的老本,也會對院內研發投資與士氣,造成嚴重衝擊。
科科要不是自己延宕震海案,現在也不會自己去撞到美國軍購,按照時程是科科比美國軍購更早,現在應該要有一堆東西要做。

海劍、海弓、迅聯、迅達、光是這幾個就橫跨幾個院。人家沱江後續案還提前讓他們做了。

舉債也沒什麼不得了的,要不是被國家限制,不舉債的公司才真的是傻子。

用更多的資金做有競爭力的,前瞻性的研發才是更重要的,連台積電都在玩公司債。不要比例太高就好。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魚叉機動雷達車, 不曉得魚叉雄風天弓會不會通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