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這一篇還蠻有趣的
不友好的友軍:愛國者誤擊事件淺談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8534
就只是茶餘飯後的有趣技術性文章,請不要多做聯想.
或許可以一窺實際作戰時,空域混亂又跨國跨軍種時的防空作戰難度與諸多限制.
天衣神水 wrote:
這篇文章是個很好的實(恕刪)
理論上若每個環節都運作正常時當然是都不會...理論上!
IFF這種機制從越戰建立起後,在混亂戰場上表現的可靠性差已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
好好地做好事前演練,劃好安全走廊依然是非常必要的.
之前有篇E-2管制官的回憶錄:
值勤中聽到隔壁E-3管制官把他們的F-18當成敵機通報F-15去攔截.
這種事情是不稀奇,但同一個管制官一模一樣的錯誤指揮連續出現三次就讓人難以接受了,第三次甚至直接頒布開火許可給F-15,搞得E-2在這邊馬上抄起無線電大喊停火.
(後來的執勤時間就再也沒聽到那個E-3管制官的聲音出現,大概被趕下席位了)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ASRAAM wrote:
值勤中聽到隔壁E-3管制官把他們的F-18當成敵機通報F-15去攔截.
這種事情是不稀奇,但同一個管制官一模一樣的錯誤指揮連續出現三次就讓人難以接受了,第三次甚至直接頒布開火許可給F-15,搞得E-2在這邊馬上抄起無線電大喊停火.
因為光憑IFF不太可靠,加上資料庫沒有建立友軍的雷達軌跡特徵的資料,或許E-3自動將F-18列為未知威脅,只能說這位管制官腦袋有點僵化,加上在壓力下判斷出問題。
ASRAAM wrote:
同樣的問題,設計目標近似的S-300其實也會有差不多的挑戰
S300已經是老系統,在辨識上反而沒有太大的問題,這文章證明當時的AGM-88就能對PESA的防空雷達順利進行反制,接下來台灣引進的HARM AGM-88F將會更好用。
ASRAAM wrote:
我覺得挺有趣的是原來愛國者是有能力認得出自己正在被反輻射飛彈攻擊.
這代表美軍系統的資料庫非常完整,從目標的雷達反射訊號、飛行持性 (加、減速、爬升、下降)、攻擊模式軌跡,都有建立。加上美軍SEAD作戰準則非常有用,造成雷達太晚發現飛彈來襲,無法進行反制只好關機。


個人積分:9872分
文章編號:83530652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