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報告:美中脫鉤,中國科技業陷入嚴重瓶頸

北大報告:美中脫鉤,中國科技業陷入嚴重瓶頸
北京大學發表報告指出,美中科技脫鉤後,雙方雖都有損傷,但中國付出的代價更大,其中晶片製造、人工智慧及IT產業更陷入瓶頸。而美國這一戰略增加了中國獲取先進技術和吸引人才的難度。

南華早報報導,這項報告由北大國際與戰略研究所在1月31日農曆除夕當天發表。而由於報告出自中國國內研究機構而非境外,因此引起一定程度關注。

報告指出,在美中脫鉤後,無論在技術面還是產業面發展,中國不但在大部分領域明顯落後,甚至陷入真空狀態,在晶片製造、人工智慧及IT產業更面臨發展瓶頸,中國付出的代價比美國更大。

報告說,尤其在晶片製造和人工智慧等關鍵技術上,目前已形成了脫鉤共識,導致中國目前只剩下「技術含量低或附加值低的行業」與美企有聯繫。

這項報告指出,中國僅在一些小領域居領先地位,但像IT產業經過美中科技脫鉤後,已面臨「巨大衝擊」。相形之下,雙方脫鉤對美國的IT產業沒有明顯影響。

至於中國近年來急起直追、且自認頗具成就的人工智慧產業,報告則提到,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仍遠落後於美國。中國3年前才開始培養人工智慧領域人才,但美國大學早已培養了這一領域的學生。

這項報告更針對中國的人才斷層問題說,中國頂級的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只有34%留在國內,56%已移居美國。至於整體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公民,多達88%留在當地,只有10%返國工作。

航太科技也是中國經常自我標榜的領域。報告認為,航太科技是美中合作和相互依賴最少的領域。但在高度依賴商業市場的民航領域,中國仍處於劣勢,在核心零件方面仍嚴重依賴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

報告認為,美國的脫鉤戰略還包括組建「科技民主聯盟」,使中國在科技上被完全孤立,增加了中國從他國進口關鍵零組件、獲取先進技術和吸引人才的難度。

報告最後建議,中國政府應選擇國際合作和培養人才,才能使美中之間的科技差距不會繼續擴大。
---------------------------
中國現在才想國際合作,基本上已經來不及了,目前趨勢就是歐美國家已經在逐步剃除掉中國組織科技聯盟,因為全世界都知道,中國只要學會之後就會剃除掉自己,搞紅色產業鏈並不是中國公司能不能決定要不要,而是共產黨做決定的,中國以前藉由市場換取技術的好日子已經結束,未來慢慢熬吧。
別,人家義和團還有稀土沒拿出來。拿出來就嚇死你們。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alexlin1 wrote:
北大報告:美中脫鉤,中國科技業陷入嚴重瓶頸


中國五毛會說 背後原因讓人感到很暖心
兩年前美國要對華為動手,中國自稱美國無法制裁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時候,我已經用千字文詳解過今天的事是一定會發生的。

簡單來講就是整條產業鏈太長、太複雜、牽涉的層面太多,要求很深厚的技術底子,根本沒有一個國家能完全掌控整個產業,新製程用到的設備和技術,還是一堆國際巨頭共同出資到IMEC合作開發的,就算ASML的機台,都涉及幾個國家的技術,但是小粉紅和習家班的蠶蟲師爺就是不信邪。

走到今時今日的地步,只能感嘆要十億人民陪他們出醜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