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今天(10日)宣佈,將在2040年之前增加國民軍人數約30%,形容這是承平時期的最大軍力擴張。
莫里森在布里斯本(Brisbane)的一處軍營中說,澳洲將在這18年期間投入約380億澳元(270億美元),讓國防軍人數增加1萬8,500人至8萬人。
莫里森表示,這項軍力擴張是他的政府對澳洲「作為一個國家,作為印太地區一個自由民主政體所面臨的威脅與環境」的認可。
澳洲去年9月宣佈,根據一項新的澳洲-英國-美國聯盟(AUKUS),澳洲將獲得核子動力潛艇。
莫里森說,部份新增的軍力將用來支援這支未來的潛艇艦隊。
澳洲表示,計劃以傳統武器來武裝這批潛艇,但尚未決定計畫細節,包括是否選擇基於美國或英國的核動力攻擊潛艇艦隊。
AUKUS聯盟的形成,正值中國對太平洋地區影響力日增之際,這項聯盟關係將使澳洲成為唯一擁有核動力潛艇的非核武大國,能在不浮出水面的情況下進行長距離航行。
好圖狼 wrote:
看看未來幾年有沒有錢(恕刪)
與其要去操澳洲的心,不如先關心你自己的國家吧!
https://www.msn.com/zh-tw/money/topstories/%E4%B8%AD%E5%9C%8B%E8%8B%A6%E6%97%A5%E5%AD%90%E4%BE%86%E4%BA%86-%E5%85%A9%E6%9C%83%E9%97%9C%E9%8D%B5%E5%A0%B1%E5%91%8A-%E5%85%A9%E5%A4%A7%E7%8F%BE%E5%A0%B4%E7%9C%8B%E5%AE%83%E5%AF%8C%E8%BD%89%E7%AA%AE%E7%9A%843%E5%A4%A7%E8%BD%89%E6%8A%98/ar-AAUPuzn?ocid=entnewsntp
人家18年要出270億美金
平均每年15億美金 只為了增加2萬部隊
這麼昂貴代價養的絕對不會是一般步槍兵
要嘛海空軍 要嘛特種部隊或快速反應部隊...
對澳洲而言 養大量步兵要幹什麼?
澳洲地廣人稀 人口只比台灣多一點 卻要防守700多萬方公里的大陸
若要靠地面部隊 兵力根本不可能夠用
拒敵於海上 空中 千里之外才是正確的戰略
所以強化空軍 海軍 甚至戰略轟炸機 潛艦 航空母艦 才是上策... 所以價格很貴...
台灣的狀況也很像 且更為嚴峻 對手是14億人口
武裝部隊可以擴展到超過千萬人的超級大國
你不從海空及反登陸作戰下手 養一票陸軍 是想幹什麼?

波蘭是徵兵制國家 而且以陸軍為主(因為平原地形且對手一定從陸上來侵)
最便宜的陸軍 要增員1萬 價格就要1億美金....
我說過我不反對徵兵 但要人家養兵 就要給錢 最少就照波蘭的價碼給陸軍擴充兵力
這樣才有資格喊你要"有戰力"的部隊 懂否?
戰力是錢堆出來的 沒有例外...
不過老實講 台灣如果真又砸錢多養了幾萬陸軍 我覺得還是失策的...
很簡單道理 最容易消滅共匪的手段 就是半渡可擊 把匪軍打沉在台灣海峽...
或消滅在運輸機上 如果它像這次俄羅斯空降基輔的VDV特種部隊一樣突襲
一旦匪軍立足台灣 要趕它們下去或消滅他們 就是高昂的代價了
因為共匪是不會派廢物來擔任攻台先鋒的... 鐵定是硬仗...
10枚反艦飛彈 只要打中一枚(這是很嚴重低估了) 一艘8百人的運輸艦就掰掰了...
然而這些精銳登陸後 國軍跟他們打硬仗PK 就算戰力一比一
你沒死傷個5,6百人 能解決他們嗎?
魚叉飛彈一枚大概200萬美金 10枚2千萬 不到台票6億元
用6億台票解決一批登陸精銳 是非常划算的交易...
若用陸軍去頂
光是死傷的安家撫卹費都不只這數字了....

資源弱的一方 要進行戰爭要更精打細算 虛擲人力在沒有戰力
或是CP值很低的軍備上 是不可原諒的事...
照波蘭標準國軍每年增5億美金多養5萬人 那麼
還不如多養一組2輛發射車 16枚雄二反艦飛彈大隊
裝備加上一個排人力(當然全志願兵) 頂多8千萬美金
我養6組 每年加96枚飛彈(假使產能做得到 不夠就直接跟美國調魚叉嘛)
5年就是480枚飛彈...
想想你是侵台共匪 會害怕台灣多了5萬名步槍兵(為主啦) 還是多了近500枚飛彈?

(照前面的計算 480枚飛彈可以至少幹掉48艘匪艦 若上面搭載陸戰隊 共匪已經口掉38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