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最需要的是什麼?先進的武器?足夠的情報支援?英明的指揮官?其實這些都不重要。作戰中最重要的其實是後勤補給能力。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也充分說明了後勤補給能力對於一支軍隊的重要性。
威力強大的的武器確實在現代戰爭中極為重要,但是沒了補給這些都是一堆廢鐵。電力補充,燃油補充,彈藥補充,被服補充更換,飲食供應,器材損耗補充,裝備損壞等等,這些都是極為重要重要的後勤問題,一旦其中一個出了問題就會給整個作戰產生難以估計的影響。像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在開戰前五個月就已經開始進行戰略運輸了,上至飛彈雷達,下到槍彈被服,海量的物資被運輸到了駐紮在沙特的軍事基地,就是為了幾個月後正式進攻。而很多人可能會說,韓戰中志願軍的後勤很差不也是打贏了麼?但是要知道的是志願軍補給情況很糟糕,很多人就是一口炒麵打下來的,很多人有夜盲症。而且當時受限於補給能力,一個攻勢往往只能持續一周,然後就不得不收兵。
早在二戰中,美軍的後勤補給就足以讓世界為之震撼。僅僅是士兵戰地口糧,其就搞出了十餘種,而且由於產量太大很多還在戰後被送給了同盟國。再比如,當時僅有美軍廣泛裝備了半自動步槍,而這種東西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會極大增大後勤的補給難度,因為彈藥消耗問題也上來了。此外當時美軍的火力水平也是極為強大的,只有後期的蘇軍才能與之匹敵。再比如戰略轟炸機,美國人敢在白天不間斷執行對德國轟炸任務,德國人能打下來一架,美國工廠一天就能製造30架!最終德國空軍和其工廠等目標基本被其摧毀。
而拿如今的美軍來說,其裝備水平依然很強。就拿反坦克飛彈來說,其早在80年代就已經下放到班一級的作戰單位,而如今我軍還有一部分基層部隊還在使用老舊的40火!再舉了載具方面的例子,美軍機械化水平極高,很多陸軍部隊使用的是直升機而不是汽車,這對其後勤保障來說更是如虎添翼。
而美軍士兵都被當做如同「土豪」一般的武器裝備,除了巨大的資金投入,還有的就是強大的後勤能力。就拿美國海軍陸戰隊來說,由於擔負兩棲作戰的任務,為了方便儘快作戰,其專門設計的有裝備運輸船,平時攜帶著重型裝備等游弋於熱點地區,只要有需要,立即就前往該地區卸下裝備,等待作戰部隊抵達(不用攜帶裝備)就可以開始作戰行動。
在比如美軍遍布全球的軍事基地,很好的為其干預全球事務提供了後勤保障。只要有需要,補給立即就能跟上去。
美國打波灣戰爭時花了多久時間準備?
鵝軍呢?
對於樓主提及韓戰期間解放軍(志願軍)的補給困境
曾看過回憶錄
當時解放軍出去.身上背負7天份的口糧
(而既然打仗.武器彈藥當然是不用說了.只是彈藥具體數量及重量就不清楚了...)
而如果已經前進3天了
但既無法佔領固守.也未能獲得補給的話.那就得往後撤了
道理很簡單
前進走了3天.那回頭也是得走3天.如此就消耗6天份口糧了
而身上背負7天份.那也僅預留1天的餘裕
所以當然是3天後就得回頭了
這就像很多人都有的爬高山經驗
先在山屋過一夜
一大早醒來準備攻頂.而為了減輕負擔省體力.所以是輕裝
也就是攻頂前先在山屋吃早餐.出發攻頂時背包裡只有午餐.到了山頂後吃自己帶上來的午餐
接下來不能耽擱太久就得回頭了
不然若不能及時再回到山屋?
到了晚餐時間就得捱餓了
再想想如今4個月軍事訓練或教召
也宣傳有行軍訓練
但到底是揹負幾天份的口糧?多少彈藥?
真是不提也罷
但若要讓人員背負太重想模擬真實作戰的情況? 又怕這些訓員受不了要申訴了
更別提如今玩募兵制.若讓訓員太操太硬覺得不爽? 那接下來有幾個人願意簽下去?哪來募兵業績?
所以只能是輕裝也不能走太久
不像真實作戰而像郊遊
但想想若真的開戰?
那可不像承平時期的演習訓練! 後勤補給未必能順利.補給車輛可能是敵方無人機的活靶....
所以單兵應該得揹負幾天份的口糧.當然也要相當數量的彈藥....那是什麼重量(就先不考慮飲水了)?
總不能假設開戰後.駐地附近還有商家能讓你買吃的喝的.還會有小蜜蜂前來做阿兵哥的生意...
但真要負重行軍?
想想若又是在30幾度的烈日下.而行進速度還有要求不能走太慢...
那人員的體能耐力可以應付嗎?
而體能耐力需要時間鍛鍊培養....所以多數民意對於4個月[軍事訓練]根本沒信心.支持恢復徵兵(或說是延長義務役役期).本來就很務實
然而一堆人反對延長役期.扯什麼時間不是問題.重點在訓練內容....但不付出時間.要期待什麼內容?
專業技能來不及學.也鍛鍊不出戰時所需的體能耐力乃至堅忍毅力
等戰爭一旦爆發
才發現真實戰爭.跟坐在冷氣房玩GAME完全是兩回事時
就為時已晚了

台灣的後勤在運輸上是不用擔心,就算是外島24小時也可送達,當然戰爭風險另計


個人積分:32461分
文章編號:84751918

個人積分:32461分
文章編號:84751934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