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焰彈對付現代化的飛彈是真有效用還是安慰成份居多?

看捍衛戰士2與衝出封鎖線戰機發射熱焰彈都能騙到防空飛彈或空對空飛彈但現在新型的飛彈還有這麼好騙嗎?
熱焰彈發射完還是被追尾是否就直接彈射了?
文章關鍵字
以前紅外飛彈只追蹤紅外訊號,對着太陽飛也能令它失去目標。
但現在已經變成紅外成像,會識别是熱焰彈還是尾焰。
飛彈速度比戰機高很多,不會像電影那樣射失了還會轉彎,所以做一些機動還是有機會躲過。
看被啥飛彈追吧!

被雷射標定的飛彈追, 你丟出一顆太陽也沒用啊~
66JOE wrote:
看捍衛戰士2與衝出封鎖線戰機發射熱焰彈都能騙到防空飛彈或空對空飛彈但現在新型的飛彈還有這麼好騙嗎?
熱焰彈發射完還是被追尾是否就直接彈射了?


電影效果你總不能看到主角隨便就被導彈擊中,然後全劇終吧,目前新型飛彈幾乎都是兩種模式以上追尾了,紅外線導引熱追蹤是最基本的,現在新的飛彈都內建新型微處理器,可分析雙波段訊號(紅外線/紫外線),讓飛彈可有效分辨背景訊號/誘餌/目標之間的差別,沒那麼好騙的
66JOE wrote:
看捍衛戰士2與衝出封(恕刪)

大哉問
理論上現在使用紅外線凝視陣列的導引頭不會上熱焰彈的當
但是這論點是在距離多遠時成立?這是重要問題
實例上來說2017年美軍實戰中使用AIM-9X時被老到不行的Su-22拋熱焰彈誘開
AIM-9X使用128x128 InSb 焦平陣列尋標器,尋標器鏡頭視角印象中是3~6度左右(常見的45~90度那是指加上尋標器轉頭功能的視野角度).
那問題來了,如上所見128x128解析力說實在不高,併合3度視場這考量,多遠時目標才能開始在一個畫素上成像,多遠起才有足夠多的畫素能分辨出是目標影像還是熱焰彈?

(影像處理方式不佳的IIR影像,左邊是熱焰彈)

可以類比自己想像的話就是5度視角約是135系統用500mm的鏡頭,只能用128x128的畫素拍攝,多遠開始你才能分辨得出照片裡的亮點是車燈還是路燈.

至於IR/UV双波段技術這已經是上代導引頭與熱焰彈就具備的技術,這裡就視為攻守雙方技術已經抵銷不再另外討論.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還是有效的,目前利用紅外線鎖定目標需要一個持續一段時間的穩定熱源才能鎖定目標,熱焰彈可以打斷這個「持續穩定性」,造成脫鎖,只是要抓好熱焰彈施放的時機,不然還是難逃被擊落的命運。

下面這支影片中兩架俄軍直升機遭受烏軍MANPADS攻擊,一架靠熱焰彈逃脫,另一架沒有施放熱焰彈就被擊落


因為熱焰彈是消耗品,所以美軍和西方盟國會使用類似ALQ-144可持續發出紅外線干擾光源的反制器材,近來更有AAQ-24主動式反制措拖出現,這是利用偵測火箭飛射時產生的紫外線,再用指向性紅外光照射飛彈尋標器,讓它失明。

ALQ-144 (紅圈)
alexlin1 wrote:
電影效果你總不能看到...(恕刪)
不小曉得是不是特效



中國又在種蘑菇了,每年都要種好幾次
66JOE wrote:
看捍衛戰士2與衝出封...(恕刪)

每一種飛彈的導引方式都不同,熱焰彈只能誤導紅外線導引的飛彈,而且不是每次都能成功。。。

碰到其他模式導引的飛彈,施放熱焰彈。。。等於脫褲子放屁。。。無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