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穆特位在頓內次克州,烏克蘭在今年 9 月的「哈爾科夫反擊戰」,成功奪回大片領土後,巴赫穆特成了俄烏雙方的最前線。此後,俄羅斯一直對此地發動進攻,試圖打下這個交通結點,而烏克蘭持續堅守,雙方在此處形成消耗戰、塹壕戰。
很難想象, 2022 年的現代,雙方都可以獲得先進技術(例如遊蕩彈藥、無人機),它們既可以用偵察,也能攻擊,戰場的視野比過去更好,也有和更強的跨戰壕打擊能力。然而,在巴赫穆特,許多破除戰壕的武器,反而強化了戰壕的防禦能力。
退役中將赫特林(Mark Hertling)說:「壕溝戰不是戰術,它是不得不為的就地防禦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初期,雙方都沒有挖壕溝,而是因為一場僵局戰爭之後,雙方都不願放棄已獲得的區域,也就只能挖壕溝固守現有的領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期,雙方都試圖突破戰壕,重新回到機動作戰,然而如果不能繞過,或越過戰壕線,就無法達成決定性結果,在現在的烏克蘭戰爭也是如此。 」
赫特林說,即使技術進步,突破防禦工事仍然是一項挑戰,需要多兵種聯合作戰,包括裝甲部隊、空襲、壓制反擊的大砲,還要有強大的電子戰能力。俄羅斯在理論上有能力突破壕溝,但俄軍的後勤能力太差,無法實行。烏克蘭也不具備突破壕溝的能力,因為他們空軍實力下降。
雙方迫在眉睫的問題是他們無法控制的大自然,說更明白就是「澟冬已至」,頓巴斯戰壕里的士兵在過去幾年裡都經受住了嚴寒,但現在作戰規模更大,再加上戰爭引發的歐洲能源危機,都是對俄烏雙方最嚴苛的考驗。

壕溝戰!一場看不見盡頭的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