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略談兵】防空雷達剋星電戰機
軟殺干擾敵人耳目
為了讓敵人的防空、雷達系統失去功能,電戰機通常採用的電子反制措施,包含「軟殺」、「硬殺」兩種方式。所謂的軟殺,電子戰機會在偵測、接收到敵人地面防空、雷達系統發射的雷達波之後,迅速辨識、分析其頻率、特性等,接著再利用機上配備的電子干擾、反制系統等,針對具有威脅性、被標定的敵人雷達系統,發射干擾電波使其無法發揮功能。
如此一來,敵人雷達不但無法接收到目標正確的反射回波,雷達螢幕上更是一片雪花,或是出現許多假目標,無法有效辨識空中目標,因此既不能將目標的方位、高度等資訊通知友軍,更無法導引防空武器將其擊落。
硬殺摧毀敵人雷達
至於硬殺,電戰機會攜掛反輻射(Anti-Radiation)飛彈,在偵測、接收到敵人發射的雷達波之後,發射飛彈攻擊地面的雷達系統,因此不像軟殺只是暫時干擾防空、雷達系統的功能,而是直接將其摧毀。反輻射飛彈如同空對地飛彈可以攻擊地面的目標,不過裝在飛彈鼻端的尋標器,主要是追蹤雷達波的發射來源,會鎖定雷達,直到命中為止。
頭條揭密》殲16D電子戰機肩負攻台重任 功能強過百枚東風導彈
由於電子戰機幾乎都是用於進攻型的戰術上,已有軍事專家提醒殲-16D與殲-15D將來都可能同時用於對台作戰,而且很快會加入台灣附近的常態性侵擾行動中。由於殲-16D外型上與殲-16不易明顯判別,在近期幾次共機擾台機群中曾出現殲-16戰機,有可能其中已夾帶殲-16D電子戰機。台灣的學者也表示,鑒於殲-16D有能力壓制陸基和海基防空系統以及干擾雷達系統,應該對其是否執行對台侵擾任務進行監測。
紀永添專欄:殲-16機群將是攻台要角 台灣要怎麼應對?
個人積分:22076分
文章編號:87246275
個人積分:32463分
文章編號:87261472
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18日晚間7時01分上傳一張截取自當日晚間6時40分的雷達合成回波圖,他在圖中以紅箭頭標示一個在澎湖以南、台南以西,且綿延數十公里的雷達回波,指稱「非氣象回波」。
鄭明典進一步指出,「降雨雷達無顯示的回波,在澎湖南方,這是非氣象回波,很明顯!這個非氣象回波的特殊點在於,它的源頭在海峽中線以西」。
對此,「西南空域」20日表示,當天他們紀錄到在同一時間中,我國西南空域周邊有2架疑似共軍運8電戰機7A421E、FFFFF6(52015)訊號;此外,ADS-B(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一種飛機監視技術)訊號接收列表有明顯受到電子干擾,且列表中的飛機訊號幾乎全部解碼成同一架飛機。
「列表中有15架飛機,其中12架全部解碼成相同訊號N845FD。」該粉專表示,如果照鄭明典所說的訊號源來自海峽中線以西,「似乎就可以認定是這兩架電戰機對台灣進行電子干擾/作戰?這是電子干擾戰開打了嗎?值得關注」。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