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海坤性能真的有軍方說的比海龍海虎優秀,應該造艦計畫是10艘而不是8+2才對。 問題出在哪?
文章關鍵字
經費有限吧,有多少能耐做多少事。

等八艘建完成軍都 N 年後的事了,海龍海虎升級後至少還會再使用20年甚至更久,臺灣這次的八艘自製完成後,下一次自製潛艦恐怕要二三十年後才會再有人提起了,屆時真正立案到執行恐怕再加個十年,算一算都是三、四十年後的事了。

因此,預估海龍海虎至少還要服役三十年。
看不慣01
怕成軍時又成為古董級錢艦,成為碼頭王
hina1986 wrote:
如果海坤性能真的有軍方說的比海龍海虎優秀,應該造艦計畫是10艘而不是8+2才對。 問題出在哪?


戰系才剛升級過就急著想退是當錢太多?
汰換前,她還得擔任幾年訓練艦的角色。
所以不會那麼快的啦。
hina1986 wrote:
如果海坤性能真的有軍...(恕刪)

老海龍是單殼
新海鯤是雙殼
blakwoods
海鯤 是採混合型的船殼
Panchrotal
blakwoods 歹勢,海鯤艦就是全雙殼。
未來的事未來再說吧 就算國艦國造已經生產出來新潛艦 要等它有戰力是何時?
老海獅海狗都還沒除役呢 海龍海虎在台海有事的時候依然還是主力
除非數量齊了 戰力也上來了 否則不可能除役的

空軍的F-5在F-16幻象IDF數量都這麼多了依然沒全數除役
更何況現在啥新玩具都沒有的海軍.....
MBUSA wrote:
臺灣這次的八艘自製完成後,下一次自製潛艦恐怕要二三十年後才會再有人提起了


個人認為還會更久~~~
台灣為何可以潛艦國造?我認為背後主要原因是美國沒有柴油潛艦生產線了........已經幾乎過時的技術, 又找不到適合的盟友造, 乾脆送個人情給台灣自製潛艦
接下來的下一世代......進入核動力潛艦了, 把美國除役的潛艦賣給台灣就好, 台灣何必再自製呢?
eclair_lave
挪威跟德國合作的212CD上個月才剛開始切鋼板,她也是艘2500ton的傳統柴潛
eclair_lave
潛艇先進與否是看靜音.探聲.水下續航以及電戰.海底地貌描繪等的戰系整合等等,而不是只看動力與否
jhlien wrote:
接下來的下一世代......進入核動力潛艦了

用核動力是為了長航程
核動力艦體要放大到7000噸左右
一樣的錢
柴電至少可以造5-6艘2500噸級數
台灣又不會去跟美國參加甚麽遠征
近海防衛用核動力幹麽?
5-6艘柴電再怎麽算
作戰效率也比一艘核潛強

潛艦跟水面艦的功能有很大的差別
水面艦就是噸位越大,能做的事就越多
防空,對艦,對陸打擊,對潛
這些都能做
噸位小的類似巡防艦
就只能著重於單一能力

但潛艦的功能就很單一
獵殺船艦與潛艦
噸位只影嚮航程與持久能力
獵殺能力核潛與柴潛差別不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