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丨GE是如何在「發動機大戰」中戰勝普惠的?
王者中的王者:通用的F110發動機
航空工業是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以此類推,航空發動機則應是航空工業這顆明珠上最為璀璨的部分。
1970年代,圍繞美國第三代戰鬥機的動力裝置,普惠(普拉特尼惠特尼)公司和GE(通用電氣)公司展開了「第一次發動機大戰」。之後,這兩大巨頭又在第四代戰鬥機動力裝置的採購上爆發了第二次「發動機大戰」。由於第五代戰鬥機和第二代隱身戰略轟炸機已被美國軍方列入發展規劃,毫無疑問,未來還會看到兩家公司的「第三次發動機大戰」。
而「第一次發動機大戰」之所以會發生,其核心就是可靠性問題。
二代機時代,GE公司的J79和J85兩大系列渦噴發動機占據絕對統治地位,成為美國空/海軍戰鬥機的核心動力裝置。尤其是J79系列所創造的輝煌迄今「後無來者」。但光環背後,GE過分沉迷於J79的後續發展,未能將研發重心及時轉到更為先進的加力渦扇發動機。因此,當美國軍方為TF-X項目選擇第一代軍用渦扇發動機時,GE公司匆匆推出的MF295不敵普惠在美國海軍資助下研發的TF30,在第四代戰鬥機動力裝置的競爭中失去先機。儘管TF30在裝備F-111之後問題不斷,但占據先機的普惠並乘勝追擊,在F-15和F-14的動力裝置競爭中再次擊敗GE公司。
拿下這筆大單的普惠公司並不輕鬆。按照美國空軍和海軍組成的「發動機選型聯合管理委員會」的要求,普惠公司需要同時研發空軍F-15使用的F100發動機和海軍F-14的F401發動機(替代性能有缺陷的TF30),兩者的核心機都源自該公司競標成功的JTF22。
空軍和海軍對發動機性能要求的側重點不同,雖然採用相同的核心機,其實等於同時研發兩種發動機。短時間內完成兩種當時最先進渦扇發動機的研製,即便在今天也沒有哪家公司能做到。於是,普惠公司也開始不斷找「變通」的辦法
普惠公司首先要求推遲F401發動機的研製節點(畢竟F-14的採購數量比F-15少),隨後要求減少兩種發動機的部件試驗小時數。由於發動機採購經費削減、F-14研發成本上升等諸多原因,美國海軍被迫取消了F401的研製計劃。
美國空軍以為,如此一來普惠公司會集中力量把F100發動機搞好,卻不想後者先打的是自己的小算盤,以「採購數量減少、成本上漲」為理由要求提高採購單價。美國空軍為保證F-15的研發進度,只得「忍氣吞聲」,甚至給予普惠公司多次考核與試驗的機會。
1973年10月,F100勉強通過了150小時定型試驗和全部部件考核試驗。普惠公司對F100發動機在考核試驗中暴露出的風扇葉片斷裂以及與靜子摩擦起火等多項可靠性問題進行改進和補救,卻未能徹底解決問題。直到1974年11月F-15A量產型交付美國空軍之際,F100的初始型號F100-PW-100依然是「百病纏身」。但美國空軍已是「騎虎難下」,為確保F-16與F-15的通用性,選擇了F100家族的第二個型號——F100-PW-200作為單發的F-16的發動機。
F100系列發動機服役後,最大的可靠性問題就是「喘振」和「空中熄火停車」,且故障率越來越高。美國空軍從1974年開始每年都撥專款用於提升F100系列發動機的可靠性,但見效緩慢。為保障戰機的出勤率,美國空軍硬著頭皮繼續採購F100,並開始動了研製替代型號的念頭。就這樣,美國空軍與普惠公司間「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而把後者拉下水的正是GE。
就在普惠公司被F100和F401發動機搞得焦頭爛額的時候,GE公司另闢蹊徑拿下了B-1A戰略轟炸機發動機的訂單。GE公司以代號GE9的核心機為基礎,為B-1A研發了該公司第一種加力渦扇發動機——F101。由於美國空軍對B-1A的研發進度並不像F-15那麼急迫,因此GE公司有充分的時間來走完空軍在1969年制定的發動機結構完整性大綱。截至1977年卡特總統終止B-1A研發計劃時,GE已生產了46台F101的樣機,共完成超過12000小時的試驗小時數,包括400小時的空中試飛。
B-1A雖然下馬,但F101-GE-100還是利用這個現成的空中實驗平台完成了1895小時的飛行試驗。F101-GE-100的出現堪稱GE公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以F101為起點,衍生出為B-1B配套研製的F101-GE-102和為B-2A配套研製的F118。F101的核心機部分後續成就了當今最為著名的兩大噴氣式發動機家族——CFM56和F110。
在1977年B-1A下馬時,GE公司就萌生了利用其核心機F101研發一款戰鬥機用加力渦扇發動機的念頭,並與美國軍方及時進行了溝通。1978年,GE公司以F101-GE-100核心機為基礎,結合F404的部分技術,向美國空軍和海軍推出了代號為F101X的加力渦扇發動機設計方案。次年,美國空軍與GE公司正式簽訂發動機研發合同,並賦予其F110的軍用編號。GE公司還經過不懈努力,說服美國海軍同意以F110替換F-14的TF30發動機。當初普惠公司未兌現的承諾,GE兌現了。
得知這一消息後,在震驚之餘,普惠連忙在華盛頓發動公關攻勢,試圖繼續將GE公司擋在門外。然而,美國軍方態度之堅決、理由之充分讓普惠公司無以辯駁,後者只能全力投入到F100的後續型號發展上,準備接GE公司的招。普惠與GE的「發動機大戰」進入白熱化階段。
1981年3月,美國空軍F-16戰機換裝GE的F110發動機首飛成功。4個月後,美國海軍F-14戰機也加入到「換心」行列,換裝後的F-14的飛行性能與裝備TF30時相比有了質的提升。與F100相比,F110不僅更可靠,主要技術性能有大幅提高。
心中有底的美國空軍和海軍在1983年1月聯合與GE公司簽訂研發合同。美國空軍向普惠公司和GE公司發出正式合作建議徵詢書,對新一代發動機的可靠性做出了具體而嚴格的要求。1984年2月,美國空軍決定,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時採購普惠公司的F100-PW-220和GE公司的F110-GE-100。
F100-PW-220是普惠公司痛定思痛之後拿出的誠意之作,其採用了部分重新設計,同時採用了大量提高可靠性的新技術,完成了空前的4000個循環的加速任務試驗(等於平時使用9年)。最終考慮到後勤保障的通用性和連續性,美國空軍依然大批量採購F100-PW-220及其後續發展型號。
F110-GE-400發動機的改動之處
F110系列的優勢則在於高可靠性、大推力和低成本。F110-GE-100的加力推力為124.6千牛F100-PW-220僅為105.72千牛。因此,F-16和F-15E的大部分後期型號多採用F110系列的F110-GE-129(加力推力129千牛)和F110-GE-132(加力推力143千牛),以便在起飛重量和飛行阻力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儘可能保持原有的飛行性能。而就成本來說,F101、F110、F108和CFM56等不同類型的幾大系列發動機都採用相同技術源頭的核心機,這一點是F100難以企及的。
從普惠公司一家獨大到GE公司搶食一杯羹,再到如今很多用戶點名要求採購的F-15和F-16戰機裝備F110發動機,這本身就是GE公司的勝利。除了F110系列大推力渦扇發動機,GE公司還有享譽世界的F404/F414中推力渦扇發動機系列、T700渦軸發動機系列、LM2500燃氣輪機系列以及大型飛機裝備的CFM56和CF6系列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系列。這一切使得GE公司贏得「第一次發動機大戰」的勝利更像是一場錦上添花的意外之喜。
縱然GE公司研製的YF120發動機敗於普惠公司的YF119,輸掉了為F-22配套的「第二次發動機大戰」,甚至已經規劃好的F-35備用發動機F136被美國軍方砍掉,也未對GE傷筋動骨。GE公司發動機可靠性好、性價比高的印象已經樹立在眾多客戶心裡。GE還掌握著「變循環發動機」和「自適應循環發動機」這兩項當今世界最頂尖的噴氣式發動機技術,並已經接近實用階段。(講武談兵)
TVBS新聞
2023年12月12日
南韓空軍一架KF-16戰鬥機,9月份才剛從基地起飛就墜毀,南韓公布調查結果,發現是橡膠密封零件脫落,掉進發電機裡,才導致墜機。南韓質疑發電機製造商惠普,設計本身有缺陷
韓聯社主播:「一架KF-16戰鬥機,在忠清南道瑞山市空軍基地墜毀,戰鬥機飛行員安全逃生,空軍組成事故應對指揮部調查事故原因。」
出事的戰機冒出陣陣黑煙,3個月前一架南韓空軍主力戰鬥機KF-16,從瑞山空軍基地起飛不到兩分鐘出現引擎失速問題,就在墜毀前1秒飛行員緊急彈射逃生,南韓軍方馬上暫停150架,使用相同發動機的KF-16戰機與部份F-15K戰機。
韓聯社主播:「事故原因經調查發現,發動機艙內,橡膠密封圈掉落進入發動機導致發動機功能故障。」
調查小組公布事故原因,發現是因為橡膠密封零件脫落,掉入發動機裡面導致零件受損,讓戰機失速墜落。
南韓空軍新聞辦公室主任尹英三:「橡膠零件落入發動機,並損壞了一些發動機零件,導致燃燒室氣流出現問題。」
出包的發動機是由,美國引擎製造商普惠生產這樣的意外是全球首例,軍方研判並非零件老化或維修不良恐怕是零件本身設計有缺陷,去年11月南韓也有一架KF-16戰機墜毀,當時是少裝一顆螺帽,無獨有偶駐韓美軍一架F-16C戰鬥機,週一上午進行訓練時,也因為不明原因墜落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