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垂發系統+海弓三通過測評 這原因卻讓中科院嘔死了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669591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海軍舷號1208的康定級承德軍艦現正接受性能提升工程,並在軍艦艦艏甲板下方設置「華陽」垂直發射系統,可搭配32枚國產海劍二型防空飛彈系統,而據了解,威力更強大的艦載型天弓三型飛彈(海弓三),中科院先前已經過以華陽垂發系統射擊海弓三飛彈的作戰測評,但卻遲遲未能落實安裝在海軍新型艦艇上,關鍵原因不在中科院,而在海軍本身。

熟知內情的軍方人士說,海軍先前計畫興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時,就是規劃以較大噸位的新型軍艦,艦上配備由中科院整合的新型戰鬥系統,同時搭配國造的艦載長程相位陣列雷達(神盾系統等級)丶「華陽」垂直發射系統,以及海弓三艦載長程防空飛彈丶海劍二中程飛彈。

他表示,有關以「華陽」垂直發射系統搭配海弓三艦載長程防空飛彈丶海劍二中程飛彈,中科院都已完成射擊的作戰測評,全部都準備好了,而且「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建案後,原型艦的相關預算也已獲得立法院通過,一切看似準備就緒,但因為海軍的決策一變再變,最後更是將建造一艘「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的預算經費,轉成建造兩艘「輕型巡防艦」原型艦。

軍方人士說,輕型巡防艦的艦體儎台規劃,可以容得下「華陽」垂直發射系統搭配海劍二中程飛彈來安裝運用,但若想要將海弓三艦載長程防空飛彈裝進去,不僅是艙內空間太過窘迫,艦載相位陣列雷達系統也要更換才行。

此外,軍方人士透露,海軍當初在規劃「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艦載長程相位陣列雷達時,是以「被動式」為規劃,中科院也按此做出來了,但是海軍後來又要求變更設計,改為「主動式」,還嫌中科院完成研製的艦載相位列雷達體積太過龐大,丶重量太重,因此無法安裝在新型軍艦上,中科院可說是吃了悶虧,海弓三明明可以早日與國人見面的,也讓中科院研發人員「嘔死了」。

另據了解,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計畫的預算,雖然已經轉換為輕型巡防艦使用,但海軍內部已經重新檢視「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設計及作戰需求,「案子還會推出來,只是內容會再調整」,研判2026年10月底完成「防空型」與「反潛型」兩艘輕型巡防艦原型艦交艦之後,就會有全新版本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方案出來。

----------------------------------------------------------------------------------------------
賴功德以後的國防政策我的觀察

以中華民國DARPA 邊緣化中科院 扶植民廠加入軍工產業

漢翔的初教機 經緯的無人機代工廠 雷虎的無人機 tron future的aesa雷達

大家有無發現 排除"中科院"這三個字 我們的東西都可以外銷了

2026年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 也會排除中科院 尤其是一體化桅杆整體設計 絕對會跟日本一樣外銷



還有那兩艘輕型巡防艦船 就是海軍跟中科院 鬥爭下的廢品 毫無戰力 實話實說

輕型巡防艦鬧劇結論

中科院: pesa+6500頓 可以完成
海軍:aesa+4500 需求
中華民國真正需要的: aesa+6500頓
如果台製神盾艦只有艦隊防空,而沒有
區域防空的功能(能取代岸基天弓三、
愛國二三型的功能)

那真的不要花錢….
DKQQ wrote:
輕型巡防艦鬧劇結論

中科院: pesa+6500頓 可以完成
海軍:aesa+4500 需求
中華民國真正需要的: aesa+6500頓

海軍輕型巡防艦正在演練 狼羣戰術。
你卻要給大船。
中科院董事長是邱國正,國防部長也是邱國正

要邱國正找邱國正究責嗎?

老是要球員兼裁判當然只好不了了知了

國府初來台時,台海跟本是是台灣的內海,老共的船只要一海就被打回去,現在換成老共想把台海當成自己的內海,台灣反過來學老共當年打出「中線」的做法,海弓三、神盾這類藍水海軍的傢私其順位自然往後排,局勢已經不同,大海軍、大空軍、大陸軍的思維可要改改。
天衣神水
歷年國共主要海戰 http://www.mdc.idv.tw/mdc/navy/china/seabattles.htm
天衣神水
中線不單單是有人畫出來就好,而是雙方打出來的結果,如果國府天天大勝,老蔣也不會鳥什麼中線。
基隆級可以裝吧!
個人認為台灣搞小型艦艇是錯誤的!1、小型艦艇受限於噸位功能有限。2、防空能力是短版,如果遇到敵人無人機加飛彈飽和攻擊,應該撐不了多久。

現在的艦艇是越來越大型化,大型船艦除了雷達強、防空能力強,將來要加裝雷射武器、電磁砲或其它作戰裝備比較有餘裕。而小型艦艇不但功能受限升級困難,薄弱的防空能力更是其硬傷!將來面對成群而來的無人機、無人艇、無人潛艇,生存能力堪憂!!
劍二射程短沒關系,就如同NASAMS一樣射程也短

你需要的是NASAMS 中的FCS 飛彈指揮車
美國海軍虛擬神盾就是NASAMS中的FCS 飛彈指揮車的概念






天衣神水
這套系統弄好之後,不用神盾艦也能跑神盾系統,無人艇、LCS射標六用的就是這招。
天衣神水
補充一下,虛擬神盾發展成熟後,老共下水餃的速度再快也比不上軟體拷貝 + 貨櫃化MK41安裝的速度。
@天衣神水


頗像從NTU艦系統移植出來的WDS MK14模擬卡功能

比過去更方便的是,現代飛彈是主動雷達不需要NTU艦上的照明雷達來輔助

........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NTU艦還擁有一個獨特的搜索-發射-遠 端追蹤(Remote Track Launch on Search,RTLOS)功能,透過Link-11資料鏈接收其他友艦目標追蹤資料,然後對自身艦上SM-2的MK-2自動駕駛儀輸入初始資料 並直接發射,在自身搜索雷達尚未確實掌握目標的情況下直接發射SM-2,然後繼續從Link 11獲得友艦傳來的目標資料,對飛行中的SM-2實施中途修正上鏈傳輸,直到彈道終端 才由本艦的SPG-51D照明雷達鎖定目標、照射引導SM-2飛彈擊中目標。RTLOS機制能提高一個防空艦艇作戰編隊的作業效率,能在船艦距離較為分散的情況下仍有效執 行聯合防空作戰,並且讓前沿的艦艇保持雷達靜默,降低被探測的機率,因而可部署更靠近敵方,能初期不意地攻擊敵方來襲機隊。而在與神盾艦編隊時,NTU艦就可利用RTLOS、由資料鏈獲得神盾艦傳來的目標追蹤資料,直接發射的標準SM-2飛彈並中途更新資料,充分運用神盾艦高品質雷達圖像的效益。

在1980年代,美國海軍構想一種戰術,把經過NTU升級的非神盾防空艦部署在航母編隊外圍區域(約200海里處),平時保持雷達靜默,航母編隊主要靠擁有相位陣列雷達的神盾艦進行對空監視與屏衛;蘇聯轟炸機來襲時,外圍NTU艦在神盾艦的雷達指引下,發射標準SM-2防空飛彈攻擊蘇聯轟炸機。這種戰術的用意在於,神盾艦必須部署在航空母艦內層屏衛提供緊密防禦,而蘇聯的大型反艦巡航飛彈能在400公里之外發射,神盾艦因距離過遠而只有機會攔聯轟炸機發射的長程飛彈,無法直接攻擊轟炸機。在航母編隊外圍部署NTU艦,就有機會直接攻擊蘇聯轟炸機,NTU艦經由RTLOS接收來自神盾艦的高質量目標資料,直接發射標準SM-2飛彈並提供中途上鏈更新,在彈道末端才切換回NTU艦本身的照射雷達來引導飛彈擊中目標。

在1989年,完成NTU升級的紀德級飛彈驅逐艦紀德號(USS Kidd DDG-993)與史考特號(USS Scott DDG-995)就曾進行RTLOS的實戰測試,期間兩艦編隊中只有紀德號開啟對空搜索雷達,史考特號保持雷達靜默,透過Link 11資料鏈獲得紀德號的雷達資訊,然後由史考特號發射SM-2飛彈,利用紀德號提供的雷達資訊引導飛彈攔截目標。RTLOS透過資料鏈獲得其他艦艇射控資 料的模式,也為日後CEC協同接戰能力奠定基礎。

對於這些SM-2使用國而言,如何將SM-2整合於非神盾艦艇 的射控系統是一大課題,因為 除了加拿大部族級改良計畫在1992年便完成之外,其他數種使用SM-2的「非神盾」艦艇直到2000年代才出現,此時WDS MK-14以及MK-14所需的UYK-44電腦等軍規組件早已停產多年,而WDS MK-14的後端程式(由舊的CMS-2語言撰寫)也無法在時下的系統執行。如果這些艦艇並非神盾艦,則解決的辦法多為加裝硬體模擬卡(emulator card)的方式執行WDS MK-14的軟體。生產UYK-44的聯合系統公司(Unisys)便在1990年代初期推出一種UYK-44EP VME模擬卡,是一種相容於VME 6U的單板式電腦(SBC),內建的硬體包括32k模擬用ROM、64k快取記憶體以及自我測試程式等,號稱兩張UYK-44EP卡的功能相當於9張 UYK-44處理卡;任何一種擁有VME匯流排的電腦系統都可透過安插UYK-44EP處理卡的方式,執行原本為UYK-20/44電腦開發的軟體,而且 拜電子科技的進步,效能還會比原來更好。使用模擬卡在新電腦上跑舊程式的優點就是軟體較為成熟,例如WDS MK-14的軟體早在1980年代中期便已經完成,經過十幾年的廣泛使用後,除錯相當徹底,如要使用全新開發的軟體不僅要耗費更多時間精力,而且需一段時 間的運用與除錯才能臻至完善。 韓國在2000年代才推出的KDX-2忠武公李舜臣級飛彈驅逐艦,便在戰鬥系統的電腦中安插WDS MK-14模擬卡,能執行原裝MK-14擁有的一切功能。此外,義大利海軍在2000年為二艘迪拉潘級飛彈驅逐艦換裝標準SM-2 飛彈,據信也是透過加裝UYK-44模擬卡來執行WDS MK-14的各種機能。 前述這些艦艇都以X波段的照射雷達為SM-2防空飛彈提供上鏈傳輸。
http://www.mdc.idv.tw/mdc/navy/usanavy/E-antiair-SM.htm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天衣神水頗像從NTU...(恕刪)


通常來講,使用模擬卡都是過渡時期系統資源不確定性過高的權宜之計,如果系統發展成熟,平台效率也可以充分支持,模擬卡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其中還關係到相關資源資料庫的完整與否,舉個例子來說,Mac電腦在90年代必需使用DOS卡才能平順的跑windows 3.1,現在就不用了,當然還是有些必要注意事項。

虛擬神盾說穿了就是一個很大的軟體工程,目的在產生一個純軟體化的神盾系統,可以在通過認證的伺服器上執行,而不用又大又耗電的專用機台,這樣子,神盾艦的造艦規格就可以簡化許多,也可以分成不同的大小版本,是一個革命性的產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