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下一代反艦飛彈應採形態:
1. 具匿蹤造形
2. 射程60公里足夠
3. 速度約0.8馬赫
4. 戰鬥部與雄三飛彈相同
5. 尺寸小, 發射車大小如同海馬斯或更小, 可隱藏於工廠, 倉庫, 地下停車場
6. 最好具AI功能, 可自動選擇最高價值目標, 自動分配目標, 自動選擇敵艦最脆弱部

共生產300到500枚, 於共艦接近灘岸20至40公里處從隱藏處出來發射,
作最後一道防線. 約1.5分鐘至3分鐘可擊中目標. 匿蹤造形要偵測及鎖定約1分鐘到
1分半鐘, 發射艦載防空飛彈昇空半分鐘, 飛行擊中目標半分鐘. 若第一波防空飛彈未攔截到
來不及發射第二波, 300到500枚可擊中150枚到200枚左右, 可擊沉重創100到150艘戰艦,
使其無法支援灘岸作戰, 及協助後續第二波登陸船團.
李西摩 wrote:
台灣下一代反艦飛彈應...(恕刪)

陣風戰機擁有西方最先進的電子對抗及自動反制系統 , 尤其賣給印度的是
新全配 價格比F-35之類高昂得多
..... 仍遭PL-15E在182公里外發射後無情擊落 .....

你這啥反艦飛彈在解放軍第一波(也可能是第N波 , 視屆時台灣防空攔截
效率而定
)大規模遠火洗地及後續無人機掃蕩之後還能剩幾枚 ? 剩下的
就算能射出去 , 會比陣風還難攔截嘛 ?

話說花七百多億(加陣地興建丶相關設施經費後則是866億)天價買的四百
枚魚叉
到貨了嗎 ? 高層難不成還嫌A不夠 ?
其實在烏俄戰爭中 無人艇屢建奇功之後 , 台灣應該思考到時要面對的是
否不再是諾曼第時期的傳統登陸艦隊 , 而是新一代無人艇舟海 .....

當前幾波遠火洗地及高空大型無人機掃蕩之後 , 這些每艘搭載數十架上
百架的無人機母艦
在台灣近岸放飛大批FPV無人機 , 這可不是拿根掃帚
就能解決的了 !



中國無人艇種類繁多 , 自十噸等級至百噸等級都有



現代戰爭是電戰、資通整合能力以及無人裝備消耗戰,戰爭發展到評估能進行登陸作戰時,防守方的武力已消耗殆盡,不至於出現明知對方仍有強力的反艦與防空能力時,還貿然的出動大規模軍艦、戰機等。
台灣下一代反艦飛彈應該具備對艦和對無人機的功能、因為在發現對艦的攻擊目標之前、會先發現好大一群的無人機海過來。

所以不只要對艦、還要有對無人機的攻擊能力喔。

就命名為:反艦反無人機兩用飛彈。

價錢先不管、先製造個100萬枚吧、保證讓你變成刺蝟中的刺蝟。
錄像分析員
重點是不能開雷達 ! 要不然一下就被定位然後火箭彈 無人機蜂擁而至了 ~~ [台灣No.1]
第一次認同樓主。
shaupenhauer456
被你這個老古董認同,樓主也忒慘點兒了!説明思維至少落後了30年![真心不騙][笑到噴淚]
李西摩 wrote:
台灣下一代反艦飛彈應...(恕刪)


很明顯,你還是按照幾十年前二戰時代的思維去看2025以後的登陸戰爭。
什麼下一代?
講的像這一代 開發時 就是故意不給逆蹤 威力小 飛太慢 彈體大...

有能力 早去作了
還要你許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