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推「巴鐵」解決塞車 1輛能抵40輛公車


大陸塞車問題非常嚴重,像在北京上下班尖峰時段,平均時速只有20公里左右,為了解決塞車狀況,大陸自行研發一款立體巴士,預計在8月1日上路。這種巴士鐵路電車,上層就像普通巴士可以載客,下層則是中空,讓原本在道路上的汽車能夠正常行駛。換句話說,就算乘客到站要下車,下面的車流不用停車等候,可以照常行駛。

每輛巴鐵造價不到地鐵的20分之1,運輸量一次最多可容納1200到1400人,而且1輛巴鐵可以取代40輛公車,還能節能減碳,只是外界也質疑,當小客車通過巴鐵時,底下的光線可能會太暗,恐影響駕駛視線,但一切都得等到8月上路後,再做進一步觀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Pdl3uxW3aI


Executrix wrote:
當小客車通過巴鐵時,底下的光線可能會太暗,恐影響駕駛視線


巴鐵底下沒有設置照明設備?

tsaixiaolang wrote:
巴鐵底下沒有設置照...(恕刪)

我不是学工程的,说错不要喷我
个人觉得这项工程论技术含量还是没中国的高铁那么高
但是最大的优点在于利用了原来不能利用的空间
就是每一辆机动车上方的空间

tsaixiaolang wrote:
巴鐵底下沒有設置照...(恕刪)


影片中顯示有照明燈2排
我比較好奇的是,載著1200人重量的公車撐得住嗎?如何拋錨在路上怎麼運回去呢?
1200人,撐得住又走得動再拿出來說嘴吧。
Clarkmio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載著1200人重量的公車撐得住嗎?如何拋錨在路上怎麼運回去呢?


從影片來看,1200人指的應該是4台連接,一台300人。

THE666 wrote:
從影片來看,1200...(恕刪)


與車輛共用道路就有車禍的可能!!

spider_ho wrote:
1200人,撐得住...(恕刪)

这就没意思啦
刚放出概念图的时候你们说,等造一辆真车再来说吧
现在真车出来了,又说等撑得住再来说吧
等到撑得住了又变成什么呢?估计会变成等不出事再说吧
。。。。
但是哪种交通工具敢保证不出事?
這台最大的缺點應該是車下的空間只能讓2公尺高度以下的車子走,
如果以單邊四線道來說,高度超過2公尺的車輛,會強迫剩下2個車道可以開,這還可以接受,
單邊三線道,就只剩下1個車道,這就無法接受了,
所以馬路要夠寬。

而為了安全,車子要跨過鐵軌切換車道,會有很大的限制。

簡單的說,馬路和地鐵可以各跑各的互相不受影響,可以達到1+1=2的效果,
但馬路和巴鐵的互相影響不小,我認為他的1+1大概只有1.5的效果。
而巴鐵的優點是價格便宜,施工時間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