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孫中山」為名的高雄中山大學,為了處理校園內「孫中山與蔣介石」銅像存廢問題,成立了「銅像處理委員會」。外界好奇,未來若成功「去孫又去蔣」,中山大學還能叫中山大學嗎?
位於高雄市西子灣的中山大學,其前身是國立廣東大學,由國父孫中山先生,於民國13年,將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廣東公立法科大學、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等三校合併改組而成。
民國14年國父病逝,民國15年國立廣東大學正式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紀念中山先生。政府遷台後,於民國68年核定設置國立中山大學籌備處於高雄西子灣,翌年7月正式建校成立,並以國父誕辰11月12日為校慶。
「孫中山與蔣介石銅像」矗立在中山大學校園中心,代表中山大學成立的精神與歷史背景。然去年520政黨輪替之後,便傳出地方要求銅像移除的聲音。
港媒中評社報導,中山大學學務長楊靜莉證實,校方確實已成立「銅像處理委員會」,並透過各種管道如公聽會、線上平台等匯集多方意見,處理校銅像的去留問題。
===
上次發文不太正經被刪,這次認真講話。
我認為中山大學這樣很可恥!如果不認同孫中山先生,為什麼還要叫中山大學?大家都知道,"中字輩"的大學,是僅排在台清交成後面的優秀大學,如果當初不叫中山大學,一所新大學能跟中央齊名嗎?
要把中山兩字改掉,想必這所學校的師生沒人願意,這樣要爽又要立貞節牌坊,實在讓人看不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