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過鄧小平的翻譯,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張維為: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

週末無聊,看到這個講座,覺得挺積極向上的。

很多尖銳問題,分析和回答都挺好的,沒有太多意識形態,從客觀的角度分析和講解。
思考和分析問題挺務實,有點鄧小平先生的特色。
中間也提到台灣,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尤其是反共的人士也可以看看,知己知彼。

https://youtu.be/CarUjc-I0l4?t=53




01friendsz wrote:
週末無聊,看到這個講...(恕刪)


非常傑出的學者與智庫專家,張教授與福山先生(歷史的終結 作者)的對話,十分推薦給對於近代西方文明的制度和發展有興趣的網友。
11年阿拉伯之春刚发生的时候,就敢当着福山的面打赌说一定会演变成阿拉伯之冬

01friendsz wrote:
週末無聊,看到這個...(恕刪)


站在高層的角度來說或許吧
但看看像你我這樣的一般百姓
願意從歐美諸國移民到中國的人多
還是想從中國移民到西方的人多呢
一忘心無我一 wrote:
站在高層的角度來說或許吧
但看看像你我這樣的一般百姓
願意從歐美諸國移民到中國的人多
還是想從中國移民到西方的人多呢
...(恕刪)


如不考慮語言的障礙,

看時間,

目前歐美是已開發國家,環境好,適合有錢的人居住,但經濟差,就業狀況差,不適合一般民眾想累積財富的人。

未來,中國城市發展和觀光的發展相當快,哪邊適合居住就難說。
一忘心無我一 wrote:
站在高層的角度來說或許吧
但看看像你我這樣的一般百姓
願意從歐美諸國移民到中國的人多
還是想從中國移民到西方的人多呢

10年前,在美國出差期間,和一位早期移民聊過,他對國內的發展和原來窮親戚和鄰居的發家致富羨慕不已。
問其是否願意回去,搖搖頭說:回不去了。 其眼神中的惆悵與無奈之情,分不清是思鄉、還是對現款的不滿,還是對局勢判斷錯誤的一種懊惱。。。

今天的社會,移民真的不代表什麼。
有錢人移民,也許是更喜歡國外的生活,也許是擔心過去做過的一些事情被揪出來而受到懲處。

沒錢的人移民,到哪都是苦。在日本碰到計程車司機,天津人,有綠卡,家人都在日本,問其為何不加入日本國籍,回我一句:遲早還是要回去的,老家的房子還在。

個人覺得,在過去的20年到未來的10年,對於有才華而沒錢的年輕人,中國大陸才是翻身的樂土。誰都可以憑自己的本事和努力而改變生活狀況。
朋友,基本上要外國人入籍中華人民共和國非常難
要投資200萬美元以上(一個人)
要對世界有重大貢獻(例如得個諾貝爾獎,或許發明火箭等)
所以說是外國人不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還是大陸不給入要搞清楚。
一忘心無我一 wrote:
站在高層的角度來說...(恕刪)

一忘心無我一 wrote:
站在高層的角度來說或...(恕刪)



请问你愿意移民到欧猪五国住么?

COH wrote:
朋友,基本上要外國...(恕刪)


或許大大您可以去做個調查研究(笑)

好了,說老實話吧
整篇影片我沒有看完
只是看沒多久就感覺有些奇怪
他講的是中國的崛起
主要是經濟方面
但一開頭卻是以政治當切入點
一直強調用有別於西方文化的立場角度產闡述自己的國家
唉啊西方的東西不好啦、你看阿拉伯之春啪啦啪啦之類的
中國有自己的文化等等
然後提出一些經濟數據等等來佐証
抱歉,我並不是專業人士
對這些數據不是那麼地敏感或在行
他拿中國現在的經濟數據和三十年前來比較
總讓我有點..嗯..霧裡看花的感覺

如果要比較
其實三十年前中共進行改革開放
要對比西方國家的話應該是二戰後的重建時期
就連台灣也曾經有過那麼一段經濟起飛的日子

劉晟磊 wrote:
请问你愿意移民到欧...(恕刪)


西方國家只有歐豬五國?

我無意比較哪個國家比較好
但就像上面朋友所說的那樣
有錢人到哪都差不多
窮人就不同了
如果在有選擇的情況
我想大部份的人都比較願意留在自己的故鄉
離鄉背景的人總有一些理由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