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我的實測結果: 微感器測值=空氣盒子測值=對岸官方發布值>台灣官方發布值, 加上官方發布的空品數據每每與實際感受非常不同,讓人非常困惑!
上個月突然發現世界各地都有少量設置空氣盒子, 好奇心驅使, 決定用一個月的時間來比對世界各地的空氣盒子測值與其官方測值!
31天總共100次的比對,以下是比對結果:

越南河內的官方測站數值月平均比空氣盒子的數值月平均高14%
日本的官方測站數值月平均比空氣盒子的數值月平均高12%
墨西哥的官方測站數值月平均比空氣盒子的數值月平均低4%
泰國曼谷的官方測站數值月平均比空氣盒子的數值月平均低14%
孟加拉的官方測站數值月平均比空氣盒子的數值月平均低20%
韓國的官方測站數值月平均比空氣盒子的數值月平均低31%
嘉義的官方測站數值月平均比空氣盒子的數值月平均低34%
新北三重的官方測站數值月平均比空氣盒子的數值月平均低88%
高雄林園的官方測站數值月平均比空氣盒子的數值月平均低88%
北市萬華的官方測站數值月平均比空氣盒子的數值月平均低91%
台中大里的官方測站數值月平均比空氣盒子的數值月平均低127%
所有數據/日期/時間都有截圖,總共91頁的PDF,可以在此下載
此比對不夠科學也不夠嚴謹,但何以台灣的官方民間數據差距世界第一? 大家可以思考看看!
亦可參考我之前發的空氣品質官方數據疑點大揭密
先降吧! 我趕飛機,有空會上來回應大家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