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積極抗中,美中角力也從貿易戰轉為科技戰,對此,知名外資分析師楊應超17日在節目「文茜世界週報」提到,中國基礎科學沒有跟上,尤其半導體最明顯,他也指出,中國若要發展半導體,會面臨的3大困境。
主持人陳文茜形容中國積極在做飛機,卻忘了做跑道,才會導致科技冷戰大傷國內科技產業,她預測,就算美國新任總統拜登上任,恐怕也不會停止科技冷戰,楊應超同意她的觀點。
楊應超分析,台灣早期到中國設廠,台灣能做的中國都會了,尤其中國有市場、有資金又有人工,零件組裝他們十分在行,唯一學不會的就是半導體,因為半導體需投入較深,中國又想以短期內能快速賺錢為主,因此忽略了半導體的發展。
軟體、器材得仰仗美國 工程師還需要多年經驗
楊應超指出,半導體有3個大門檻,中國無法跨越,第1個就是積體電路設計(IC設計),要找會IC設計的工程師不難,難的是IC設計的軟體,目前全世界只有3家在做這個軟體,而且都是美國公司,即使是聯發科有名的工程師,也還是需要去跟美國買軟體才能做設計,而這個只是最低的門檻。
第2個門檻就是半導體的器材,一個晶圓從無到有要經過300個製程,也需要很多機器來做,其中光刻系統全世界只有荷蘭的艾斯摩爾(ASML)在做,連知名的台積電和三星都要跟這家公司訂機器,目前美國是不准ASML賣機器給中國的。楊接著表示,就算ASML賣機器給中國,但若沒有後面300個製程的機器,過程還是會卡住,這些機器很多也要跟美國的公司買,而且機器不是光買來就好,沒有美國的支持,器材買來也不會用,所以不管台積電或三星,都不敢得罪美國。
第3個門檻就是如何做出來,就算有了軟體跟器材,也需要工程師多年的經驗才做得出來,同樣的晶片,每個工程師的生產率不同,這才是最難的,300道的製程每一道都要成功,就算中國從台積電挖很多團隊,但光挖團隊還不夠,更需要多年的調整,沒有5到10年做不起來。
楊應超也表示,中芯半導體2000年成立,當時沒有中美貿易戰,要什麼有什麼,20年過去,因為不夠重視,沒有足夠的人才,現在才來重視來不及了。楊更表示,中芯半導體落後台積電5到10年的時間,要發展難上加難,就算他從台灣挖人,但還是沒有機器,台灣工程師去中國也沒有足夠的誘因,根本做不出來。
半導體業人士警告,如果美商新思併購順利完成,恐連晶圓代工廠也受害,中國本土的中芯國際成為得利者(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半導體業人士警告,如果美商新思併購順利完成,恐連晶圓代工廠也受害,中國本土的中芯國際成為得利者(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END scald=507004
楊應超分析,中國要做半導體,5年或10年有可能,如果沒有機器大概要10年以上。就算美國願意賣晚1、2代的舊機器,也會失去競爭優勢,而半導體影響的不只是3C產品,更牽涉到飛彈、無人機等國防能力。
--------------------------------------------------
先看看韓國吧
本來韓國啥都沒有,還差點金融風暴破產
現在呢~三星這隻大猩猩,還有LG還有現代 KIA這些世界大品牌
台灣有什麼好驕傲的,台積電是3x年前就奠定的晶圓代工
所以別再說台灣這個矽盾啊
當初台灣還兩兆雙星,要扶植面板,太陽能
現在變得怎樣大家都知道
底下的新聞留言也很不錯
沒人想過,中國居然在5G超越了美國,而中國發展手機才幾年的時間?
中國在20年內軍事能力追趕美國,齊平蘇俄…
所以,不要懷疑中國的決心,
半導體,以前中國沒在意,現在要用舉國之力來發展,不用太久,5年看不到結果,也看得到趨勢,
中國用20年崛起,台灣用20年衰敗,
台灣笑別人的同時,想想自己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中立評論員 wrote:
中國難的地方是因為全
但要單獨做到整個全產業鏈,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做到,所以中國很難趕上
(恕刪)
美國也做不到…
美國以政治力惡搞可控制的全球產業鏈那一小段…。大陸只是把川普當瘋子,沒用政治力跟他禮尚往來而已!
用賤招,誰不會?看手段夠不夠賤而已!
若大陸便宜到爆給美國蘋果的零組件,也挑個藉口全都要審核,只要卡住幾個值沒幾毛錢的零組件,整串供應鏈就斷掉了!到印度設組裝廠也沒屁用!
等蘋果找台灣/韓國公司到其他國家設好零組件廠也2年後的事,2年後,先前卡的零組件再度開放給蘋果,再卡其他零組件,到時台灣/韓國在其他國家設的零組件廠又倒的倒死的死。
一個手機品牌硬體落後2年,就可像Nokia/Motorola/黑莓機/HTC一樣…只剩往日的輝煌。
大陸搞代工本來就毛三到四,難賺!好賺的是蘋果,大陸政策補貼蘋果供應鍊轉給安卓不就好了?美國突然少顆富可敵國的蘋果才會感覺到痛。
台積電成立於1987年2月21日…33年後,製程才無人能比,但照樣可能被三星、Intel超過去。過程中還一堆台灣其他公司晶圓廠賠的賠、賣的賣…
大陸搞半導體才幾年…也必須經過這個階段,只是時間上問題而已。若錢夠,買下荷蘭的ASML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