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量能緊繃致死高? 陳時中:40幾例死亡僅佔1%

齁齁齁齁

========
醫療量能緊繃致死高? 陳時中:40幾例死亡僅佔1%
2021-05-27 14:51 聯合報 / 記者楊雅棠、邱宜君、蕭羽耘、謝承恩/台北即時報導

自5月11日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擴大以來,個案已達5499例。而今天新增13死,創單日新高,這波疫情累積死亡個案已達47例。其中,有三例個案分別死於集中檢疫所和防疫旅館,是否代表我國醫療能量已經負荷不?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染疫者的年齡偏高,相對死亡風險本就較高,40幾例死亡僅佔1%,沒有明顯增高。
我綠共我驕傲
Lightwave18 wrote:
齁齁齁齁======(恕刪)


這個下標比較壞,還是比較誠實?

我綠共我驕傲
kwansandy
妥妥的死的人不夠多啊..要去到10%吧[沒有不敬的意思]
delenatii
這個標題下得....NowNews是吧....[點點點]
Lightwave18 wrote:
醫療量能緊繃致死高? 陳時中:40幾例死亡僅佔1%



原本可以沒有這1%的
所以不是1% 的問題
由0變成1% 是增加無限多倍

幹 牙醫不把人命當成命

porsche run
牙痛病患才是他的命
那底誰該死? 每一條命都是命, 在他們眼中只是一堆數字....
天下沒有過不去的難關
死的都不是他家人,當然無感。
Lightwave18 wrote:
醫療量能緊繃致死高? 陳時中:40幾例死亡僅佔1%(恕刪)

比日本還高呢!

僅??
冷血...
你的親朋好友死40幾個你作何感想啊,陳時中,當然你這傢伙就是看死了百分比不會那麼大啦!
其實我用很久了,終於有人看到了
另一個專家的說法 ....

台灣確診有巨大黑數 專家憂:重症比率恐比日本還高

2021-05-26 22:45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嚴峻,確診個案短時間內暴增到近5000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15日公布12例重症個案,今重症已高達378人,當中101人必須使用呼吸器、2人得用葉克膜維生。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所研究員周彥宏及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今晚出席公視有話好說錄影,提出示警,台灣確診人數存在極大黑數,台灣每十萬人的重症人數很可能比日本還要高。

林氏璧表示,中研院學者何美鄉曾經用重症人數去推估可能潛在的個案,他以重症大約5到10%來反推,用現在的重症人數與重症率相除,就會發現,確診者總人數還有很大一部分都沒有被診斷出來。這些人都還在外面,沒有被掌握到,可能是無症狀、輕症,或是還沒出來篩檢,有機會繼續傳染。

林氏璧指出,日本最近宣布要延長第三波緊急事態宣言,因為日本今年重症人數也是來到新高,是1300人,「但我們現在已經378人了,以兩國人口比例算起來,台灣每十萬人的重症人數,很能比日本還高,這是一個很嚇人的數字。」

指揮中心天天拿著趨勢圖說,疫情沒有更嚴峻。林氏璧提醒,大家看這四張圖的時候,都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快篩量能有限。」有很多人想篩,但當天號碼牌沒了,只能回去,所以篩檢的分母已經卡在一個天花板,就像很多國家剛進入社區感染都面臨檢測上不來的困難。

周彥宏分析,現在趨勢圖看起來一直沒有更高,也沒有真正趨緩,可能就是因為確診黑數很多。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感染,如果防疫措施有任何疏漏,只要有一兩個破口,就持續在傳播,導致數字會一直維持在相對高點,疫情也不減緩,唯有將黑數加強查出來,才有可能遏止傳播。

林氏璧說,所以,雖然有些人說看到趨勢下來了,但這是個假象,因為目前無法用確診數去掌握流行曲線。用重症人數和重症率去看,才會真正發現,現有確診人數真的只是冰山一角,這波疫情來得又快又急,非常令人擔心。
對這個只會開數字記者會的政府,人命不過就是個數字而已.

當有記者提問新加坡的疫情來質疑時,結果回答的不知所云,

查了一下數據,新加坡截至目前為止.6萬多例病例,死亡32人.

這個代表二個可能:

1.鼻屎國在吹牛.

2.我們的醫療量能早已經崩潰到不堪負苛.

其實不論數字的多寡,每個數字背後都有一個家庭,一個鮮活的生命!

而真正救命的解方--疫苗,還被這個無能的政府,握在手上不肯放權出來.



香港香港
病例總數
11,836

死亡人數
210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porsche run
幹!綠畜都不跟好的比,專門在比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