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憲法一九四九年蔣介石制定,領土無台灣。一九四九年一月憲定江山大片陷共,
十二日陳誠接台灣省主席,誓言做「剿共最後之堡壘」,蔣介石斥為夢囈,謂台灣「不過
為托管地性質」。
馬所謂的憲法增修條文在蔣死後增加台灣地區,以為死無對證,反被看破手腳。
http://www.hi-on.org/article-single.php?At=58&An=204026

個人積分:1042分
文章編號:87186396
文章段落

個人積分:2375分
文章編號:87186429

個人積分:84分
文章編號:87186458

個人積分:144分
文章編號:87186488

個人積分:144分
文章編號:87186521
日本1945年戰敗歸還台灣
這點知識都沒有就不要出來丟臉了好不好
難怪民進黨砍了光復節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7%BA%E7%81%A3%E5%85%89%E5%BE%A9
臺灣光復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對其從大日本帝國接手統治臺灣與澎湖群島的歷史事件的稱呼[2][3][4][5]。該日標誌著臺灣日治時期的結束、以及臺灣戰後時期的開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而宣告投降。9月2日,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發佈《一般命令第一號》指示各地日本軍向同盟國投降,命令中規定在中國(滿洲除外)、臺灣、越南北部的日軍向代表同盟國的蔣中正將軍投降,蔣中正隨後委派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軍為其負責受降事宜的全權代表,何應欽則委派陳儀將軍為其在臺灣受降的代表。擔任降方代表的臺灣總督兼日本陸軍第10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依照《一般命令第一號》之規定於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今臺北中山堂)向受降主官陳儀投降並簽署受領文件[6][7]。
關閉廣告
顯示廣告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