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超難「閩南語課文」網愣:竹枝龜怎麼唸
小學月考要「上台講閩南語」!家長見「超難教材」傻眼:兒子邊哭邊唸
台語小學課本超難 她唸到懷疑人生!
閩南語還是台語?國小教材也要「轉型正義」
教育部公告閩南語將正名「臺灣臺語」 網炸鍋:乞丐趕廟公
教育部近日公告,將把「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規費收費標準」改名為「臺灣臺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規費收費標準」,消息一出讓網友全都崩潰,砲轟根本是乞丐趕廟公。
教育部18日公告「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規費收費標準第二條修正草案」,指為配合行政院國家語言發展報告函示,展現推動國家語言一致性,書面用語有關規範應優先使用臺灣原住民族語、臺灣客語、臺灣臺語等,因此配合將閩南語修正為臺灣臺語,目前修正案正值草案預告期,民眾若對公告內容有任何意見或修正建議,可於公告刊登公報隔日起60日內陳述意見或洽詢教育部。
鄉民NARUTO質疑,所謂「臺灣臺語」的獨特性應該沒有大到可以從福建的閩南語中獨立出來,就如同美國也沒有把英語改成別的名稱一樣,僅單純區分美式英語及英式英語而已,「既然差異如此之小,為什麼臺灣的閩南語可以自立門戶成『臺灣臺語』?」
其他PTT八卦板網友也說「一直無視來源,到底有什麼用」、「這認證有什麼意義嗎」、「哭啊,這是乞丐趕廟公嗎」、「民進黨真的很愛搞意識形態」、「請正名臺灣英語」、「講台語的人這麼少,憑什麼能代表臺」、「原住民才是真正的台灣人好嗎」、「民進黨真的好可憐,到底多自卑」、「就算要正名也應該是『台式閩南語』吧」、「乾脆改成台灣價值認證語言算了」。
欲蓋彌彰? 閩南語認證考正名「台灣台語」 學者12字痛批政府
教育部近日配合修正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規費收費標準第二條,將行之有年的「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擬更名為「台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但學者認為,若以國家語言法的角度觀之,閩、客、原住民語等已是公認的國家語言,閩南語單獨列為台語恐有爭議;更有教授指此舉是欲蓋彌彰,背後的政治用意昭然若揭。
民進黨籍立委陳培瑜六月於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上指出,文化部長李遠、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均稱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說「台語」,但教育部卻遲遲不正名,要求應於課綱外書面資料或教育活動正名為台語。
近日教育部公告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規費收費標準第二條修正草案,因配合行政院國家語言發展報告和函示,推動國家語言一致性,未來書面用語規範應優先使用台灣原住民族語、台灣客語、台灣台語、台灣手語、馬祖語等,因此配合將閩南語修正為台灣台語,屆時考試將改為「台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
但一名台師大教授表示,若放在國家語言發展法的框架中觀之,則客語、閩南語、原住民語等都是已經是國家語言,為何單獨閩南語可被獨立稱作台語、台灣的語言,確實不太合理,也可能釀成爭議。
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系主任吳昆財以12個字回應「欲蓋彌彰、徒勞無功、居心叵測」。吳表示,全世界數千萬人使用閩南語,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也有華人使用,在當地稱新加坡閩南語,沒有人認為有政治意涵,為何在台稱閩南語就有政治意味,改為台灣台語可說是欲蓋彌彰。
吳昆財也說,若改稱為台灣台語,則離開台灣什麼都不是,只是浪費心力和時間,也無顧及台灣其他族群的想法。語言名稱本無政治內涵,除非有心人士是想倒果為因,去中化的心思昭然若揭。建議政府應務實不務虛,全世界的閩南語實則大同小異,不需要刻意區分,通稱為閩南語最適宜。
個人積分:13506分
文章編號:90024821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