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炸的!馬太鞍堰塞湖「2個月監測紀實」全曝光大票人懂了

記者周亭瑋/綜合報導

花蓮縣馬太鞍溪昨(23)日下午因堰塞湖壩頂溢流,溪水暴漲沖斷馬太鞍溪橋,導致光復鄉災情嚴重,目前已釀14死、34傷。事發後,不少輿論質疑,為何不提前處理;然而,在「馬太鞍堰塞湖」監測紀實曝光後,大眾才知背後的不易。

林智群直言,馬太鞍堰塞湖是7月薇帕颱風時形成,9000萬噸的水,跟南化水庫一樣,現在只是「溢流」,就這麼嚴重,若「潰堤」會更慘,「像這種大型堰塞湖,只能監測;還有發生危險時,警示、疏散或撤離人員,沒辦法用炸的,如果炸開,下游會很慘。」

另外,從7月到現在,相關單位針對馬太鞍堰塞湖進行一連串偵測、現勘與評估;而東華大學也將目前所有的應變作為,做成詳細監測紀實,如下:

7/21–7/26:形成跡象與初步偵測

7/26–7/31:空勘啟動、量體建模、風險初評

發現堰塞湖後,成立應變小組;啟動空勘、航測建模與初評。

8/1–8/7:機制建立與跨機關協調、壩頂現勘與安全限制

完成量體估算與DBI=1.8(相對穩定)判定,並規劃下游預警與疏散方案雛形。

8/7–8/12:與地方研商,進行專家會議與預防性疏散

8/12–8/14:楊柳颱風期間監測與解除警戒

楊柳颱風前後啟動預防性疏散與跨機關研判,當日完成259戶697人撤離;颱風過境後研判壩體暫穩,解除警戒,持續即時監測與整備。

8/18–8/20:加強監測能量,遙測補強、每日通報與儀器演練

空勤協助壩頂裝設水位計,提高回傳頻率與判讀精度;同步公開監測面板與跨單位共享數據以支撐預警決策。

8/27:農業部成立「專案小組」,明確分工三小組(壩體/工程、疏散)與時程

「專案小組」第1次會議,要求於10月初可能溢流前,加速清淤、補強橋梁保護,並精進監測與對外溝通。

9/3:東華大學防災團隊製作村里避難疏散圖(第一版)

參考陽明交大防災研究團隊的分析結果,製作第一版村里避難疏散圖及GIS監測紀實故事地圖。

9/12—9/15:預告9/16於光復、萬榮、鳳林警戒區發送「細胞廣播(CBS)測試警訊」

預告9/16於光復、萬榮、鳳林警戒區發送「細胞廣播(CBS)測試警訊」,以檢核演練時訊息送達與通報效率,避免實戰時資訊落差。

9/16:執行「細胞廣播(CBS)演練」

會後回饋部分區域收訊不佳,NCC建議擴大基地台框選範圍至河道兩岸約5公里,並建立保全戶精準電話通報機制以補強。

9/17:馬太鞍溪疏散撤離因應對策研擬及推動研討會

於花蓮縣消防局應變中心辦理「馬太鞍溪疏散撤離因應對策研擬及推動研討會議」,根據最新監測資料調整應變作為。

9/19:更新馬太鞍溪潰壩影響範圍,調整避難疏散作為

專家共識將「最可能情境」由極端潰壩改為「晴天溢流、下切約50公尺」之沖刷型事件

9/20:東華大學防災團隊製作第二版村里避難疏散圖
真的搞不懂. 為什麼地方政府不做好人員撤離.
中央在前一天就發出撤離.
Jacky Wu
中央七八月一直都有在做:「來來來,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會說沒做呢?
nicewawa
[大笑][笑到噴淚][^++^][笑]
漲翻天 wrote:
記者周亭瑋/綜合報導

花蓮縣馬太鞍溪昨(23)日下午因堰塞湖壩頂溢流,溪水暴漲沖斷馬太鞍溪橋,導致光復鄉災情嚴重,目前已釀14死、34傷。事發後,不少輿論質疑,為何不提前處理;然而,在「馬太鞍堰塞湖」監測紀實曝光後,大眾才知背後的不易。

林智群直言,馬太鞍堰塞湖是7月薇帕颱風時形成,9000萬噸的水,跟南化水庫一樣,現在只是「溢流」,就這麼嚴重,若「潰堤」會更慘,「像這種大型堰塞湖,只能監測;還有發生危險時,警示、疏散或撤離人員,沒辦法用炸的,如果炸開,下游會很慘。」

另外,從7月到現在,相關單位針對馬太鞍堰塞湖進行一連串偵測、現勘與評估;而東華大學也將目前所有的應變作為,做成詳細監測紀實,如下:

7/21–7/26:形成跡象與初步偵測

7/26–7/31:空勘啟動、量體建模、風險初評

發現堰塞湖後,成立應變小組;啟動空勘、航測建模與初評。

8/1–8/7:機制建立與跨機關協調、壩頂現勘與安全限制

完成量體估算與DBI=1.8(相對穩定)判定,並規劃下游預警與疏散方案雛形。

8/7–8/12:與地方研商,進行專家會議與預防性疏散

8/12–8/14:楊柳颱風期間監測與解除警戒

楊柳颱風前後啟動預防性疏散與跨機關研判,當日完成259戶697人撤離;颱風過境後研判壩體暫穩,解除警戒,持續即時監測與整備。

8/18–8/20:加強監測能量,遙測補強、每日通報與儀器演練

空勤協助壩頂裝設水位計,提高回傳頻率與判讀精度;同步公開監測面板與跨單位共享數據以支撐預警決策。

8/27:農業部成立「專案小組」,明確分工三小組(壩體/工程、疏散)與時程

「專案小組」第1次會議,要求於10月初可能溢流前,加速清淤、補強橋梁保護,並精進監測與對外溝通。

9/3:東華大學防災團隊製作村里避難疏散圖(第一版)

參考陽明交大防災研究團隊的分析結果,製作第一版村里避難疏散圖及GIS監測紀實故事地圖。

9/12—9/15:預告9/16於光復、萬榮、鳳林警戒區發送「細胞廣播(CBS)測試警訊」

預告9/16於光復、萬榮、鳳林警戒區發送「細胞廣播(CBS)測試警訊」,以檢核演練時訊息送達與通報效率,避免實戰時資訊落差。

9/16:執行「細胞廣播(CBS)演練」

會後回饋部分區域收訊不佳,NCC建議擴大基地台框選範圍至河道兩岸約5公里,並建立保全戶精準電話通報機制以補強。

9/17:馬太鞍溪疏散撤離因應對策研擬及推動研討會

於花蓮縣消防局應變中心辦理「馬太鞍溪疏散撤離因應對策研擬及推動研討會議」,根據最新監測資料調整應變作為。

9/19:更新馬太鞍溪潰壩影響範圍,調整避難疏散作為

專家共識將「最可能情境」由極端潰壩改為「晴天溢流、下切約50公尺」之沖刷型事件

9/20:東華大學防災團隊製作第二版村里避難疏散圖









中央早就在監測狀況並且不斷通知地方要做準備

預先撤離

結果這場原本可以避免的生命損失與財損

確又發生了

地方責旁貸
老自犬
地方責旁待與“責無旁貸”意思差很多喔!
randerpy
盡早撤離是可以救命,但是不能避免財損 問題沒有解決就是沒有解決 一直監控等它自然消失?? 雖不能說無作為 也只能說是無能解決問題的政府
漲翻天 wrote:
真的搞不懂....(恕刪)


花蓮縣府有進行撤離啊,
問題是,
提供訊息是溢流,
但實際是潰堤......
漲翻天 wrote:
記者周亭瑋/...(恕刪)


如果你是拿錢發文

真的跟畜牲沒兩樣!!!

M013760991
[100分][100分][100分]
bcmpxij
bbvvccjojotv [讚][讚][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Harvey norman wrote:
漲翻天 wr...(恕刪)


撤離的手段如何保障人民財產安全?

中央毫無作為,
無能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只能任由災難發生,
還好意思推給地方?
漲翻天 wrote:
「像這種大型堰塞湖,只能監測;還有發生危險時,警示、疏散或撤離人員,沒辦法用炸的,如果炸開,下游會很慘。」
這些話是不是太扯了??
炸開下游會很慘,潰堤就不慘嗎?
發生危險時才撤離,怎麼可能來得及?
如果不想死人,就是要先強制撤離,然後炸堤放水。
老自犬
這次颱風來之前湖水還沒有那麼多
huang635555 wrote:
如果你是拿錢發文

真的跟畜牲沒兩樣!!!


一大早就洗的這麼兇

請問一下網軍的你到底拿了多少錢

Sidannaisi
牠縮起來了
huang635555
怎麼發個四文不見了?龜縮了?[笑到噴淚]
馬太鞍溪堰塞湖早處理?
依據「堰塞湖潰決造成災害之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權責」研商會議(中央災害防救會報第 13 次會議准予備查),新生堰塞湖之處理權責機關依據堰塞湖所在位置而定。堰塞湖處理之權責機關分工如下:
1. 經濟部水利署
負責中央管河川治理界點以下之河川區域之堰塞湖處理。
2.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
負責治理界點以上山坡地(國有林班地以外)野溪之堰塞湖處理。
3. 農委會林務局
負責治理界點以上國有林班地野溪之堰塞湖處理。
4. 地方政府(含直轄市、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區公所)
(1)負責縣(市)管河川區域之堰塞湖處理
(2)負責撤離通報、撤離及回報、以及撤離解除之工作。
蛙鳥草口水戰暨政客踢皮球大賽正式開始!!
nicewawa
七八月時中央在忙大罷免沒空啦!!!!![啊嘶]
zack1007x2
查一下治理界點就知道責任歸屬啦 100%中央責任好嗎 上網找一下就有政府提供的馬鞍溪堰塞湖基本資料.pdf還有河川界點一覽表.doc 留言沒辦法寫太多不過堰塞湖位置完全在上游 離治理界點有段距離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