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新聞
2025年10月2日 週四 下午10:05
台美關稅新進度終於出爐!行政院召開記者會副院長鄭麗君出面證實,會以台灣模式幫助美國打造產業園區,強調是把竹科經驗複製過去,會要求美國提供土地、水電等,但這也讓科技業大佬們擔心,是否只是奉獻資源,對台灣是正面的嗎。
電線工廠機具持續運轉,但工人看過去不到十人,受到川普關稅衝擊,桃園又有53家製造業申請無薪假。
桃市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蔡易潔:「禮拜六沒加班,以往我們是禮拜六還會開班,還會可以做,但是兩週前就開始有這個情況。」
業者咬牙苦撐,被關稅害慘,那談判究竟談到哪,最新進度終於出爐。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供應鏈的合作及232的條款,如果能夠達成共識,我們將可以來完成整個對等關稅的談判。」
第五輪磋商結果,不是日本模式也不是韓國模式,而是我們獨有的台灣模式,說要把竹科複製去美國蓋園區,爭取拿下232條款優惠關稅,和調降稅率且不疊加。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台灣的科學園區是有它獨特的經驗,也不一定能夠完全在他地,複製一模一樣的,願意憑藉台灣的經驗,在美國協助打造產業聚落。」
強調是把竹科經驗導入,希望能建立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打造科技業聚落,並提出要美國出土地、出水電,來確保台灣競爭力,而台廠則自行評估是否進駐。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台灣經驗的輸出,不是只有製造輸出,我們製造的管理輸出,對客戶服務的輸出,都是台灣的價值。」
的確是很大挑戰,因為聽來聽去,就像是另類的要台廠擴大投資,畢竟美國若是不給水電、土地,還有人力成本以及天價簽證費問題,算一算會不會其實根本只是換句話說,但還是和日韓千億投資差不了多少。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盡心盡力奉獻資源卻這個,必須要思考,也要對台灣必須是正面的。」
科技業大老雖然樂觀看待,但還是有些擔心,畢竟奉獻資源給美國,但是否能獲得優待,就怕還是川普說了算。
+++++++++++++++++++++++++++++++++++++++++++++++++++++++++++++++++++++++++++++++
幫美國蓋「美版竹科」可以換關稅優待
簡直太天真了
美國要一個空殼的園區做啥
當然是廠商要一起過來
變成一個產業鏈
把台灣挖空後
美國半導體需求就徹底擺脫台灣
然後台灣就是對大陸談判的籌碼了
還天真地以為
「強調是把竹科經驗導入,希望能建立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打造科技業聚落,並提出要美國出土地、出水電,來確保台灣競爭力,而台廠則自行評估是否進駐。」
光看台電要買美國天然氣還得幫美國建天然氣管就知道

美國強盜可不是浪得虛名的啊
要把你埋掉
還丟把鏟子叫你自己挖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