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總是屈服於「表面公義」,選擇自我閹割,又因此而一敗塗地。「319槍擊案」如此,「換柱」如此,近日的「兩岸路線大辯論」也如此。
2004年3月19日下午,台南市發生槍擊正副總統候選人的「兩顆子彈疑案」。沒人聽見槍聲,沒人看見嫌犯,所謂擦過陳水扁腹部的子彈,迄今都疑雲重重。但當時國民黨立刻在「避免激化雙方陣營、造成政局動盪」的大帽子下,關鍵時刻停止一切競選活動,選擇噤聲,放任敵營散布流言,讓民調領先10%的「連宋配」優勢急轉直下,最後以3萬票差距拱手讓出政權。
2015年7月19日,國民黨全代會提名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為總統候選人,10月17日黨內卻抬出「一中同表背離主流民意」的大帽子「換柱」,徵召黨主席朱立倫參選。結果朱立倫以381萬3365票、31.04%得票率,創下國民黨總統選舉的最低得票率及得票數,國民黨從此一蹶不振。
今年國民黨主席選舉,中天第3場國民黨主席大辯論原訂4日舉行,主題鎖定「兩岸路線」,但3日晚間18名國民黨立委以「光復救災」為名,呼籲參選人暫停辯論,羅智強、郝龍斌兩位候選人立刻應召前往花蓮,4日辯論會因此倉促停辦,5日國民黨舉辦的電視政見發表會,羅、郝兩人也缺席。經協調,國民黨決定將原訂8場分區政見發表會縮減為3場。
但這種隨意改變遊戲規則的做法太熟悉了,於是各種揣測甚至陰謀論立刻爆發,因為候選人的救災時機太詭異了。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發生在9月23日,光復鄉損失慘重。本該同舟共濟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卻為了責任歸屬彼此攻訐,甚至各設捐款帳號。無從分辨是非,數萬「鏟子超人」乾脆自己扛起鏟子到現場,保證每一鏟土都幫得到災民。十餘天後,災區大體恢復,花蓮縣府呼籲鏟子超人暫停,目前需要水電、泥水、高壓清洗等專業超人。羅、郝兩位是「水電超人」?必須在此刻趕去現場救援?兩個素人去災區打卡,比闡述自己的「兩岸路線」重要?
「兩岸路線」絕對是解決台灣困境的重中之重。台灣是戰是和?是安是危?未來有沒有希望?青年有沒有前景?都繫於此。之前在不同單位已舉辦的3場辯論中,各候選人已建立一中的基本共識,張亞中更提出策略與進程,大家本期待4日聚焦「兩岸路線」,政策辯論將進入深水區,候選人也不能迴避,必須針尖對麥芒地提出兩岸藍圖。候選人在此關鍵時刻喊停,是不願意表態?不能表態?還是不敢表態?背後的理由是選票算計?還是美國壓力?
此次黨主席選舉,鄭麗文意料之外地颳起旋風,張亞中意料之內的兩岸策略,都不可以是其他候選人迴避的理由。迴避只是讓社會又聞到宮廷政治的腐朽氣息,那正是讓年輕人遠離,讓國民黨只剩下白髮蕭蕭的真正原因。黨員期待交替,不只是年齡,更是基層與權貴的交替,是堅守立場與和稀泥的交替,是民族大義與諂美媚日的交替。加油!絕不讓未竟的兩岸路線辯論成為「換柱2.0」先聲。
(作者段心儀為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