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語言漸漸受到重視,但是在金門本地,保留上古音的金門話,受到台語優勢腔的影響,要傳承特別不容易,目前僅有不到兩成年輕人還會講金門話。語言斷層,學校也欠缺師資,111學年度開始國中、高中實施本土語必修,屬於弱勢腔的金門話,要找通過中高級認證,金門話又流利的老師,是相當難找。甚至連今年度兩名專門開給本土語的教甄缺額,都沒有找到合適人選。
風吹風吹,佇天頂飛台語黃金二年了今年號稱是台語的「黃金元年」,文化部在表演藝術及一些政策上從根做起,以實際補助鼓勵表演藝術台語主流化,因此很幸運地,常能免費參加一些不錯免費的台語活動。台語弱弱多在特定地方會有規模互通 仍循其舊續其地方話
那又如何呢?幾千年來人類的語言與文字消失了不知多少,又怎樣了呢? 有誰因為這些消失的語言而生活困頓?!更何況,單純以語言而言,人類的歷史有數萬年,消失了人類文明就不推動了嗎?不好用的,他自然就會消失!語言是用來溝通的,不是用來懷舊的,更不是用來區分族群的使用更通用的語言,可以讓資訊傳遞與交流更快,有助人類文明的快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