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品味升級台灣只剩台積電撐場


caraxist wrote:
大陸的 電商模式 已領先台灣至少五年
甚至是 全世界 電商的創新者
大陸電商玩 第三方支付 玩o2o 幾乎出神入化
別再台灣坐井觀天了
什麼時代了 電商都5.0,物流 線下都已經幾乎百分之百用電商模式來經營了 還在65%咧(喔 台灣啦)
大陸 正在推每個縣級城市擴大電商規模(未來三級城市就超過整個台灣了)
您以為一帶一路在玩家家酒
一帶一路最大的作用就是為電商舖路
大陸整個經濟戰略目標非常的清楚 視野極具遠見
台灣要真的覺醒就跟上車
再笨的人也要懂得在牛車後面撿牛屎的道理



就算您再打三頁,台灣的覺醒獃們還是一樣只會重複自己的想法囉

Kanealukado wrote:
個人是覺得追求便利...(恕刪)


閣下把電子商務當成網絡沉迷,這個觀點我無法贊同

就如同我之前列舉的O2O的例子,online to offline電子商務起到的作用是節約消費者的時間方便消費者並且簡介提高業者的收益。比如看電影照樣要出門去電影院,在網上購票,到電影院可以直接入席,省去排隊購票的麻煩,這是網絡沉迷嗎?

我不否認存在網購成癮的剁手黨,不過即便是這群人和玩網絡遊戲成癮的網絡沉迷相比也是兩碼事,至少這些剁手黨一要看自己的荷包分量,二他們不過是每天抽空看。

電子商務帶來的是生活便利化,而非讓你宅在家裡不出門。如果僅僅把電子商務當成是網絡沉迷那是誤解了電子商務了。
cckm wrote:
Kanealukado wrote:
如此類推,勞動力是啥??失業人口不大增才奇怪

如果有個機器,
日光當原料,就能自動生產出日常用品,
人們為啥還要辛苦工作?
又何苦一定要和機器搶事情來做???

答︰為了獲得人體「自然」合成的 vitamin D

今天查了才知道 ... 人體製造維生素D的原料是膽固醇 ...

我也不知道聽到這句話會不會一堆想降膽固醇的都跑去找地方曬曬了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Kanealukado wrote:
個人是覺得追求便利是人類的天性,追求更好更快更省。
美其名是變的更好,但其實動力源自於懶。
因為懶所以最好所有的服務都可以送到家門口。
因為懶所以最好所有的需求都只要滑滑手指就可以被滿足。
因為懶所以有問題也不思考該如何蒐集資訊解決問題,只想開口找人解決。
的確,世界越來越進步,但人本身的思考能力及身體素質卻是往反向發展。
所以節省下來的錢跟時間又必須花在GYM上。
而相對衍伸出的醫療及社會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電子商務已經在大大的改變世界,只會使生活越來越便利。
卻不會使你本身變的更好,相信我,當在家裡就可以滿足大部分需求,你就會越來越懶得出門。
當惰性已慢慢在你心裡紮根,對人帶來的改變才是可怕的。
電子商務很好但凡事都有極限,過猶不及,如何找到平衡點才是最重要的。
電子商務過度發展難道不是變相的網路沉迷嗎??
那絕對不會是一件好事。

因為勞動力越來越少所以自動化程度必須越來越高,而自動化程度變高,人力需求變少,勞動力變低。
可見的未來,人類只會越來越少,別指望多餘的勞動力就一定會找到出口。
如果今天開發出一台機器可以解決你所有吃的需求,只要準備好原材料,機器就可以根據食譜做出跟餐廳一樣水準的美食。
如果今天開發出一台機器可以解決你所有衣的需求,只要準備好原材料,機器就可以根據圖樣做出跟設計師一樣水準的衣著。
如此類推,勞動力是啥??失業人口不大增才奇怪,社會問題不嚴重才怪!!!
看來只能加速發展太空產業,移民太空,才能紓解過多的人力及分配的不均。哈!!!

不,我覺得你對人類文明進步的認識不太對。

為什麼機器取代人力,人獲得閒暇,就會變宅、沉迷,或者是失業?這種想法完全不對。亨利·福特發明了汽車,有人沉迷於汽車,這是汽車的錯還是福特的錯?過去有人發明新機器,被機器取代而失業的人會憤起搗毀機器,他們能代表社會進步的方向嗎?

上古時代人們整日勞作種田,用手拔草,撒種子,一年下來收穫一點點,溫飽都難。等到發明鋤頭、馴服耕牛,每年收穫除吃飽外還有糧食積蓄,社群中就出現不勞作的人,開始動腦筋,發明文字記事,發明更多工具,出現會做好吃飯菜的廚師,善於打造家俱的木匠...事實上,人類各種文明進步的成就,都是人們吃飽了有閑暇才有時間去創造出來的。

電子商務就是這個年代的耕牛和鋤頭,讓生產出來的產品行銷天下,而不是流通不暢,百葉凋敝。就像水果種植業,遇到豐年水果爛在地裏,流通商販更加要趁火打劫砍價,但賣給顧客的水果並沒有便宜多少。有了便捷的電子商務平台,農戶可以自己在網上開店賣水果。果農在網上開店,請人設計網店頁面,採購紙板箱、包裝材料,聯繫物流公司,然後自己接單賣水果。全社會的人則通過電子商務網站,直接買到便宜又好吃的水果。電子商務的過程並不僅僅是讓傳統的通路商賺不到那麼多錢而已,它本身為更多人提供了新的工作機會。電子商務網站運營、各種網頁設計服務、包裝材料和印刷服務、冷鏈運輸、包裹派送、網上營銷之類的工作機會,在以前只有傳統通路時規模比較小,但有了電子商務服務的情況下,說這類服務的需求大了幾十倍都不算誇張。

像這幾天,山東一帶的櫻桃熟了。櫻桃是不太耐存儲的水果,如果在十年前,基本上除了產地附近的人,其他非產地的人除非那裡旅遊,否則基本沒這個口福。現在就不同,大批農戶在網上開店賣新鮮櫻桃。我今天下單買了6斤,一共才160元,快遞公司的航空冷鏈運輸,兩千公里遠預計明天晚上就能送達我家。

總不見得,因為我能買到山東產的新鲜美早樱桃,我就變成宅男,或者是某個人就因此失業了?
fatlee3 wrote:
就算您再打三頁,台灣...(恕刪)

台灣很可惜
內枆了二十年
而這二十年正是 電商 發展的黃金時期
尤其 中台灣 最可惜
有最多中小企業產業基地/最好吃的水果甜點伴手禮產地
有最最密集最好的南來北往的交通運輸
若能以 清泉崗機場做為對大陸的 出貨基地
今天 …可能還能和大陸BAT拼個高下
沒市場怎麼變大

就算有個中國市場,早二十年,你跟人談o2o,p2p還有電商,我看大家當你在說神話

中國也是近十年才搞大的,你台灣04年那時候在搞什麼鬼阿?兩兆雙星?
iantsai74 wrote:
像這幾天,山東一帶的櫻桃熟了。櫻桃是不太耐存儲的水果,如果在十年前,基本上除了產地附近的人,其他非產地的人除非那裡旅遊,否則基本沒這個口福。...(恕刪)


每年加州櫻桃產季,這邊大賣場都會上市,並不是很難吃到的水果。

農產品能不能大量運銷,跟基礎建設比較有關係,感覺大陸在用電商跟快遞彌補鄉村基礎建設的不足。
求仁得仁 wrote:
農產品能不能大量運銷,跟基礎建設比較有關係,感覺大陸在用電商跟快遞彌補鄉村基礎建設的不足...(恕刪)

不,物流業的發展確實是近年的事,但是我要說的,是電子商務能促進物流業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壯大,等於是創造了很多工作機會,也提高一大群人的收入。而不僅僅是讓宅男更宅,讓傳統的通路商沒那麼多錢賺之類的奇怪效應。

不光這樣,電商發展還能帶動包裝材料產業、網頁設計與網絡服務業、電信服務業、RFID相關產業...之類,其實不光是電子商務這一件新東西,internet、多媒體技術和智能網絡的興起已經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只是很多人還沒看懂而已。

就這一點而言,台灣的產業界和政府一直卡住第三方支付之類,限制互聯網服務發展,是很沒遠見的。
除了台積電

我們還有房地產可以撐場面唷~
非熟人或急事請勿私訊,謝謝
iantsai74 wrote:
不,物流業的發展確...(恕刪)


準確的說台灣限制發展第三方支付的根本原因是因為金融財團的反對

包括銀行保險業在內的金融財團擁有大量的用戶數據,這些數據中不僅包括用戶的個人信息,還包括用戶的消費習慣,所以金融業認為坐擁這些大數據的他們最適合搞第三方支付。問題在於,他們本身並沒有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的動力,坐吃現成的就已經可以滿足他們了。一方面不讓別人發展,另一方面自己又不發展,也因此第三方支付在台灣嚴重滯後,滯後到了移動支付時代已經到來,台灣依然原地踏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