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弱問一句,中非共和國漢字2字簡稱也是中國,這國家的人也都認為他們是世界中心,這樣算不算同國人,是不是隔壁的中國又有新的領土了。

其實我比較想要的是把英文國名改為Republic of Chung-Hwua,至於中文要不要叫中國就由對岸拿去吧,反正我們中文就是中華民國,"中國"這種帶有偏見的國稱我也不是很贊成。至於大家以後怎介紹自己,就改叫中華人好了。




要當台灣人也是要成為某黨黨奴才行



不然全都是1/2塊
台灣向後退 wrote:
弱弱問一句,中非共和國漢字2字簡稱也是中國

中非共和國英文名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簡稱中非Central African
不要再拿這梗搞笑了
台灣向後退 wrote:
其實我比較想要的是把英文國名改為Republic of Chung-Hwua,...(恕刪)

只要沒有正名制憲改叫Republic of Taiwan
你怎麼改都還是中國人
台灣向後退 wrote:
弱弱問一句,中非共和國漢字2字簡稱也是中國,這國家的人也都認為他們是世界中心,這樣算不算同國人,是不是隔壁的中國又有新的領土了。...(恕刪)

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
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非共和國(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看出差異了嗎?
當然啦...
你要把中非共和國當成中國也OK
大馬1251 wrote:
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
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非共和國(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看出差異了嗎?
當然啦...
你要把中非共和國當成中國也OK

應該這樣標示他才有可能看出差異

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
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非共和國(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台灣向後退 wrote:
弱弱問一句,中非共和國漢字2字簡稱也是中國,這國家的人也都認為他們是世界中心,這樣算不算同國人,是不是隔壁的中國又有新的領土了。
其實我比較想要的是把英文國名改為Republic of Chung-Hwua,至於中文要不要叫中國就由對岸拿去吧,反正我們中文就是中華民國,"中國"這種帶有偏見的國稱我也不是很贊成。至於大家以後怎介紹自己,就改叫中華人好了。


不管你怎麼改,
國際社會始終認定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請問你花那麼多力氣改, 只是為了自爽嗎?

這跟某甲姓陳, 但是有某乙也姓陳, 某乙作過一些不好的事, 惡名昭彰, 然後有某丙一直說 所有姓陳的都不好, 都惡劣.
所以這個某甲, 花了一堆時間告訴別人他姓劉, 但是他也沒去改劉, 只是人家叫他陳, 他就一定要糾正別人.
整天說自己姓劉.
請問這個某甲是不是很無聊????




hello

xilats wrote:
應該這樣標示他才有...(恕刪)


文化,血緣,歷史,不管對岸或是台灣都一樣是中國人。就是政治實體不一樣罷了。
想當台灣國人 就請當今政府大膽宣布獨立吧。

Reko0914 wrote:
文化,血緣,歷史,想當台灣國人 就請當今政府大膽宣布獨立吧。...(恕刪)


開什麼玩笑!
獨立只是拿來騙呆子的選舉口號,榮華富貴全靠它,只能吹不能做
herblee wrote:
美國獨立宣言也是英文寫的
日本也用漢字
如果日本如果二戰時侵略中國成功,日本就自稱是中國?

女真人的太廟,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址是金代最早的皇陵
女真是中國? 徽欽二帝及后妃女眷需要裸上身露乳, 披羊皮? 對完颜阿骨打行"牽羊禮"嗎?
不知女真人的家廟郡望堂號為何? "完顏" 嗎?漢化改姓?
「桓忠」是金世祖完顏宗罕的封諡, 而不是 地名"渤海郡"
台灣人到了南方仍然不忘故土, 慎終追遠, 不能利用這一點予取予求
祖居地的產權被搶了,被搶走的土地權狀並不會擴張到,幾百年後才買的房子!


美國人是從英國獨立出來的

日本的漢字是唐朝時傳過去的
而且系統完全和中國不同,所以你想表達什麼

日本也從來沒自稱過自己是中國

我在講清朝你在講宋朝???


金朝好像從來沒有完整佔領過當年宋朝的中國呢

扯了這麼多好像沒半點和我講清朝的那段有任何的關聯呢?
明明是一個你口中的入侵民族卻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很有興趣也自稱中國

你舉的例子哪個和這個有關了?

herblee wrote:
這"時通中國"是說日本一向與中國通好 ,下一句 "至於朕躬"是說到了我開始主政, 你都沒有來
開頭就是"大蒙古國",中國只是佔領地(殖民地)
元朝時對非蒙古人不准提拔至某些機要位置以及不准擁有特定武器的規定
漢人和南人相較蒙古人和色目人受到官制、刑律、科舉等方面在制度上遭受差距明顯的待遇。
而且蒙古人認定的漢人,是曾經在金朝管治下的漢族、女真族、契丹族等各族臣民
南宋管治下的漢族及其他南方少數民族等各族臣民被稱為"南人"
若依照蒙古人的標準,台灣人是南人 ,不是漢人

這一篇「大蒙古國國書」,表面為通好,字裏行間所流露的,卻像一篇最後通牒的「戰書」。咬文嚼字二百餘 言,有受命上天洋洋自得的狂傲,有威加四方蔑視鄰邦的輕浮,更有不相通好以至用兵的威脅。


扯這麼多

要先知道,元朝的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

大元朝的元這個字是哪來的?
易經來的

真苦了大元大蒙古國還得先把元這個字放在自家蒙古國的名稱前面呢

當然你說優待自家民族這事其實又代表什麼?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代也是日本人當大官,台灣人當不到什麼大官
美國,南非也曾是白人優越,黑人沒好官當的歲月,特別是美國當年建國還有一堆黑人一起打仗呢



herblee wrote:
這更是好笑
日本唐化極深,又素與宋朝通好, 日本認定的中國只有唐/宋朝,對「大蒙古國國書」拒而不納。元世祖派遣赴日的兵部侍郎黑的,禮部侍郎殷弘複無法交差,遂強行將兩個叫作塔二郎、彌二郎的日本人帶回元朝。
後來元世祖又發了很多篇 「大蒙古國國書」皆被拒, 忽必烈發兵十萬大軍征討日本。
卻與日人接戰即遭潰敗,再遇颱風(神風)破舟,招致全軍覆沒。據元史記載,戰敗,「餘二三萬為其虜去」,「十萬之眾得還者三人耳」。


我還以為你要反駁什麼
所以元朝的確是用中國自稱無誤啊

要扯日本不承認那又是另一回事

herblee wrote:
清朝以前,「中國」兩字並不曾被作為任何某一個朝代的專屬名稱。清朝正是因為外族入侵中原、取代明朝,清政府才必須以中華正朔自居,開始以「中國」自稱其全部統治區域。
這只是自曝自己就是外族
清朝是強迫漢人接受剃髮易服等滿洲文化。滿人只是保全了本身文化,選擇性的攝取漢化,維護自身文化,並且強迫漢族遵從其本身文化。
這種邏輯就是成王敗寇 , 皇帝說的就什麼都是真的? 如果日本二戰時侵略中國成功,日本就能自稱是中國了吧?


春秋戰國後中國成為統治王朝的泛稱。漢朝時則將其統治的九州地區皆稱為「中國」 將治下所統治的子民稱為中國人。。以「中國」與異域外邦相對稱,首見於《史記·大宛傳》,載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乃令騫因蜀犍為發間使,四道並出。」這種以「中國」為世界諸國中並列一員的用法,漢唐間還有例證,如《後漢書·西域傳》以「中國」與「天竺」(印度)並稱;《唐會要·大秦寺》以「中國」與「波斯」、「大秦」(羅馬)並稱。

漢朝以後,漢族地區以外的民族一旦入主中原,便以中國自居。「中國」一詞逐漸演變稱為正統的朝代的標誌。南北朝時期,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同時漢族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兩方均有非我族類的意思。唐人韓愈《上佛骨表》云:「夫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漢時傳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中國」一詞的政治意義在遼宋和金宋對峙時期更顯突出:遼與北宋、金與南宋都曾自稱中國。這裏的中國一詞,與王朝的正統性緊密相連。

五胡亂華,晉室偏安江南,晉人仍稱中原為中國,「江左地促,不如中國。」,「石季龍死,中國大亂,時朝野鹹謂當太平復舊,謨獨謂不然」

五代時吳越王錢鏐臨終時要子孫「善事中國」,此「中國」是指沙陀族在漢地北部建立的後唐。五代有三代(後唐、後晉、後漢)雖是沙陀族建立的,但當時沙陀族已與漢族無異,被視為漢族,後唐也被稱為「漢國」,新舊《五代史》都把他們視為正統,而把南方漢族政權放在次要地位,只稱梁、唐、晉、漢、周為中國,卻不稱南方立國的各漢族政權為中國,北宋的歐陽修在《新五代史·十國世家年譜》言「十國皆非中國之有也」,但「十國之封爵、朝貢,不如夷狄,則無以書之。書如夷狄,則五代之君未可以夷狄之也。」十國放在世家,而契丹、奚、吐谷渾、達靼、党項、突厥等外族則放在附録方面,此處歐陽修所說的中國是指「五代之君」,另外在《舊五代史》中,漢地南部的漢族政權是放在世襲列傳及僭偽列傳,而契丹、回鶻、高麗各民族國家則放在外國列傳。

北宋對海外也自稱中國,如召見日本僧奝然,與丞相談到有關日本國君萬世一系的感嘆,而日本僧人奝然用隸書給宋太宗的文章中以中國稱呼宋朝:「(日本)國中有《五經》書及佛經、《白居易集》七十卷,並得自中國。四時寒暑,大類中國。

南宋時,女真族控制中原地區,《宋史·儒林六》陳亮在上孝宗書中說,不能「置中國於度外」要經營荊襄「爭衡於中國」(其中的「中國」是指中原地區,而非指佔據中原的金國)。韓愈認為中國諸侯「用夷禮則夷之」,而用了夷禮的中國諸侯再返用中國禮儀「則中國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