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tin111 wrote:
不要問為何日本不大量用地熱了...
如果地熱能造核彈的話,日本一定大量用....


2030年,日本的地熱發電將由2016年日本地熱發電裝置容量522MW
在2030年擴增三倍, 達到1,400~1,550MW
雖然佔整體比例仍不高, 但是還是有在發展

地熱發電:台灣發展地熱發電之困境
台灣經濟部對於地熱發電的躉購費率自107年起分做20年固定費率以及階梯式費率,選擇適用20年固定費率者,躉購費率為 5.1956 元/度;選擇適用階梯式費率者,以20年為期,前10年費率為6.171元/度,而後10年則為3.5685元/度。如此政策的確壓低了地熱發電的成本回收時間,且費率也高於美國等地熱發電大國。但實際上台灣地熱發電的發展尚未成熟,還有很多技術需要國外引進,而地熱發電開發前期需投入大量的探勘、鑽井成本,如此的躉購費率以及現今的補助獎勵條款十分不利於小規模的地熱發電廠以及民間相關業者投入

目前台灣的計畫中, 2025年之前將建置200MW的地熱發電,預估年發電50億度

對台灣來說,地熱發電是屬於未來式, 目前還是處於少量建置, 觀察效果的階段


過客4112 wrote:
2030年,日本的...(恕刪)

地熱對外國開標就比較容易壓低價錢...
台灣企業能力小規模小...設備技術都沒有,...
跟國外合作給人賺一手.....轉價成本到政府這...價格就低不下去...
就如離岸風電我們連施工船也沒有...
台灣應拿深澳電廠的錢...搞大型地熱電廠...
規模太小單價降不下來...任何電廠都一樣...
台灣如果是像中國這樣本身就有大量煤礦藏量的...發展煤電無可厚非...
穩定能源當中台灣地熱最豐富...大量開發降低成本長遠看是好的...
地球暖化..地熱更多...
地熱發電哪會有低成本的一天,飯可以多吃話可以少說一些。舉凡地熱發電大國日本還是依靠副業來維持整個商業模式的。
鑽探地質可以研究地底潛藏的地熱、地底礦物質的蘊含量,提供研究員穩定發表學術研究的舞台。發表論文就有研究經費,研究經費下來就繼續產出地熱相關研究,短期來看累積個十年就有地熱發電的具體實證研究,長期來看可以鍛鍊學術能量永續發展。世界舞台上競爭是十分殘酷的,論文是在燒錢下弄出來,能上得了期刊也要基本功夠好外加公開邀稿陪榜幾次才有獨立投稿受理機會。地熱本質上還是非常學術的範疇。
今天哪來的金主有信心讓那些創意地熱發電業者研究個幾年,去達到他們宣稱的百萬千瓦地熱發電基載計劃?要論文沒論文,要人才沒人才,難道會憑空冒出個絕世好洞給他們燒燒開水?
幾年前才有 大 白 癡 冰島人鑽探兩公里深的地底結果鑽到岩漿層,所幸只是火成岩上尚未凝固的岩漿團不是活躍的岩漿。直到現在人類已經征服了南極北極最高的山最深的海溝,但是連雙腳踩踏的大地下方三公里有什麼都不甚清楚。可是話也不能說死,萬一缺電到不計成本又要自給自足供電,地熱發電確實是最佳選擇。

labbat wrote:
地熱發電哪會有低成...(恕刪)

http://news.bjx.com.cn/html/20180111/873415.shtml
看看誰才是大國
地熱電廠成本在菲律賓已經比燃煤電廠約低20%,電廠採封閉迴路,完全沒有跟大氣環境接觸,引用熱水也100%回注,沒有碳足跡、也沒有水足跡
http://www.epochtimes.com/b5/15/1/18/n4345477.htm
又是菲律賓
先破哽,下次換土耳其和薩爾瓦多這兩個電力基礎建設健全的國家接著討論

labbat wrote:
又是菲律賓先破哽,...(恕刪)

不要說乾淨的煤發電更低

labbat wrote:
又是菲律賓先破哽,...(恕刪)

沒事多看幾分報紙,多看幾個不同意見的網站...大腦不會僵化
少看大紀元,生活更團圓
lutin111 wrote:
沒事多看幾分報紙,多...(恕刪)
labbat wrote:
少看大紀元,生活更...(恕刪)

我引這麼地方的資料...還特地找你喜歡的大紀元說的
地熱基本和鑽油一樣...你叫台灣中油鑽一地賠錢...
找國際大廠...像菲國那樣...人家技術好...設備現成...再加上規模化...成本降低必然的...
你只在一個小地方玩...像綠島那樣...成本高必然...在綠島用任何發電也一樣...
http://www.hopeful-carbonoffset.com/index.php?unit=news&lang=cht&act=view&id=939
這有另外一個成本來源...
穩定的發電中只有水電能比....而地熱比水電更穩...沒有旱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