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 台灣科技業得要放棄中國市場?

凡之夢田 wrote:
剛來不久吧!01這邊(恕刪)


是剛來不久,光看這邊大部分的討論也能把這邊大致素質摸得七七八八。

雖然我有自己的立場,倒沒有興趣跟著把每次討論當成意識形態的糞坑,也不會因為對方跟我立場不同就把自己放在居高臨下的位置,不跟他的論點對話。

So不管01這邊素質如何,我覺得如果能正常講話當然是最好,但耍弱智?滾邊去。


回應一下您台商跟台灣都不能放棄中國的論點:

一個人能不能為了減肥放棄薯條跟他的國家決定要不要進口馬鈴薯沒有關係;同樣的,台商是否放棄在中國工作也跟台灣是否能放棄中國市場無關

當然,能理解您想強調的是,中國錢對台灣個人跟整體都具有重要性,而我也認為台灣不可能完全與中國市場斷絕,就是歐美國家、整個世界也不能。

原因並不在於什麼佔台灣出口40%,GDP佔世界14%之類。

常常只附那兩個數據當金牌耍的論點,聽著都像是太久沒斷奶的嬰兒說,你知道母奶有多營養嗎?這可佔我營養100%啊!的感覺

給個歷史數據,就算在英國工業革命後,清朝靠著紡織業,就算不是全盛時期GDP也佔了世界三成。

然後它就死掉了。

當代中國之於世界的重要性不完全在於它GDP佔多少,而在於它多適應這個世界的玩法,盡量拉進自己跟其他國家的關係,花費大量資源在現代工業化,乃至競爭高端科技的發展與佔據制定相關國際規範的位置。

這些是它與清朝的其中幾個重要差別。

個人薪水/利益高度仰賴中國是必然的,你公司就在中國啊。

經濟高度依賴單一國家,是,是表示這個國家對我們滿重要的,但更彰顯我們國際化不足

中國可沒沒事就在喊說出口美國對自己經濟多重要啊所以怎麼能跟美國打架呢,肯定有比這個更重要的緣由的。
凡之夢田 wrote:
剛來不久吧!01這邊(恕刪)


隨然用詞粗魯了點, 但我表示同感, 本人學弟是FB洗版王, 常轉發中國醜聞, 但卻在陸企上班賺爽爽.
而且還是科技方面的敏感產業.
世界是互相合作的 有人負責橡膠原料 有人生產輪胎 也有人作封裝
看看您手上的手機 球鞋 產地是哪裡呢!
god52101314 wrote:
世界是互相合作的 有人負責橡膠原料 有人生產輪胎 也有人作封裝
看看您手上的手機 球鞋 產地是哪裡呢!(恕刪)

世界是合作的需要你來告訴大家阿?
台灣貿易100多國是幾時沒在世界合作了阿?
某些產業中國已經被不合局勢了,改個國合作不行?
好圖狼 wrote:
印度再給莫迪一百年他(恕刪)


我不知道莫迪有沒有下一個一百年,但就算他上台之後致力搞合法宗教歧視(笑),我還是認為他很可能還會有下一個四年。
印度政府近幾年一路高估自己的經濟成長率,成長幅度跟不上,國家財務上原本預計要還的壞帳,現在就漸漸的有困難。
不過這並不會改變它想要成為下一個科技世界工廠的目標,而10年後印度的人口紅利會正式超過中國,所以應該問的問題是,相應的法規(含各種貿易協定)、人力素質、基礎建設,印度能在這5~10年間準備好嗎?這並不只是莫迪個人的考題。

將國家命運繫於一人,是很危險的。
附上最近的一則有關新聞:

看來科技面的戰爭接下來是只會升溫了。

美司法部長:防中獨霸5G
https://www.google.com/amp/s/udn.com/news/amp/story/12639/4328181
天涯遊子-MO wrote:
這一句話道盡兩岸科技(恕刪)


感謝行內人兄弟的回答,我才知道背後有事業體管理文化差異的考量。也希望能從台灣的AI等新興科技產業聽到更多好消息。

另外,我認為一個人是否有遠見,跟他的政治立場不一定有相關,也不一定影響其收入。每個群體都有理性與不理性的人,但立場大多只是看的觀點跟我們不一樣罷了。

“不聽XX言,吃虧在眼前”邏輯,恰是扼殺兩方思考的註腳。期望您能如同這次不吝指教我一樣,也能不分立場的多多跟大家理性交流。
郭台明去了印度,印尼,巴西,美國
最後還是中國最好
樓主整樓胡說八道的一本正經
只聽過離開中國工廠的
還沒聽過離開中國市場的
那一家企業會離開中國市場
打字多沒重點
洗版又不行

又是一支費綠
1450換人來啦
~
Saitanchung wrote:
我不知道莫迪有沒有下(恕刪)


目標永遠只是目標印度本身有太多問題.這個目標再給個百年依然只是目標
hotpig01 wrote:
郭台明去了印度,印尼(恕刪)


看來您的閱讀能力讓您只能讀懂標題,答應我,下次進步點好嗎?

這種看不懂就抹綠的發言,總讓人覺得票跟您投同邊,

挺丟臉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