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與公務員終於說出內心話

我建議某人看這一連結
"考試掛帥 無數個晉惠帝"
http://tw.myblog.yahoo.com/jw!WVZ72ouBBBKXUQX9KBBK.TT6ykzfzw--/article?mid=4381

hello 資優生「祖辰」

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

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

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了,

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有一頓沒一頓。富小孩不解,資優生「祖辰」在周記裡這樣評論:

「誰叫他們住在那裡。他們可以搬家啊。」游森棚非常驚訝,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

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

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體會

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祖辰並不是個案。

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未來的菁英了解世界嗎?游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

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將來,會是什麼樣子?」

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游森棚說。


論語.為政第二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hello 資優生「祖辰」
你是被複製的階級嗎?

階級複製的現象,在資訊社會衝擊下更為明顯,例如現在的多元入學管道,不論是甄試或申請入學,擁有資訊即增加勝出的可能。今天有許多家長,如果教育程度不高,不僅搞不懂升學方式,想要提供子女資訊更不可能,有時候只好求助於補習班,反而花一筆冤枉錢。除了申請學校時,家庭背景具有關鍵性,到最後一關口試時,家庭背景的重要性再度抬頭。請問有多少高中生曾有過面對三、五個教授口試的經驗?如果是來自於比較好的家庭,充分的資訊與練習,是其他人所不及的,勝負不就是很清楚了嗎?

階級複製的現象,在資訊社會衝擊下更為明顯,例如現在的多元公職考試管道,不論是專技轉任甄試或國家考試院考試,擁有資訊即增加勝出的可能。今天有許多家長,如果教育程度不高,不僅搞不懂公職考試,想要提供子女資訊更不可能,有時候只好求助於補習班,反而花一筆冤枉錢。除了一般國考,家庭背景具有關鍵性,在準備高考與衝刺時或是執照轉任比關係時,家庭背景的重要性再度抬頭。請問有多少大學生背景堅強有人脈與銀彈?如果是來自於比較好的家庭,充分的時間在家準備高考不用為家庭經濟與助學貸款煩惱,是其他人所不及的,勝負不就是很清楚了嗎?
趕快報名補習班等著考上讓政府照顧

一家老小全部投入國考報效國家

johonpsc wrote:
勞工怎辦呢? 認命嗎?
不論是80%或是50%

都還在所得替代率的討論上打轉

可是我認為

這是大錯特錯

退休俸根本與在膱時所得無關

定一個可以過日子的數字

看是25000 22000 或 18000

最高法院法官退或是工友退都一樣

"政府給你養老,不是讓你養尊處優"

HappyDavid wrote:
80%也是從你我口袋裡掏出來才有這麼多吧, 砍到50%還差不多. 養個毫無產值的退休老人,
成本是等於花掉一個正職員工的薪水(甚至更高), 根本就是荒唐.
這是社會慢慢浮出檯面的病態嗎? 4 50年次的人應該很了解 經濟好的年代 公務人員.軍公教??

那是啥..說給小時同學聽聽看 看會不會被人笑你沒用 大好時機 竟然在那邊領那微薄的死薪水

而現在呢~ 經濟不景氣囉 中收入的人 就該要被人拿出來品頭論足~
applesmangos wrote:
hello 資優生「祖辰」
你是被複製的階級嗎?

階級複製的現象,在資訊社會衝擊下更為明顯,例如現在的多元入學管道,不論是甄試或申請入學,擁有資訊即增加勝出的可能。今天有許多家長,如果教育程度不高,不僅搞不懂升學方式,想要提供子女資訊更不可能,有時候只好求助於補習班,反而花一筆冤枉錢。除了申請學校時,家庭背景具有關鍵性,到最後一關口試時,家庭背景的重要性再度抬頭。請問有多少高中生曾有過面對三、五個教授口試的經驗?如果是來自於比較好的家庭,充分的資訊與練習,是其他人所不及的,勝負不就是很清楚了嗎?

階級複製的現象,在資訊社會衝擊下更為明顯,例如現在的多元公職考試管道,不論是專技轉任甄試或國家考試院考試,擁有資訊即增加勝出的可能。今天有許多家長,如果教育程度不高,不僅搞不懂公職考試,想要提供子女資訊更不可能,有時候只好求助於補習班,反而花一筆冤枉錢。除了一般國考,家庭背景具有關鍵性,在準備高考與衝刺時或是執照轉任比關係時,家庭背景的重要性再度抬頭。請問有多少大學生背景堅強有人脈與銀彈?如果是來自於比較好的家庭,充分的時間在家準備高考不用為家庭經濟與助學貸款煩惱,是其他人所不及的,勝負不就是很清楚了嗎?

您今天吃了嗎?
把昨天打的文發上來(昨天儲存就想睡了XDD)


我覺得首先要釐清一點
其實軍公教跟國公營企的都要分開來看

像是警察本來就缺名額(不然幹嘛上班就自動加班四小時)
而且加班費有上限~大多國公營其實有些都有
但警察的醜聞跟爭議也是不斷的

至於公務員? 該怎麼說呢
以前公務員是怎麼進去的大家都知道

好吧~吃垮也是他們好命~反正就等改革改到哪

其實軍人也得拿出來批(尤其我又幹過3年)
誰知道台灣軍力部屬還是玩大陸布置跟戰略那套
(也就是根本就多餘單位太多無法精簡化~雖然我在當那時候已經精進案過了)
但現在軍官平均44歲開始領終身俸
別忘了軍公教這三個要分開看
就現況支領的情況跟負擔~應該要先批教=軍>公


至於國公營被批評說到底就是人力績效的問題
(像是中油被批評的也是在這一點
當然大家都知道台塑的油品不環保~但就算不把這考量進來
中油人事的效率還是不夠理想)

但也有很累的~至少我知道郵局就是如此
(廣告信件跟惡意競爭有夠多~結果把上大都拼倒了
對方還以為我們只靠郵政法的專營權打倒他們
殊不知我們廣告信件每一件收費比他們還低
更何況郵局又不只送信這一塊~郵差又占不到郵局員工的40%)


我想大多數人批評的就是在這裡
事實上台灣有過多可精簡化的單位
來減少公務人員也是事實

但這又牽涉到政府信用的問題
就跟郵局也是一國兩制(公務員轉調跟從業人員~我也認了呀)

我還可以把台灣銀行拿進來提一下
大家都說他們態度不佳~但對銀行業知情的就會知道
他們得幹一堆吃力不討好不賺錢的業務
他們得處理18%~所以退休的整天往他們那跑
郵局內勤就得處理軍人退休跟教育補助等等
這點民眾有發現嗎?



至於要做到幾歲的問題
說真的我覺得35年年資是必要的

我就算不把當郵差之前的資歷約三年半工作算進來
我也是剛滿23歲沒多久就進局開始做了快7年

我也是保勞保勞退~但還自繳6%
(但勞工平均額外再自繳的比率低於3%...)
之前在討論年金問題的時候

勞退如果35年年資沒自繳的所得替代率是14%
(資方只繳6%但確定提撥就是有14%)
其實8%就是這樣來的


現在有個爭議點就是在於~未來公務員退撫(第二層)會不會改成確定提撥
雖然政府說會參考其他國家逐步改成確定提撥制

因為勞退是確定提撥~這點是有爭議的
雖然看到數字只有所得替代率45%
(但大家都知道公務員本俸是得X1.6的
未來當然有可能再降低<甚至可以說絕對會降低>
但基本上現在平均大量4~5等的公務員的平均天花板在5萬3左右
比勞工高約9千~這也是事實~所以同樣的替代率
每月可以多領4千也是事實~而這部分就是改革後還是被批評的原因)


但也不要被所得替代率給玩弄了...
有興趣可以看一下上面的數字~如果真的要玩1樓提的這一套
公務員現在領到口袋裡的錢就變少了~自然所得替代率就高了
更何況會不會玩第三層這也很難說



就拿我勞退來說~我多提撥
我當然未來的勞退替代率就提高~這是相對的
(那本來就是我每個月可以放到口袋中的錢)


但我想1樓提到的~只是一種新提案對公務員的處置辦法
就是想把公保+退撫直接合併成類似勞工的勞保
而現在提到的第三層改成勞工第二層的勞退

但就現在提出來的~光退撫跟第三層~政府就得繳11.8%
(而一般勞工的雇主只有勞退新制6%)

公務員自繳12.2%
而勞工最大值只有自繳6%
(好吧~我知道可以自繳商業保險~因為我也有在繳)

但我還是比較希望政府能夠跳進來扮演角色



反正台灣政府要玩的改革就很簡單
把工作年限拉長(事實上過往也太短+勞工每年工作的工時不穩定)

再來第一層年金要改到45%以內
(勞保如果年資有35年+每年穩定繳的
幾乎現行的改革只砍不到2%)

至於公保本來所得替代率就比勞保低~所以他們上限會比較高
(單純是第二層退撫也搞保證給付還花這麼多稅收)

至於軍保~全世界幾乎都優於勞保跟公保(但台灣也優惠太多也得處理)
至於教保~早該砍了~最少也得比照公保(更別提教師比較早退休~附帶一提其實警察也是)




反正只要把軍公教第二層或者規劃的第三層
都比照勞退改成確定提撥制~那就毫無爭議點了


再來還有高官第一層軍公教保的所得替代率雖然表面上比勞保低
但他們底薪的基數實在太高~其實真的該考慮比照勞保設定天花板

反正這個天花板遲早會隨著CPI跟物價而拉高
勞保半世紀以前哪能保43900這麼高的上限



就以現在台灣跟物價的情況來說
有統計約2萬8才能維持基本的退休生活
(的確一堆人達不到~我爸在銀行業
算藍領員工<非公股行庫>待了超過30年
也達不到這個數字~當然我爸是勞退舊制得一次領退休金
但平均算下來還是不到~雖然很接近是沒錯)



但如果就以較基層的公務員來看
如果現在基數以5萬3來考量(我知道有些公務員本俸X1.6也是沒5萬3)
他們領3萬多還算可以接受


因為就我近幾年接觸看到的基層公務員退休(10年內)
大多都是領3萬多的為主~但軍人...軍官真的很可怕
領7萬以上的比比皆是(少校退伍的也能領7萬)
就連士官也能領3萬~別忘了這些軍人才幹20年
(美國軍人幹20年替代率統一40%~之後多幹1年多3.5%替代率
最高是75% 而且隨著CPI浮動薪資~簡單來說就是看官階
現役漲薪水~他們也得漲薪水維持生活品質~但這只有軍人有)

所以我覺得同樣身為勞工~真的要把軍公教分開來看
同樣也要把高官分出來看





但我敢說一點就算改革真的這樣改了
還是有勞工會不滿說軍公教領太多

這是因為軍公教人員的底薪跟起薪還是比一般勞工平均較高
因為我看過太多只保最低薪資的老闆了 (這樣他們可以省勞保跟勞退的錢)

這也就是為何我當初寧可來考郵差從底薪24530開始幹起的原因
扣掉勞健保+自己提撥6%底薪
我當時剛進局前面一年多~每月實領底薪是只有21.5K
再加上領的加給~大概就27K (內勤櫃台如果也有自繳提撥勞退那只有22K)

至於工時~我想大家了解到這幾年的郵差
應該很少人說我們很閒吧XXD
(事實上我們很缺人呀...而且每年下來工會費又頗高
(好像超過8千...沒特別注意)+工會內整天吃飽等死
還爆發工會選舉非員工投票...還在我這縣...事實上的確我也沒投票...)




所以我反而覺得既然國家財政已經確定要砍所得替代率了
那部分軍公教跟一些績效不佳的國公營真的要處理一下

只要少養人那錢不就多出來了

至於這會影響失業率的問題~只要政府硬起來從外勞下手就可以解決




至於軍公教現在衍生出來的問題~別說退休問題了
我反倒覺得現在在職的也有問題

現在這群人本來就編制過於浮誇了
給優於勞工的薪水個人不反對~但優秀人才的績效值就得要展現出來

現在很多所謂的軍公教人員也算不上人才
(當初錄取率跟現在能比? 郵局15年前進來的也是公務人員
他們做的事情還不是跟我們一樣~只不過他比我早8年進來)

假設所有公務人員都是人才的話...為何我工作速度每天都比他略快一些
(我進來做兩年就贏過他已經做滿10年的了~當然我知道我比較年輕)

再來編制過於浮誇~根本沒把人才的能力發揮到極限
(什麼叫做極限? 每天加班是最基本的~而且還要注重績效值
如果國家不懂的話~來參考一下賺錢的國營單位是怎麼幹的
台灣菸酒還不是靠化妝品去年賺了約一百億
至於郵局...我看沒有一家國公營賣的東西比我們雜吧...)


齊頭式平等真的不太公平~我們不到三萬名員工
去年可以幫國庫增加80億的盈餘~結果再扣除約0.8個月績效獎金
國家等於再收回去10億~這種共體時艱我們都認了

但真的要想一下現在軍公教這群人的績效值
就是過於浮誇才會讓民眾看到部分閒缺的軍公教在那敗壞風紀跟民眾印象
(但也別學郵局這麼過度...我們同仁可是有過勞死的事情發生過...)
推文

台北捷運辛苦吧 那一整個人潮
煉油廠第一線員工辛苦吧 每天吸芳烃 烏龜殼
核電廠運轉人員辛苦吧 每天都要吃豆子
郵局辛苦吧 為了5元的信件,上山下海。

煉油化工工程師薪水低於高考一般行政~~~~~~悲

這些也是泛公職
但薪水可是遠低於正式的軍公教。
退休後更是天壤之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