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板裝在高速公路旁,在台灣可行嗎?

浪費錢
風力發電也是
sophiaMM wrote:
收到別人傳來的mai...(恕刪)
網路上就是充滿著這種沒有查證的文章,
造成今天的便當文一點都不意外,
看到頭頭是道的文章,
也不管是真是假,
隨手一點就轉寄出去了,
從來都不先思考一下。
留七分正經以度生,留三分癡呆以防死。

SwordDog wrote:
網路上就是充滿著這種...(恕刪)


+1
高鉄不建在高速公路上方其實很容易理解,光想他如何施工就是個大問題,那麼大一根柱子,上面又載那麼重的東西,地基要如何做?材料如何運到中間?所以不可能不會影響到交通,施工期也會非常長,最簡單的看ETC的里程架,放那麼久了還放不完,放個架子都要中斷交通了,何況是高鉄的柱子要放在上面。
太陽能板如果要放在高速公路上方,一樣會有施工難度及影響交通的問題,放在邊坡可能是比較可行一點吧。

太陽板的補助費用也不再是高價了,一度6元,台電向民營電廠是"平均"3.5元,距離正在快速拉速中,英、德國也一樣大幅的減低太陽能補助,轉而把費用拿去補助儲能設備了。
-------------------------------------------------------------
明年太陽能收購價 大降
作者: 記者潘羿菁╱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10月2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潘羿菁╱台北報導】
明年度太陽能收購價格最高降幅近13%,能源局預告2013年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太陽光電不論屋頂或地面型均下降,尤以地面型相較上期費率降幅12.63%為最多,每度跌破6元,僅剩5.6218元,預計11月可望正式公告,明年元旦起上路。
由於國際機構認為,期初設置成本因為裝置容量大小不同,因此有不同降幅,也就是小裝置容量降幅小,大裝置容量降幅大的概念,預估明年較今年的期初設置成本降幅介在3.95%~9.67%。因此能源局在參考國際數字及考量國內設置成本後,訂定明年度太陽光電屋頂型第一期(上半年)收購價格,每度為6.3334元~8.3971元,相較今年第二期(下半年),降幅從9.23%~11.88%。明年第二期(下半年),每度收購價格為5.9776元~8.1836元。太陽光電地面型明年第一期收購價格為5.90064元,降幅相較於今年第二期為12.63%,第二期為5.6218元。能源局同時拿出各國收購狀況,英國收購價格從3元~7元,均相較於前次收購價格降幅達到60%;而德國則是落在4~7元間,降幅36%~40%。在陸域風力方面,9千瓦以下,明年每度收購費率為7.3562元,陸域風力10千瓦以上,每度收購價格為2.5446元,微降2.64%。離岸風力為5.5626元,與今年差不多。
-------------------------------------------------------------


而太陽能板的效能也在提升中
------------------------------------------
台大公共論壇:以太陽光電取代核電的可能性
................
然而從2005年至今,不但原油價格飆漲過100美元(2012年八月國際原油平均價格約每桶105美元),太陽光電的成本也不可同日而語,現在1000瓦的太陽光電設備連安裝僅需6萬元台幣左右(即每瓦約2美元),比一台摩托車還便宜,平均每年發電1100度電(北部約每年900度電,中南部約每年1300度電),以平均每度電3元計算,運轉20年可產生6萬6000元價值,已超過安裝費用。依統計資料分析,台灣平均每度電價超過4元的用戶約佔30%,約200萬戶,這些用電量較大的用戶如裝設太陽光電設備,運轉20年可產生8萬8000元價值,年平均報酬率便可達2.2%(註)。也就是說,太陽光電發展多年以來,在不需政府獎勵補助下,首度具有經濟效益。
............
雖然太陽光電已較成熟,但仍有許多問題必須克服,首先是安裝空間。以目前太陽電池模組效率來看,取代核四發電量需要120平方公里的總基地面積(可裝設太陽光電的屋頂面積)。根據營建署統計資料,未來10年內新建築的總基地面積有70平方公里,也就是說,只要政府制訂法規規定未來10年的所有新建築都必須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就可以替代近60%的核四發電量。若要進一步取代所有核電,需要基地面積350平方公里,正好等於目前全國總屋頂面積,這也意味著如將所有屋頂裝設太陽光電系統,就可以取代核電。
...............

德太陽能發電量=20座核能廠
2012-05-28 00:57 工商時報 【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德國再生能源智庫IWR表示,德國太陽能電廠上周五與周六中午時份的發電量,每小時達22個十億瓦特(gigawatt),相當20座核能電廠全面運作下的發電量,創下世界最高記錄。

 日本去年發生福島核災後,德國決定放棄使用核能。除了陸續關閉8座核電廠外,在2022年以前將關閉餘下9座。原本由核電廠供應的電力,將由風力、太陽能和生物質等再生能源取代。

 IWR主管Norbert Allnoch指出,上周六太陽能電廠每小時向全國電網輸出22個十億瓦特電量,相當於滿足全國中午時份所需的50%電力。

 他說:「過去沒有一個國家的太陽光電能提供如此數目的電力。」德國近幾周以來,太陽能電廠供電量曾數次接近22個十億瓦特,但上周末是首度突破這水準。

 這次突破的意義,是德國太陽能電廠能在工作日,為全國提供所需的三分之一電力,周六更因為工廠與辦公室休息而接近一半。

 德國支持再生能源,讓其成為全球再生能源先鋒,每年總發電量裡,約20%來自再生能源。

 德國太陽能電廠的發電量,相當於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德國每年整體所需的電力,約4%來自太陽能。德國要在202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減少40%。

 儘管有輿論批評再生能源不足以依賴,或不足以供應工業所需,但總理梅克爾表示,德國努力向世界展示再生能源是有滿足需求的可能。

 德國今年能突破20個十億瓦特水準,是因為太陽能電廠增加供電量,和全國日照充足所致。

 IWR表示,德國有能力提高太陽能在電力供應的比率,這也代表德國會繼續減少核電,燃煤與天然氣等發電方式。政府推出電力收購制度,讓太陽光電的發電成本持續下降,與傳統發電成本愈來愈接近。
-------------------------------------------------

因為效率改善,所須要的面積也不是想像的無限大,台電的核4說帖就說了,160平方公里,就能取代核4的發電量。

viccheng1925 wrote:
高鉄不建在高速公路上...(恕刪)


這是去年的新聞.但是今年的新聞卻是德國準備擴建燃媒火力發電廠

來取代核電廠.因為太陽能有兩個缺陷.一個不穩定一個成本過高

德國停核後電價上漲5成.上漲兩成五時全國有一成五的用戶被斷電

狼0226 wrote:
這是去年的新聞.但是...(恕刪)

基本上我不認為德國的情況會發生在台灣,因為德國主要是核能佔他很大的發電量,而他又立即停掉大部份的核電廠,因此有一個很大的發電缺口,為了補這個洞,他才會用超优的補助吸引安裝再生能源,想快速的補足缺口,以前的效率差又貴,才會造成高電價,但是台灣不同,核能的佔比不高,又有超高的備載發電,現在的再生能源的效率比以前高很多,也便宜很多,台灣的再生能源佔比又不高,現在發展再生能源正是好時機。

viccheng1925 wrote:
基本上我不認為德國的...(恕刪)


太陽能電板的先天不穩定性註定要讓臺電要準備更高比例的備載電力, 若並聯加入電網, 那還要再高, 就算是大太陽的天氣, 只要一片雲飄過來, 就會讓產生的電能大降, 這時候住戶就需要啟用他的儲備電源, 若沒有備電源, 就反而要用到電網內其他的電源, 若家中沒有不斷電保護裝置, 家中的電腦, 電器, 電視等就要有易損壞的準備,
....所以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等...., 都只會讓臺電需要更高的備載電量,,,,,,,,
太陽能高速公路...(恕刪)

你知道要熔化矽等原料製造出那麼多太陽能板要花多少能源嗎?
使用壽命間產的能源能夠再製造出一批一樣的太陽能設備嗎?
如果產的能源還低於花的能源,是不是只是脫褲子放屁?
ก็็็็็็็็็็็็็็็็็็็็กิิิิิิิิิิิิิิิิิิิิก้้้้้้้้้้้้้้้้้้้้
德國己經證明了太陽能是可行的,世界各國也都有各種再生能源的成功案例,而號稱科技島的台灣,有著著名的創新、設計、馬達、晶片、晶圓、儲能、太陽能板等等,卻只能落個不行、不可能,那是理論的下場。
摸來磨企 wrote:
你知道要熔化矽等原料...(恕刪)

這個大概難有答案吧,如果相同的道理放核能,開採鈾礦提練,就不耗能?核能廠本身就消耗大量的水泥、鋼鐵,核癈廠本身不也一樣,太陽廠幾乎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太陽能板也一樣可以回收再制成新的,核能廠有什麼是可以回收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