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Q wrote:橘線號稱大約要100...(恕刪) 其實有一個折衷的做法,在比較繁忙的路段用高架橋或地下道來隔離橫向的車道,這樣不用全面性高架,也可以減少交通打結應該是可行的只是排水要做好,就兩車道而已,應該很可行.
jason4922 wrote:其實有一個折衷的做法...(恕刪) 認同+1其實, 以目前大眾運輸系統來看, BRT費用雖然高於公車系統, 但是卻遠低於其他系統建置費用 ~再加上若是採取獨立路線(高架/地下), 也可以有不錯的運量與效率 ~以BRT系統來看, 未來還可以朝向以下方向進行升級:1. 改為電動車系統 --> 金屬中心已經在配合政策開發共用底盤系統如果BRT改以電動車運行, 也可以在專用軌道下方埋設感應充電系統 --> 有聽說學校與研究單位打算找條公車專用道測試看看2. 或是未來也可以視運量增加狀況與預算更改為更高運量的輕軌系統(鋪軌道的費用再追加上去囉)
JasonQ wrote:如果BRT改以電動車運行, 也可以在專用軌道下方埋設感應充電系統 --> 有聽說學校與研究單位打算找條公車專用道測試看看 感應式會有轉換率的問題還有電磁波問題直接改用現在停靠站充電也是方法,類似飛機的空中加油模式靠近時有電腦機械手臂夾住充電器,不過這個機構比較麻煩。 怕日後故障率高。LRT 軌道固定沒有這個問題。
伯爵紅茶 wrote:LRT 軌道固定沒有這個問題。...(恕刪) 你知道,每次我看到救護車塞在中港路上就替車上的患者著急現在只要救災、救援車輛能開的上BRT車道,那至少可大幅縮短行車時間那患者得到即時治療的機會就大增至少老胡決定採用BRT在這上面無形的累績了多少功德LRT雖然很炫,不過不要忘了,雖然大台中市名義上有二百萬左右的人口但是實際能用LRT的人口也才一百萬左右所以,錢花在刀口上,這很重要畢竟,台中除了LRT外,還有其他地區也需要交通建設錢就這麼多,LRT多用了一分,那其他地區的發展呢?
我同意你說的。非常的不公平。有剛性需求的只拿到20億,從BRT發展起。沒有剛性需求的拿到1200億,蓋好再培養人口。真的很不公平,太不公平了。既然知道癥結在於沒有公車捷運人口,沒有路網,為何不先縝密評估?為何不先從便宜的系統發展起?這1200億裡面也有你我的納稅錢。拿來台中可以蓋60條BRT,或是30個大歌劇院,錢是這樣浪費的嗎??技術性米蟲 wrote:這樣比一點也不公平現在台中brt差不多是承接原先搭乘人口如果說brt比輕軌省錢現在的公車不花錢不就比brt更省囧囧拿不同設施跟不同環境相比能客觀嗎?...(恕刪)
交通部訓令要蓋來連接高鐵站的沒人坐交通部會補貼不過我不覺得文心路會很空,因為它蓋好的時候應該已經有1~3條BRT路網+高鐵轉泊乘客路小飛 wrote:我比較好奇的是台中目前在做的捷運綠線(文心路)一天能有多少人搭乘?感覺上文心路好像沒什麼好逛的...(恕刪)
oldsnake wrote:交通部訓令要蓋來連接...(恕刪) 文心路沿線許多上班族,集合式住宅的大樓也很多,說真的高鐵蓋在那條線上是很正確的選擇,優先性比蓋在台灣大道上高,而且台灣大道途經高速公路,大肚山,這個施工的難度會高於文心路,優先採用BRT在台灣大道上是對的,而且事實證明,BRT藍線幾乎每個時段都是8成以上的載量,更不要說重點時段了。不要覺得穿美美的或上班族不會搭,你可以去觀察,許多川美美拿名牌包或者西裝筆挺洽公的人士都是搭BRT而且不在少數。這個交通網串的很好。
nameherald wrote:我住台中,我認為開版...(恕刪) 我認未來這裡說嘴的人,大家都關心台中。我也住台中,更何況我是住在台灣大道與五權路口附近,BRT整天在我眼前跑來跑去的,台灣大道也是我出入生活的交通要道。你提出為什麼不用各自公車業者既有的車輛來營運就好,為什麼要花錢買雙捷巴士?我覺得,與其用各家規格不一的公車來營運,統一使用雙捷巴士來服務反而是最好的做法。你沒看過有人會挑公車搭乘嗎?至少我不太喜歡搭巨業168路,除非趕時間沒辦法硬著頭皮上。因為168路某些部公車的味道很不好,車輛老舊而且是舊型的遊覽車直接拿來坐公車用,基本上根本就不符公車的需要。反而,統一使用新車來營運,一、美觀。二、雙節公車可以更有效率的運輸旅客,三、可提升BRT整體形象。你可別回嘴說政府要求公車業者換車輛brabrabra的,等你有機會當上公車業的老闆,再來回這句吧。至於LRT與BRT之爭,我覺得這已經是流於政治口水。大家所有的正反說詞或是喜好,一旦染上政治、選舉,都沒一個客觀的,尤其是尚未營運的LRT。甚麼長久來看甚麼的說詞,等LRT正式營運交出成績後,再來評判也都還來的及吧?何況高雄市已經有個失敗、虧損連連的MRT的敗筆了,你還要拿高雄市尚未孵出來、未定之天的LRT來修理已經上路營運的BRT,到底是有多少說服力?況且,一項運輸政策的成敗,除了營運硬體架構之外,營運政策與規劃,以及可以衍生出來的周邊效益,都不用做客觀評價嗎?至少,我看到救護車以及消防車在BRT專用道上呼嘯而過,就是爽!!!你敢說LRT的軌道也可以照辦嗎?
石梯有夢 wrote:現在只要救災、救援車輛能開的上BRT車道,那至少可大幅縮短行車時間那患者得到即時治療的機會就大增至少老胡決定採用BRT在這上面無形的累績了多少功德 這是法令爛吧加上有白目人國外的狀況才幾條路線有BRT沒有太多功用。全台中都搞BRT不要花錢搞軌道運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