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_Hsu wrote:
失敗例子可多了,報紙...(恕刪)
"填鴨"或如前幾樓建議改稱"老師主導性學習"為佳
填鴨不必然與父母高壓性成就要求同時發生
自主性學習,如果父母高壓性要求恐怕更慘,因為無所適從
所以父母是否高壓性成就要求,我建議應該另起一樓討論
以免模糊焦點
skyprayer wrote:
說的不錯,
但我還是覺得把填鴨式教學改為「扎實的基礎訓練」會比較好,
探索式或開放式的教育並不代表可以完全取代扎實的基礎訓練,
兩者各有優缺點,重點是如何去平衡。
另外在科學領域過去台灣的教育也不能說是填鴨,
甚至比現在扎實更多,
我國中的時候數學課還得考幾何證明題,
這種東西並不是靠完全填鴨就能學會,
雖然有題型類提可以訓練,但多少還是得靠自己的思考去解,
在不斷解題過程中,邏輯幾何能力也得到加強,
相對證明題型,選擇題型的測驗方式在思考訓練上反而比較僵化..
過去台灣教育最填鴨的科目應該是歷史和國文 (還有三民主義)
因為以前的社會對於不同政治想法的接納度很低,
也使得這兩項科目受到許多的牽制,以至於能夠開放討論的空間很少,
如今時代不同了,這兩個科目應該可以擺脫填鴨式的教學,
提供更開放的學習方式。
開放式教學仍得檢視其成果,且不等同於放任式教學,
但很多人誤把放任式教學當開放式教學....
另外開放式和探索式教學很強調學生自主學習,
如果學生主動性不夠,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至於如何提升學生對於學習的主動性,
家長的影響力比學校來的高,
這點也是在台灣常被忽略的...
因為一連串的錯誤認知,使得教改沒有取得新的優勢
還把舊有的優勢先賠掉一大半.....
...(恕刪)
七七三 wrote:
無論數學 國文 歷史...(恕刪)
yctlkk wrote:
小孩子「聽話」跟「有主見」本身就是兩個沒法並存的語彙
yctlkk wrote:
小孩子「聽話」跟「有主見」本身就是兩個沒法並存的語彙
七七三 wrote:
我們做數學大部分都靠公式吧
你去抓任何一個學生
問他你學數學都怎麼做的??
按公式計算來的阿
如果老師不靠公式 那真的叫引導
但是如果是靠公式 那叫背書
因為你套入數字就能快速解答
即使你不理解公式在說甚麼
你也可以快速導入數字計算出答案..
我們的考試機制 很喜歡這種快速解答高手
考高分才有好學校念
可是數學原本是一門藝術
你自己必須通過發想 理解 試誤
所創造出來的東西
基本上跟我們現在念的東西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