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指出,毛治國與殷琪的共同友人當時約了兩人在遠企吃飯,席間,毛與殷琪談了很多高鐵的經營理念及發展方向。餐敘結束後,友人跟殷琪提到,是不是可以請毛去當高鐵的CEO,但她未當場答覆,回去後與幾位董事提及此事,由於他們都不同意,因而不了了之。

二○○八年政黨輪替後,毛治國接任交通部長,在殷琪離開高鐵之前,兩人確實互動不佳。
據轉述,毛治國曾在開會時當眾罵殷琪:「妳以為妳是土皇帝啊!」

殷琪則私下向友人抱怨,毛治國認為高鐵公司是他的。
殷琪則私下向友人抱怨,毛治國認為高鐵公司是他的。
殷琪則私下向友人抱怨,毛治國認為高鐵公司是他的。

消息人士認為,二○○八年二月,交通部曾提出高鐵「再融資方案」,
若該案順利通過,可大幅減輕高鐵營運前幾年還本付息的壓力,只要前幾年的營運可以穩定下來,今天高鐵財務就不會這樣。不過,毛治國把案子擋下來,再提出現在這套財改方案......

最早對高鐵提告收回特別股的是交通部所屬航發會,大陸工程是隨航發會「陪告」,而指示提告的航發會董事長就是葉匡時,

殷琪質疑葉匡時主導高鐵財改方案,更無法接受原始股東不得參與增資的要求。
參與增資是原始股東的權力,應由原始股東自行決定,懷疑葉提出的動機。

高鐵原始股東不只有外界所認知的5大原始股東,有超過半數是一般民眾,他們權利不應該被犧牲。
政府積欠高鐵超過百億元的敬老愛心票補貼,以及錯誤運量估算和因921地震修改工程規格造成延誤2年通車的損失,都應該通通算清楚。


問題點

1. 當利息變低時 「再融資方案」是天經地義, 但 2008 前銀行不願意 2008 以後就願意

2. 最早對高鐵提告收回特別股的是交通部所屬航發會 然後善意提醒民眾高鐵要破產了??

3. 為何立院 0:18 票 讓葉匡時下台??  
a. 會有新財團進來嗎?若有?新財團是誰?
b. 再延長 40 年 合計就是 60 年後 
包含站體及最重要的 周邊土地利益 
若是跟新財團綁一起60年 這樣符合全民利益嗎?
高鐵到底最後誰獲利?

高鐵前董座殷琪,在二○一三年一月寫給行政院長陳冲的密函:
某「行政院高層」擋下股東版的融資案而另推財改案,並趁勢脅迫她交出高鐵經營權。

由葉匡時出任航發會董事長、對高鐵開第一槍的特別股訴訟案,
導致其他特別股股東群起效法提告,事後掀起高鐵財務海嘯,

高鐵早自二○○七年就規劃"""融資清償"""計畫,但二○○八年二月提出後,
碰到總統改選,交通部以政黨輪替為由,擱置此案。
而後國民黨重新執政,二○○九年三月交通部卻另提"""債務重組案""",故意阻滯高鐵自身的融資重組案,

二○○九年九月她下台之時,請交通部提出補救措施,當時的交通部長毛治國承諾解決,卻要求她辭職、改由政府主導。毛治國當年在同意高鐵融資案時、曾嗆聲:「我們都希望高鐵活著、但不能在你(民間股東)手上活著。」

高鐵現任董事江金山確認,該信確實是殷琪所發。。

"""融資清償"""
就是"""利息低的新債"""來償還"""利息高的舊債"""
這種常識~~~~~
Bravo4freedom wrote:
最早對高鐵提告收回特別股的是交通部所屬航發會 然後善意提醒民眾高鐵要破產了??...(恕刪)

葉匡時在立院回應,航發會提告是遵照立法院交委會的決議。


Bravo4freedom wrote:
二○○九年三月交通部卻另提"""債務重組案""",故意阻滯高鐵自身的融資重組案...(恕刪)

當時殷琪有本事就自行融資~高鐵搞到2年虧700億,還好意思佔著位置要政府協助?
jedijack wrote:
1.沒人說BOT政府不用出一毛錢~但是負責近9成資金還叫BOT?
2.你自己也說了,民間機構負擔2000億,結果呢?結果政府變成最大股東~
...(恕刪)

1.
看不懂88F貼的合格申請人報價比較圖嗎,
台高鐵方案預計投入5133億完成高鐵建設,
政府負責大約2成資金1057億,
(政府投入的1057億可在民間營運期分批收回)
民間負責另外8成資金4076億。
(其中資金來源25%為投資人出資,75%為貸款融資)
請指明哪個地方是你講的政府負責近9成資金?

2.
申請人計劃只要民間負責比超過4成即可申請投審,
例如中華高方案預計投入6255億完成高鐵建設,
政府負責大約4成資金2552億,
民間負責另外6成資金3703億。
(其中資金來源27%為投資人出資,73%為貸款融資)

看清礎一點,計劃中民間大部份資金來源主要就都是融資,
不然這種重大的長期投資案誰會願意賣身家投入,
獎參條例也寫明由政府協助融資。
(獎參條例內還包括官方可參與投資民間公司資本額20%,
但是在高鐵興建期時,官方的投資在立法院一直被擋,
最後才會搞出性質介於股債之間的特別股。)

政府變成最大股東--->目前高鐵1053億股本中,泛官方37%,五大原股東28%,其餘民間35%。
只算有表決權的651億普通股,五大原股東佔37%,泛官方22%,其餘民間41%。
你的最大股東認定標準是用哪一個?怎麼算?相對多數還是決對多數?

---------------------------------------------------

要按照合約來,高鐵老早就因『未依約募集資金』而啟動強制收買機制----->來看看相關的合約吧。

合約內這1和2兩條官方老是要混在一起講,
你要不要看清楚條款再說...。

發起人持股條款--->是針對5大原始股東的條款;
財務比率條款--->也就是自有資本率,是針對高鐵公司這個公司法人的條款。
這幾年經營權都是官方主導,
公司法人的代表人也都是官派董事長,
(對合約內除外及不可抗力事項、還有特別股的問題這幾年都拖延擺著不處理。)
把針對高鐵公司(官方是法人代表)的條款套到5大原始股東身上,
這麼厚臉皮的手法還真講的出口

況且自有資本率這一項主要是對還在虧損的公司來講才重要,
如果已經可以損益兩平或賺錢則就算不增資這個比率也會慢慢增加。
---------------------------------------------------
這邊順便來貼一下當初決定採行BOT的歷史資料,
1993年7月16日立法院審議重大交通建設第二期特別預算案,

通過了採用官民合作方式的決議。

當時一些其它建設的債務到現在也還沒還完哦。


愛睡貓 wrote:
台高鐵方案預計投入5133億完成高鐵建設,
政府負責大約2成資金1057億,
(政府投入的1057億可在民間營運期分批收回)
民間負責另外8成資金4076億。...(恕刪)

民間負責4076億,結果3000億靠政府作保,5000億的高鐵,原始股東前後投入不到500億資金。
政府負責9成怎麼來~初期投入1000億,聯貸保證3000億,公家單位投資400億~

至於你說不能列入股東權重的特別股,當時中技社被要求資助高鐵30億,為了籌錢只好出售中鼎公司股票,讓中技社對中鼎公司的持股比例從35%驟降為10%,喪失對中鼎公司的控制權。更荒謬的是,中鼎股票的報酬率達22.27%,但是高鐵的股息卻只有4.75%,等於是賣掉賺錢的股票換來不賺錢的股票。(4.75%股息還得靠打官司來討)

再回頭看『政府零出資』,也許吧,反正規避過法令後都不算政府的出資~
討論這些後續的是非, 根本沒意義了。

事實上以殷琪為首的原始股東, 根本不在乎政府是要讓高鐵倒, 還是要公營事業入股增資以期高鐵繼續營運, 原始股東為一不肯做的, 就是拿錢出來再增資。

反正高鐵建好, 原始股東該賺的也都賺完了, 當初投入高鐵公司的資本金本來就被他們視作為接高鐵工程的"成本", 現在把整個高鐵給政府接管, 應該是當初就可以預見的結果。

至於後續, 當然能多撈就再多撈一點, 沒的撈就金蟬脫殼, 完美啊!

Bravo4freedom wrote:
消息人士認為,二○○八年二月,交通部曾提出高鐵「再融資方案」,
若該案順利通過,可大幅減輕高鐵營運前幾年還本付息的壓力,只要前幾年的營運可以穩定下來,今天高鐵財務就不會這樣。不過,毛治國把案子擋下來,再提出現在這套財改方案......
...(恕刪)


2008年2月毛治國是交通部長嗎?

查証一下嗨

jedijack wrote:
葉匡時在立院回應,航發會提告是遵照立法院交委會的決議。
當時殷琪有本事就自行融資~高鐵搞到2年虧700億,還好意思佔著位置要政府協助?(恕刪)


原來葉匡時在航發會提告是遵照立法院交委會的決議。
那這次立法院 0:18 最後把他逼下台了,....
那我們一起找他回來好嗎~~~

殷琪是沒有本事就自行融資~
高鐵搞到2年虧700億,還好意思佔著位置要政府協助
她臉皮當然是薄喔 怎麼可能厚臉皮等到 2016 交出董座

倒是我們要對 2016 有信心

高鐵營收
1. 2013 30億
2. 2014 半年五十億
3. 2015 今年觀察看看
4. 2016 一片光明...........

jedijack wrote:
當時殷琪有本事就自行融資~高鐵搞到2年虧700億...(恕刪)

高鐵公司前面8.5年一定會虧損的興建期不用算嗎?
在快要撐過最困難的時期2009年就被拉下來了,
在當時的朝野介入與官方態度下,
各種融資與籌資方式都不行才搞了個特別股,
這個被否決的官方財改案跟本是把全部責任都往5大股東身上推。

就因為換人的時機抓的準,
自然可以推說虧損都是因為原始股東。
看看高鐵在2007年正式營運後營業情形重點:

年度 2007
營業收入 135.02億
利息費用 144.23億
本期損益 -293.98億
期末負債 3854.36億
日平均人數 4.26萬人

年度 2008
營業收入 230.47億
利息費用 174.64億
本期損益 -250.09億
期末負債 3954.5億
日平均人數 8.37萬人

年度 2009
營業收入 233.23億
利息費用 107.78億
本期損益 -47.89億
期末負債 3892.9億
日平均人數 8.86萬人

年度 2010
營業收入 276.35億
利息費用 89.12億
本期損益 -12.1億
期末負債 3942.22億
日平均人數 10.12萬人

年度 2011
營業收入 322.36億
利息費用 88.54億
本期損益 57.83億
期末負債 3962.29億
日平均人數 11.4萬人

年度 2012
營業收入 339.84億
利息費用 87.37億(IFRS新制重編後為102.82億)
本期損益 35.76億(IFRS新制重編後為14.9億)
期末負債 3856.45億(IFRS新制重編後為4647.95億、2011年為4755.47億)
日平均人數 12.19萬人

年度 2013
營業收入 361.01億
利息費用 97.09億
本期損益 33.46億
期末負債 4574.71億
日平均人數 13.01萬人

年度 2014上半年
營業收入 191.16億
利息費用 47.41億
本期損益 50.83億
期末負債 4527.92億
日平均人數 13.19萬人

---現金流量表-----------------
年度 2007
營業現金流 -96.68億 (營運活動帶來現金流量)
投資現金流 -267.13億 (投資資產所支付的現金流量)
融資現金流 394.44億 (向股東集退資金或向債權人借還款項的現金流量)
___________
淨現金流量 30.63億

年度 2008
營業現金流 -36.91億
投資現金流 -12.91億
融資現金流 102.4億
___________
淨現金流量 52.57億

年度 2009
營業現金流 41.42億
投資現金流 -45.4億
融資現金流 -54.79億
___________
淨現金流量 -58.77億

年度 2010
營業現金流 73.22億
投資現金流 -159.1億
融資現金流 69.39億
___________
淨現金流量 -16.48億

年度 2011
營業現金流 158.6億
投資現金流 -154.52億
融資現金流 -2.59億
___________
淨現金流量 1.48億

年度 2012
營業現金流 162億(IFRS新制重編後為161.29億)
投資現金流 -75.26億(IFRS新制重編後為 -74.99億)
融資現金流 -87.87億(IFRS新制重編後為-87.47億)
___________
淨現金流量 -1.13億(IFRS新制不影響現金流結果)

年度 2013
營業現金流 198.34億
投資現金流 -100.68億
融資現金流 -96.04億
___________
淨現金流量 1.61億

年度 2014上半年
營業現金流 103.22億
投資現金流 -89.45億
融資現金流 -13.97億
___________
淨現金流量 -0.39億

-------------------------------
依103年現金流量表,
1年營業活動可以帶進約200億現金,
扣掉投資活動約50億(蓋車站、買車、設備更新等),
1年大約可生出150億用來還債。
(從2010年開始除了營業活動賺的錢除了還債,
在投資活動中每年還有撥一部份錢買公債放在銀行專戶,
到2014年上半累積存了436億在專戶內。)

至於那些說賺錢都是靠會計手法改折舊的,
自己去看別的討論或是看書吧,
現金流量表結果是不受會計條件變更影響的。

jedijack wrote:
民間負責4076億,結果3000億靠政府作保,5000億的高鐵,原始股東前後投入不到500億資金。
政府負責9成怎麼來~初期投入1000億,聯貸保證3000億,公家單位投資400億~

結果3000億靠政府作保--->跟銀行的借款要算政府出資嗎?
要不要去查一下2000年2月為什麼交通部要簽連帶保證好讓融資順利通過,
去看看為什麼獎參內容會有要政府協助融資,
看看為什麼劉泰英的中華高鐵聯盟的成員陣容這麼龐大,
計劃內整個預計出資的股本卻也只有1002億(不保證發起人出資比率),
當初審案和簽保證的人可不是這樣認定的。
你以為4000多億資金不靠銀行融資民間企業有辦法拿出來嗎?
(難道為了愛國心要企業賣身家投入幾十年才能回收的投資。)

公家單位投資400億----->泛官方持有243億特別股、143億普通股,
經營權由官方主導的高鐵這幾年大可與銀行團協議把這些泛官方特別股分批全部贖回,
結果也不做而放著要一次爆。

Bravo4freedom wrote:
原來葉匡時在航發會提告是遵照立法院交委會的決議。
那這次立法院 0:18 最後把他逼下台了,....

要來看看被否決的財改案嗎?
http://www.hsr.gov.tw/homepage.nsf/103_finace_B1?OpenPage

資不抵債破產的假設前提:
特別股股本392億+股息就有141億元,一次全轉為533億元債務---->假設前提今年3月一次全贖回共533億
股東權益只剩下482億元---->去年初是431億,到去年6月底是482億,那麼今年3月會是多少?
保守估今年3月股東權益500億左右不過份吧,533-500=33,
只要其特別股其中33億不贖回而是轉為普通股不就行了,
特別股本來就可轉普通股,
當初發的特別股551億中也轉了150幾億成為普通股了,
說是要叫原始股東負責怎麼不是"請他們轉為普通股"而是要"叫他們全贖回"?
(官方要求全贖回,加上財改案普通股要減資六成的前提讓特別股股東不會也不敢轉成普通股)

支付不能破產的前提:
是說高鐵帳上現金18億,
存在銀行專戶的436億交通部又不準銀行在財改過關前讓高鐵公司動用。
(去年6月專戶有436億,今年三月會有多少?
交通部另一張財改資料寫104年初高鐵含專戶現金有512億。)
到3月時連專戶現金加一加也就差不多夠了,
若不夠大可請5大原始股東負責把他們的特別股轉為普通股即可,
推什麼減增資財改案。
(依財改案的限制造成破產前提再來用財改救)
------------------------------------------------


看到這個104年後官方預估的財爆,
這104年到底是要新開4個車站還是要新開另一條高鐵,
其它營業成本及費用比前幾年直接多一倍......
折舊攤銷-->103年6月底財報帳上還沒攤提的差不多4500億不到,
剩餘18.5年平攤一年也就243億,這預估的8年財報平均一年攤270億.....
(這8年是預計要買多少資產可以每年多快30億攤提)

然後104年底的估計累虧跳到-697億,
-697億扣掉本期淨利-136億 = -561億,
也就是說交通部的人認為去年底財報累虧會有-561億...,
對照103年6月底財報的累虧-470億,
代表交通部估去年2014下半年高鐵會有91億的虧損....。
(上半年賺51億,下半年虧91億,
財務報表是這樣玩的嗎
這到底是怎麼預測?何時估計的?)


這個延40年預計獲利的估計,
裡面營業成本費用及其它共14300億,延40年+原18.5年共58.5年,這預計一年要246億;
資產增置汰換共5501億,每年平均花94億購買設備或更新,比一般估的多一倍;
利息支出共4854億,每年平均付82億利息錢,這利息看來不太會隨著每年還債讓負債減少而變少,
若不是將來利率會升得很高很高就是其中有什麼誤會,
有沒有部份利委講的高估費用低估利潤請再自行判斷。


泛公股用贖回的特別股款來拿出其中130億參與增資,
(但是原本泛公股的143億普通股在減資時被減六成剩57億)
現金增資70億但不讓5大原始股東參與,
(公司法規定增資原股東可優先認購,
若放棄時可洽特定人購買,
這特定人到底會不會是勞保基金等等現在也無法證實了,
上面寫優先...沒寫若政府基金不認時...。)
公開上市100億。
(又有其中一部份可找特定人認購)

這樣的數字及報告拿出來就要延長40年特許....,
我只能說這些官員實在太強大了,
這個財改案會被否決是有一定道理的。

明明有其它比較簡單就能解決高鐵問題的方式,
政院完全不提硬要推財改,
財改不過結果現在要修獎參接管辦法,
我到很好奇若真的高鐵"被破產"政府接管後會轉交給那一個來接手。

愛睡貓 wrote:
高鐵公司前面8.5年...(恕刪)
只要其特別股其中33億不贖回而是轉為普通股不就行了,
特別股本來就可轉普通股,



分析得很清楚,

這張表已經有把本金減少, 利息減少的情況考慮進去,
因為這張40年的利息, 與20年的利息數目並不是呈倍數, 而是後半利息有減少
但利息是否高估,很難說, 我預測未來一向不準

特別股有特別的權利, 時間到前會被贖回, 吸引購買者,
如今又要持特別股的公營企業放棄特別權利, 這只是政府再次退讓,
將來倒閉的時候連特別股(已轉普通股)的錢都拿不回來

還有這樣只是把爆的時間往後移, 並沒解決問題,
依普通人的習性(我不是說所有人都這樣), 不賺不可能自己拿錢出來救
不但不出錢, 能撈趕快撈, 撈完爛攤子丟出去, 到時所有的持股全部變成壁紙

個人認為, 解決的辦法, 必須讓經營者賺, 但同時規定還貸款
延長40年也是好方法, 甚至給原始股東增資,
就算延長特許40年太好賺也沒關係,不要怕人家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