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把閩南語說成是台語?


skistosais wrote:
閩南語是「語系」的...(恕刪)


現在老蔣又變成正確的?

西布克F91 wrote:
「余臺灣人也, 能操臺灣之語,而不能書臺灣之字,且不能明臺語之義,余深自愧!夫臺灣之語,傳自漳、泉,而漳泉之語傳自中國,其源既遠,其流又長;張皇幽渺,墜緒微茫, 豈真南蠻鴃舌之音,而不可以調宮商也哉?余以治事之暇,細為研求,乃知臺灣之語,高尚優雅,有非庸俗之所能知,且有出於周、秦之際,又非今日儒者之所能 明,余深自喜!」


夫臺灣之語,傳自漳、泉,而漳泉之語傳自中國,其源既遠,其流又長;
點進來本來是期待能增加一點知識,
想不到卻看到許多充滿憎恨的回應

其實要說到台語(台灣話)這名詞的由來,
就要先提到本省人、外省人、台灣人、客家人。
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
很自然地形成了「本省人」和「外省人」的稱呼,
因為國民政府規定台灣就是台灣省,
至於國民政府帶來台灣的人,當然都不是台灣省的人,所以就是外省人。
「本省人」所衍生的名詞,就是「台灣人」 -- 臺灣省的人,也就等於本省人。
理論上,台灣人這一名詞泛指所有日治時代就住在台灣的人,
也就是包括閩南來的和其他地方來的人。
不過由於從移民開墾的時代開始,
閩南人就是大宗,其他地方遷來的人就被稱為客家人,
因為客家人通常自成一個庄落,與閩南人涇渭分明。
所以閩南人還是以「客人仔」來稱呼客家人,
「台灣人」或「本省人」的稱呼就專門指閩南族群。
所以就有了「台灣人(本省人)」、「客家人」、「外省人」的區分。

至於「台語」或「台灣話」這個名詞,可能就是來自於「台灣人」這個稱呼。
(不知有否更早的淵源,我知道的只有到此為止)
客家人說的就稱為「客話」,外省人當然就是「外省話」。

附帶一提,隨著政治與社會的變遷,台灣人一詞已經不再是專指閩南族群了,
不過本省人的意義還是沒變。
新聞與時事版 = 謊言、偏見與反指標版

caraxist wrote:
台灣是多元族群社會
...(恕刪)

題目是: 為什麼要把閩南語說成是台語?
文不對題,!

西布克F91 wrote:
連橫於1929年11月24日在《臺灣民報》第288號首發表「臺語整理之頭緒」:
「余臺灣人也, 能操臺灣之語,而不能書臺灣之字,且不能明臺語之義,余深自愧!夫臺灣之語,傳自漳、泉,而漳泉之語傳自中國,其源既遠,其流又長;

照這樣看,日治時代就已經有台灣人與台灣話的名詞,且專指閩南族群。
應該是當時閩南人的分法,將所有人分為日本人,台灣人和客家人,
所以語言就是日本話、台灣話、客家話。
至於為什麼客家人要分開來,
因為客家人自成庄落,沒有融入大眾族群,就像是住在家裡卻不是家中成員的客人一樣,
所以稱之為客人仔吧。
新聞與時事版 = 謊言、偏見與反指標版
這麼說,美語也是錯的,應該印地安人的語言,才能叫做美語。

skistosais wrote:
閩南語是「語系」的概念,
閩南語這個「語系」包含多種語言,例如:潮州話、海南話、雷州話、廈門話...等等。
但是潮州話、海南話、雷州話、廈門話...等等之間並不通用。

學理上,把「子語言」說成是「語系」,是不對的。 ...(恕刪)


邏輯零分
建議回學校重修

老是搞白馬非馬的歪理搞久了連自己的邏輯都亂掉了吧

馬是統稱包括白黑棕....etc
問題
白馬是不是馬? 是啊
馬是不是白馬? 這就不一定了




THE666 wrote:
這麼說,美語也是錯...(恕刪)

美語指的是美利堅合眾國國家語言,台灣是個國家嗎?

heeronet wrote:
邏輯零分建議回學校...(恕刪)
撇開政治立場,這篇還頗為精彩,白馬非馬、雞三腳都出來了,
順便複習放下30多年的邏輯學。

yuffany wrote:
其實要說到台語(台灣話)這名詞的由來


清朝,台灣還沒有台語這個稱呼。

是到日本時代才出現的,日本人稱「台灣話」。

日本時代初期,學校內也有教「台灣話」(使用漢文)。

連橫於1933年完成《臺灣語典》。

期間,電台、曲盤(唱片)新媒體工業興起,台灣第一次受媒體時代的洗禮,
出版過不少外銷福建、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台語唱片。

歌仔戲唱片在那個時代也很受台灣人歡迎。

中華民國政府官方早期也是用「臺語」一詞。

之後,「台語」一詞,慣用至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