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失蹤50日台情侶1墜崖1獲救


dicklin0394 wrote:
1. 首先,他們根本不是去爬喜馬拉雅山,是去一條連鄉民都能走的高山健行路線,可以當作「尼泊爾的雪山主東」來看待,稍有難度卻不致命,大部分人去那邊都不會請嚮導。這次山難的主因,是天氣。




光是第一點我就覺得很有問題

如果只是簡單的高山健行路線,那怎麼會死人?因為天氣?

可是我敢說我在颱風天去爬新竹十八尖山絕對不會死

所以間單來說不就是難度不一樣,這個是有難度的山,只是死的人比較少一點

如果一座山會因為天氣不同而難度不同,那你還不好好注意天氣,甚至找個導遊?

而且基本上,會發生山難的山,我不會用稍有難度而不致命來形容

所以這篇文章個人覺得根本不中肯也沒有甚麼參考價值
現在有酒駕連坐法了
不管是誰說要去健行的
現在二人去,只有一人回
回來的人也要受連坐法
有人死了,活下來的就要連坐去死,
才是正義,不管是轉型正義,還是真正的正義
誰叫他們不找人帶
把責住推到專業的

偉柏 wrote:
光是第一點我就覺得很有問題
如果只是簡單的高山健行路線,那怎麼會死人?因為天氣?
可是我敢說我在颱風天去爬新竹十八尖山絕對不會死


是因為天氣問題沒錯啊。

至於颱風天跑去爬十八尖山會不會出事,這個用常識想一下應該會有答案。
budinx wrote:
是因為天氣問題沒錯...(恕刪)

不要跑到自行車場附近的確是死不了,不過那種天氣在那邊會抓狂。

十八尖山爬起來就是巨大丘陵,跟一般的"爬山"有段距離

JasonStock wrote:
在台灣失蹤就是要花納稅人的錢去付直升機的油錢跟救難隊的費用?!
現在到底有沒有開始使用者付費了?!


估狗一下就知道有沒有了。不會估狗的話,台中市已經開始實施相關條例,按照規定上山並辦理保險,出事由保險理賠無自付額。不照規定上山,例如颱風來了還是硬上結果被困住,搜救費用就要自費。其他縣市如南投縣等正在跟進中。

lexus-gs300h wrote:
目前我只知道 山難只要申請直昇機 不管對錯 就受到一面倒的撻伐
不禁讓人想起博愛座


請問像這幾起意外出動直升機有受到一面倒的撻伐嗎?

南投再傳登山意外 1山友摔落邊坡受傷待救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683291

谷關七雄今發生2起登山意外 釀1死1傷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828002936-260402

工研院登山隊攀登錐麓古道 傳1人墜谷亡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416/840294/

例如工研院那篇,底下的小白留言才是被大家一面倒的撻伐。鄉民雖然沒有157智商,基本的是非對錯還是有的。被撻伐的案例(例如颱風天公告禁止上山還要上,要人家冒生命危險颱風天開直升機去搜救,或著只是腳扭傷就要叫直升機),你如果都覺得不是在濫用資源的話,那我也無言了。
台灣人真的蠻膽小的,,,,,,,
偉柏 wrote:
光是第一點我就覺得...(恕刪)

如果是這樣的話,當初以下事情怎麼會發生?

●一九九六年五月十日,台灣隊伍自聖母峰南坡再次登頂:這支中華民國聖母峰遠征隊是由高銘和招募九名台灣隊員並由他擔任領隊,攻頂隊員為陳玉男和高銘和。五月十日,高銘和在兩名雪巴嚮導陪同下登頂。

 高銘和與多名來自不同遠征隊的登山者因暴風雪受困一夜後,僅有高銘和一人生還,但其手指和腳趾因凍傷而切除。陳玉男則在攻頂前在第三營不幸遇難。此後,台灣登山界的聖母峰攻頂行動受限於經費和裝備訓練不足,無法順利組成遠征隊伍

這些遠征隊不乏好手,連他們這麼有登山經驗都會出事了,只剩下一人生還?
插播一則新聞,再強的高手也有失手的一天 RI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尼泊爾旅遊官員今天表示,瑞士登山勇將史戴克(Ueli Steck)在攀爬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Mount Everest,又稱珠穆朗瑪峰、埃佛勒斯峰)時,不幸出意外罹難,得年40歲。
尼泊爾山岳協會會長策林(Ang Tshering Sherpa)說:「今天上午,他在努子峰(Nuptse)出意外而死亡。看起來他似乎是失足墜落。」
史戴克日前來到聖母峰適應環境,準備5月利用他之前未爬過的路線攻頂。旅遊局主任巴特拉伊(Dinesh Bhattarai)說:「他今天在努子峰2號營附近,失足墜落1000公尺,其它山友看到他身影,向當局要求救援。」毗鄰聖母峰的努子峰2號營海拔6400公尺,他的遺體已找到,並以直升機運送到加德滿都。
史戴克以其驚人的攀山速度,被人們賦予了「瑞士機器」(Swiss machine)的封號。他2012年曾在未攜帶補充氧氣抵達聖母峰頂,2015年又創下62天內攻頂82座海拔逾4000公尺的阿爾卑斯高峰。史戴克2013年重返聖母峰,但因與高山嚮導雪巴人起激烈肢體爭執,憤而揚言永不返回聖母峰,稱他的「信賴感消失了」,但數月後又返回該山區爬山。該起爭執鬧上國際新聞版面,一度導致西方登山客與收入低廉雪巴人之間的分裂;世世代代居住在喜馬拉雅山區的雪巴人,是帶領野心勃勃登山客攻頂的不可或缺嚮導。

always CoCa Cola wrote:
台灣人真的蠻膽小的...(恕刪)


其實對當事人來講,他們未必是很害怕的,死於自己很熱愛的事物,總比死得莫名其妙(例如過個馬路被三寶駕駛撞死之類的)好多了。只是冒險犯難之餘,強化安全措施也不是什麼壞事,至少活著就有再次挑戰的機會。

有勇無謀的,成語叫做匹夫之勇。歷史上偉大的將領其實都很膽小,可是他們卻往往做出一般人認為很大膽的決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