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發電要達到200MW 可能是假的?

核能不是重點,所以就當成註解來看待。破題的核心主張是什麼沒有提到,最重要的是效法菲律賓的什麼。菲律賓能囗囗囗囗,台灣不能囗囗囗囗嗎?過去一直在發展的石油氣發電、地熱發電難道不是很早前就沒落沒有起色了,但是因為更宏觀理由還是持續開發中。這個200MW的亮點在哪裡,人都是有記憶的(或是有新鮮感的),至少把那些論點複習一遍(或學習一遍)打出來不要連資料都懶得啃就在打稻草人。
KJI01 wrote:
不過人家沒開發地熱,
至少也賺了地熱好處,
(東芝、三菱重工、富士電機掌控了超過一半的全球地熱渦輪機市場)
零開發是要賺什麼?


這是工業開發跟地熱發電開發沒關係吧

labbat wrote:
核能不是重點,所以...(恕刪)


打稻草人是你吧!
資料都在那裡,
我貼那幾份文章都說了你想要的事,
包括為什麼 "很早前就沒落沒有起色".

我也說了,
我不是專業人士,
我只能說就己知的資訊選擇支持不支持.
(至少現在沒人說服我不去支持.)

驗證我沒有能力,
如果什麼都要驗證得清清楚楚的話,
我們不能談的事情多的很,
什麼要不要支持潛艦國造, 要不要支持蘇花高開發,要不要生物科技...
乾脆時事論壇就封起來了.


alazif wrote:
這是工業開發跟地熱發電開發沒關係吧


所以一點都不開發地熱, 可以造得出機器, 甚至改良機器.

oculata wrote:
地熱能是來自地球深處的可再生能源。地球地殼的地熱能源起源於地球行星的形成(20%)和礦物質放射性衰變(80%)...(恕刪)


借您這個連結
反核人士要不要遠離行星呢?
因為腳下就是很大的地熱庫
地熱能源包含礦物質放射性(廣義說,核能廠也是同原理)衰變佔80%耶!

我滿想說服你別再打核能發電稻草人,可是這不重要。要說台灣地熱充沛,就把為什麼要發展地熱發電的討論找一下即可。還有,到底是支持地熱能發電還是泛指地熱能供熱供電?
labbat wrote:
我滿想說服你別再打核能發電稻草人...(恕刪)


你根本說服不了我,
因為你壓根就沒聽我在講什麼!
我打了什麼核能發電稻草人?
只因為我說任何發電都有風險,
包括核電在內?

難道核電真萬能, 一點問題都沒有?

我不去打綠能人士,
一來在這裡沒目標,
二來有你們這些人就夠了.

算了, 就如同我說過的,
就算我畫紅字,
一句話重覆再說幾百次,
一樣還是被套反核邏輯.

我支持什麼地熱?
只要能有效率發電的, 不是用愛發電的那一種, 我都支持.
我甚至可以說我支持火電, 水電, 光電, 風電, 核電,
但都必須將影響降到最低,
成本要降到最低, 包括環境成本.

至於比例為何?
當然要看實際技術發展情況而定.
有高風險的要盡量汰除,
但總不能發不了多少電的佔重要地位吧!


Cornelius wrote:
借您這個連結反核人...(恕刪)


地熱本來就是地球上最強大的能源
核能發電不過是其中的零頭.

而且還不需要煩惱核廢料....



話說回來, 現代核能有很多先進安全的新設計
像對岸三門電廠的ap1000, 利用重力自然對流確保全黑下爐心安全
設計上看來比核四的ABWR來的優..

只可惜台灣沒機會用上。


而現役的核一核二核三.... 全部都已經接近壽限

未來出事的機率只會越來越高。

KJI01 wrote:
技術本來就不是問題,
1950年(再強調一次)就存在的技術了.
需要花那麼久的時間商轉,...(恕刪)


1950年代的技術可以讓反應爐運作,但不足以讓反應爐賺錢。從實驗室走到商業運轉,可能很快,也可能永遠都不會,一個技術要花多久的時間商轉除了看科技發展外,需求也很重要,過去對快中子滋生爐的需求不高,當然就是熱中子爐慢慢用。核融合技術也是預計要幾十年後才能商轉,難道核融合也沒前景?



KJI01 wrote:
你都說地熱相關業者了,
難道會說自己壞處?


他們是要募款來建地熱電廠,用扭曲後的數據來募款是合理的行為嗎?


KJI01 wrote:
就像你們也常常輕描淡寫核電的風險與壞處一樣.


我在這裡只談到快滋生爐的發展,我又沒有要建快滋生爐,有甚麼必要非得提到核電的風險呢?我是不是也應該把快滋生爐的原理、種類、優缺點、發展歷史等,寫一份報告呈上呢?


oculata wrote:
地熱本來就是地球上最強大的能源...(恕刪)


太陽能才是,太陽傳到地表的能量,同一時間內是地球熱流量的三千多倍。

chlorite wrote:
核融合技術也是預計要幾十年後才能商轉,難道核融合也沒前景?
我在這裡只談到快滋生爐的發展,我又沒有要建快滋生爐,有甚麼必要非得提到核電的風險呢?


我想你引用我的話時,
我談的是風險!
我談的不是有沒有前景.
任何發電都有風險,
任何發電都有前景.
核能有成果, 地熱沒成果嗎?
相同的話由核能套到地熱是一樣的.
所以, 為什麼只選擇核能, 不用地熱.
然後說風險就說地熱, 說前景就核能?

我想你也應該知道,
核電的風險和地熱的風險層級是不一樣的.
不需要舉一些巨災來證明.
一個核電廠紛紛擾擾了幾十年,
金錢損失可以上千億計算.
不管你覺得這是如何不理性不成熟?
那就是實實在在的風險,
而這風險不只存在於台灣社會.

要是有任何可行的技術可以改變這種局面,
我願意~ 為什麼不呢?
當然, 前提是可行的,
可不可行, 那就看我們能不能及多久逹到 200MW 的里程碑.
不能逹到, 我搖旗吶喊也沒用,
但不去做第一個MW, 我想誰都難說不可行.

chlorite wrote:
他們是要募款來建地熱電廠,用扭曲後的數據來募款是合理的行為嗎?


不合理, 但你的說法一樣我也無法核實,
所以我沒說什麼,
只有在數據那裡說明了一下:
397MW~500MW數據差距其實不算什麼?
菲律賓的數字從1.7GW~3GW,
是有人誇大嗎?
也許是吧!
或許只是計量不同,
裝置容量與實際產量,
或許是統計年份的問題,
或許是資料引用的問題,
...

無論如何, 這些都是來自各國實際商業運轉,
比起還在前景中的實實在在多了.


KJI01 wrote:
我想你引用我的話時,
我談的是風險!
我談的不是有沒有前景....(恕刪)


我一開始回應你有關快速滋生爐的發言,是說現有核武材料都是熱中子爐生產的,沒有提到核能的前景或風險。
會扯到前景是為了回應你說快速滋生爐許久未能商業化。


KJI01 wrote:
397MW~500MW數據差距其實不算什麼?


原文是說2010年-2015年增加了500MW,結果2015年總發電裝置容量也只有397MW。我如果在工作會報上說我過去五個月的銷售額增加了500萬,結果公司總銷售額只有397萬(表示五個月前銷售額是負103萬),你覺得老闆會不會說這個差距不算甚麼,給你加薪。

我只是針對我覺得不同意的地方舉出實證,我批判的,是不對的數據和陳述,不是批地熱。相同的,我是舉出核能的事實,沒有推核能。

你之所以會有我批地熱,推核能的錯覺。 是因為你拿錯誤的數據推地熱;拿不是事實的陳述批核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