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強度明顯降低 林濁水分析原因


婚頭老史 wrote:
成2000萬千瓦裝置容量的目標,發電量可達1200~1400萬千瓦,屆時尖/中載的燃油/氣機組再配合升降載即可


以台灣的用電現況來說
當太陽能的實際發電功率超過200萬千瓦時,他對於尖峰負載的貢獻就被歸零了
因為那時候台灣備轉率最低的時間將從13:00~15:00變更為19:00~20:00

也就是說以目前平均50~60%的尖峰太陽能發電量
只要設備容量達到400萬千瓦, 以後擴增的太陽能都無助於備轉率的提升
深澳燃煤電廠重啟 新北、基隆市府反對增空污
對於缺電與綠能不穩定的問題,猜測政府與台電也清楚,所以持續找地蓋電廠,
位於新北市瑞芳區,退役10年的深澳燃煤發電廠已經提出重啟擴建,
北部人終於可以擺脫核爆威脅,而且可以跟中部人一樣呼吸幸福的空氣,

這就是台灣的非核綠能減碳政策 !!
婚頭老史 wrote:
另外我也贊成可逐一汰換台中火力電廠,換成超超臨界機組,即便尚未達使用年限


10台都換成1.3GW的天然氣總共13GW的天然氣更好,一個中火扛起1/3的台電
比10台都換成0.8GW共8GW的超超臨界機組的燃煤強多了,而且造價便宜一半.


可惜現實是

改燃氣 台中廠:4年來不及

中火廠長:中火廠最舊機組使用約廿七年左右,一般使用四、五十年才會報廢


台電:汰換燃煤機組,不行!再裝2X1.3GW的天然氣好不好?
環團:好阿好阿
台電:這種要求這輩子沒聽過。大家都聽到了,是他們叫我蓋我才蓋的。
恭喜中火再度晉升全球最大火力發電廠,繼續為台灣用肺發電

西布克F91 wrote:
指的昰總電量佔20%.
紙上規劃
2016台灣 火力79.9%,核能13.5%.抽蓄1.5%,再生能源5.1%,
裝置量是42GW
包含綠能4.3GW,火力30GW.核能5.14GW(現在2.9GW),抽蓄2.6GW
2025台灣 火力80%,再生能源20%,
裝置量是71.45GW
包含綠能27.4GW,火力41.45GW,抽蓄2.6GW
預估新蓋7700億元的火力發電,和1.74兆元的綠能裝置,總共2.5兆台幣

這衍生的問題是:
1.『紙上規劃』達成率?
2.『反應成本』電價是多少?
3. 2030的碳排減量50%?
jedijack wrote:
這衍生的問題是:
1.『紙上規劃』達成率?
2.『反應成本』電價是多少?
3. 2030的碳排減量50%?


最大的問題還不是這個,還是在於備轉率上面

2016 核+火 設備容量 35.14GW
2025 火 設備容量 41.45GW
設備容量多了 6.31GW

2013年 瞬間用電最高為 34.36GW
2016年 瞬間用電最高為 36.20GW

3年間多了1.84GW, 如果電力成長趨勢不變
2025年 會較2016年 多5.52GW

也就是說 2025年相對於去年 只多了0.78GW的備用額度
(相當於一台新的林口燃煤火力機組)

而未來8年台灣的電力成長會類似以往三年嗎?
單單看台積電的用電成長,似乎就令人難以樂觀看待

另外攤開台電106年的最新規劃,
2025年一口氣增加了 6.6GW新電廠,扣除2024年到2025年退役的4.8GW
也就是說2024年夏天,只比2016年增加 6.3-6.6+4.8 = 4.5GW
所以不用等2025年, 2024年的供電情況可能會比這兩年還來得險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