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客4112 wrote:台灣風電是有提高抗風標準沒錯但是這個提高的標準是否值那個價,這就看大家各自解讀了 是的 你說的完全正確而且MHI Vestas已經要推出Typhoon ready的機種"Together with our partners, TECO will target not only Taiwan but also other global markets, including Japan, South Korea, Southeast Asia and Asia-Pacific markets."https://www.windpoweroffshore.com/article/1464743/mhi-vestas-readies-v164-typhoons我真的很驚訝,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風機是開發商的財產甚至以為政府要維修風機,而且堅持到底...不知道過客兄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意思就是說風電以後是私人的,電業私人化就從這裡開始。 關政府一點事都沒有。核四將要廢了,核一二三廠也要陸續除役。東澳燃煤電廠也將要蓋了。以後也可能會蓋更多千億兆億燃煤電廠,指定日本無污染的歐。以後台灣發電的選項就是燃煤然氣及不穩定的風電太陽能。而政府是不管的,因為私人化了。要這個政府幹麻? 把台灣最好的電業全部給了外人,台灣人以後就過著一天有電一天沒電,吸著霧霾重重的高污染空氣,及需要支付高價購電的惡夢中。說三次,風電,政府沒出錢,政府沒出錢,政府沒出錢。所以不關政府的事,以後有電沒電大家自己看著辦吧 ! 記得蠟燭多去宜家買幾盒擺著。
stunmaker wrote:我真的很驚訝,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風機是開發商的財產甚至以為政府要維修風機,而且堅持到底...不知道過客兄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我想至少這個討論串中,大多數人都知道風機是開發商的財產, 維修是開發商的事否則就不會有一堆質疑是擔心開發商落跑, 政府可能必須接手的狀況其實大家針對風電主要的質疑只有下面兩點1. 政府要花2兆發展風電(這兩兆怎麼花的就再說了),而這個質疑又衍生出電價調整,風險承擔,不同電力方案的投資報酬比是否值得等議題2. 風電夏天發電效率低,對於夏天的缺電危機幫助小會有這個質疑,還是得怪政府開的頭,因為政府一直把缺電危機與綠電綁在一起,甚至把現在面臨的缺電危機怪到前政府的綠電開發遲緩因此這個質疑其實是面對政府宣傳的一個反動、諷刺或澄清2025對於政府而言,可以說是一個緊箍咒為了避免因為非核造成的大量碳排, 綠電變成是政府的救命仙丹可是為了在7年內成長12~15倍發電量的太陽能與風電政府必須提供更強的誘因,以吸引大家進行投資所以很多目前看來不合理的遊戲規則制定(如風電的20年單一費率)都是因為戰略層次的政策已訂,衍生下來的必然與類似抗風標準提高所以給付電費提高這種戰術層次的細節關係反而不大
stunmaker wrote:請問效率多少??...(恕刪) 台電風力發電站總發電量不到1%你跟我說未來要花2兆賭在上面好不好笑尖峰用電的時候還不太能發電如果真的效率好那幹嘛在開核2不要說什麼歲修都是一些狗屁話在洗阿護航也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