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八台巨大高架風力發電機,竟然攔腰斷了!


jeel54321 wrote:
順槳要順風才有用,颱風時風向很亂。


其實這是之前歐規與未來新規格差距較大的部分之一

歐洲的冬季風暴其實風力有時候並不輸於中度或是較弱的強烈颱風
不過冬季風暴是屬於鋒面形式,因此風向較固定

而颱風的風是旋轉型, 風向會隨著颱風的位置而改變
因此日本主導的新規格有強化這部分的耐風力變化要求

綠色電視台應該很有可信度,實景數數看原廠的風力發電機有幾隻在轉的?
我砲故我在
棒流爪貴虧 wrote:
綠色電視台應該很有可信度,實景數數看原廠的風力發電機有幾隻在轉的?
聽說這些風機有50層樓高。
不知道有沒有含水面下的部分?
這些風機用這麼多特殊的鋼材與水泥蓋出來,
再加上建造過程中所耗費的能源(例如船的燃料),
到底有沒有減到碳排放啊?
光是那艘船就要用租的。 台灣目前沒有。
製造過程碳足跡,是沒有減碳的!
所以要注意這一堆風車, 碳足跡最大部分是在台灣。

要看台灣目前三百多隻夏天提供的電量不用看綠色電台
自己去台電網站看就知道有多可憐。

夏天大太陽4~5級風,出海順風會悶死人! 你覺得能轉多有效率?
綠色電台看多人都變青了,請關掉電視坐船出海看看實在些.

過客4112 wrote:
歐洲的冬季風暴其實風力有時候並不輸於中度或是較弱的強烈颱風
不過冬季風暴是屬於鋒面形式,因此風向較固定
而颱風的風是旋轉型, 風向會隨著颱風的位置而改變 (恕刪)


你講得太棒了!!!!
明白點出效法德國發展風車有多麼不妥!!!

德國用電高峰是在冬季,而風電最有效率也是在冬季。
台灣剛好顛倒,要拉曲線的配套措施(燃氣,大電池)也沒有。
不知道那些以德國做例子的風電達人是在好小什麼?!

macross_sato wrote:
德國用電高峰是在冬季,而風電最有效率也是在冬季。
台灣剛好顛倒,要拉曲線的配套措施(燃氣,大電池)也沒有。
不知道那些以德國做例子的風電達人是在好小什麼?!


個人認為綠電的發展是必須的

但是在國外,無論是太陽能發電或是風電
鮮少是以解決尖峰缺電的目標在發展,
因為他們都有大量足以滿足尖峰用電需求的穩定發電方式作為備用電源(基本上是燃氣電廠)

因此他們發展綠色能源,基本目標就是減少溫室氣體與汙染排放
無論是尖峰還是離峰, 只要綠電發出一度電就代表少燒了一些燃料

反觀我們,因為能源轉型的腳步邁得太快太急
造成本來不應該有的缺電危機發生
然後在執政者有心的轉移目標策略上
讓一般民眾對綠電抱持不該綠電負擔的期望
才會讓綠電與缺電莫名其妙的連結在一起
沒有配套措施是為什麼?
不合理的急就章是為什麼?
選舉前配合3 party 到處傳教的小綠背心經費哪來的?

這種急就章最後會反噬,但是最大受害者是中下階層小老百姓。

幾年前大風車剛立起來,趕忙一家老小去迎接,現在看看海邊居民對風車態度?!


我想,綠電很有可能在台灣消失一陣子,因為政黨要選票。
只是那時可能工業也沒了,什麼都走了。

棒流爪貴虧 wrote:
綠色電視台應該很有...(恕刪)


一堆沒轉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