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o1958 wrote:高雄不擁擠這就夠了...(恕刪) 這是沒錯啦,可是年輕人一直為了賺錢過生活而離開高雄,這對高雄的未來發展不會是件好事。6月返台休假,為了找某些東西必須去新崛江找,結果人少得可憐,跟我印象中差太多了,高雄需要的不是那些高端的智慧產業,而是需要能養活大家的基礎制造業,算算職缺跟就業人口的差異,算算薪水跟生活開銷的比例,存不了錢,買不了房子,如何能生根高雄呢?問現在30歲左右的一般領薪水的年輕人,想幾歲買房?大部份應該不敢或不能回答,我們的夢想在漸漸凋零,我們的希望在慢慢遠離啊。高雄醒醒吧。希望那些市長候選人可以懂這點。
其實高雄的立地條件應該是台灣最好的,我覺得可以參考上海的發展模式.但如何擺脫重工業的束縛,因為這牽涉到國家重工業發展策略和國防需求,如果能落實產業升級,提高空污,節能,水污...等環保標準,要求廠商提升環保設備和製程,照高雄的條件,其實遠景比台中要看好很多.可惜民進黨執政幾十年,放煙火很勤勞,招商卻很不積極,看起來想打造觀光休閒都市,而不是要形成工商業科技聚落,這是很可惜的.笨一點的,請政府多蓋一些科學園區,再搭配相關道路基礎建設,也能吸引年輕人回流,不會搞得高雄給人只有工廠和農村2個刻板印象.不過站在選舉考量,建設越是落後人民年紀越大越好操縱,要是搞得像雙北一樣一堆年輕人和外來人口,知識和google能力都有一定水準,誰還會吃民進黨洗腦那一套?
nwcs wrote:其實高雄的立地條件.上海的發展模式...(恕刪) 上海的腹地有多大???!!!中共憑甚麼要把腹地分給一個不認同中國並且親美的地區?!還是說,高雄要成為南亞諸國的轉運中心?那新加坡等國是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