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懶的上班族 wrote:
大部分依然會選擇低調生活,只有時間和樹立良好形象才能讓人慢慢改關!
如果用字遣詞過於尖銳或者讓你不舒服還請見諒。
關於這個,我一直想不透的就是如果男女同大部分是低調跟樹立良好形象 (姑且先不說那些遊行時令人難以恭維的穿著),為什麼台灣近十幾年來每年 HIV 新增感染人數依照傳染途徑分,男男危險性行為占比達七到八成,而且感染人數每年創新高? 至於其他管道例如異性性行為、垂直感染等基本上持平,而共用針頭這個途徑則在相關防治措施施行後大幅降低。
數據呈現出來的,就是愛滋疫情在男同這塊不受控制越來越惡化,其他領域則是至少受控沒有越來越糟。通過同婚的美國麻州也有相同的趨勢。麻州通過同婚後乍看年度新增感染人數逐年降低,挺同的人也會拿出來說,你看,通過同婚感染人數就下降了,可是實際上新增感染人數早在通過之前就下降,原因是大力推動防治工作。而更諷刺的是,麻州那邊男男危險性行為造成的新增感染人數一樣是每年創新高。
我印象中從來沒聽過挺同的人出來大聲疾呼安全性行為,至於那些說愛滋病現在已經是慢性病,只要按時服藥就沒問題的人,不知道他們願不願意自願感染 HIV 然後按時服藥來見證他們自己的說法...
Rillifane wrote:
在新聞時事區那麼多年,覺得這個版不管是什麼議題都有激進化的傾向. 深度分享的好文越來越少,實不樂見.
這個演化其實不令人意外,好聲好氣的討論沒什麼用的情況下只好越來越激進了。
Rillifane wrote:
你的 target audience 很少會來這裏.
可是跑去聽眾多的地方,那就只是同溫層而已了。樓主願意發文,我個人給予肯定。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