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對尖峰用電的挹注,功勞很大

我是比較節省下雨天通常關冷氣或調高溫度
不是有人說經濟不好嗎 怎麼大家好像電不用錢

lkk77 wrote:
你想一想
如你自己說的
30度跟35度要降溫到22度的時間是一樣的嗎?
如果時間不一樣就表示用電量會不一樣


時間上當然差不多,
我已經說了30度和35度的差別只在出風溫度,不是說不管設幾度你冷氣一開他都是8度10度在跑
這樣子你二通閥拔掉就好了啊,冰水主機出來幾度就是幾度
用電尖峰通常都在上班,我真的很少看到吃完飯回公司的員工沒把冷氣開好開滿的
再來我已經說了,溫度低當然比較省電,但沒有省到用尖峰太陽能發電就能cover

chlorite wrote:
我問的是:太陽能一年增加了好幾倍的數據在那裏?
不管是裝置容量或是發電量數據都行,只要比較基礎一樣就好.


沒有好幾倍,但是拜暖冬之賜,是多了快1倍
今年前兩月 太陽能發電量: 4.43億度, 較去年同期2.34億度 多了 2.09億度(89%)

每度虧3.4元的話, 等於是多虧了 7.1億
也就是說今年前三月台電虧的173億,其中有大概10億要算在太陽能多發的電上面
allen_yeh wrote:
今天用電峰值在 14:20 用電量在 3294.2萬千瓦
太陽能發電量 158.3萬千瓦 (峰值的83%)


講鴨子曲線可能太專有名詞,不夠接地氣
我就借上面的數據與下圖來談為何以後的太陽能建得再多,都無益於缺電危機



圖中是今天18:40的電力供應圖
用電量 3155.3萬千瓦, 其中0.64萬千瓦是由太陽能提供

假設明年這個時候用電量與今天相同, 可是太陽能建置量增加為2倍
會有什麼結果??

用電尖峰時太陽能發了317萬千瓦的電
所以其他發電來源只需要發2977萬千瓦就好, 真是好強好棒棒

可是等到18:40分, 太陽能發電量變為 1.3萬千瓦
所以其他發電來源還是需要提供3154萬千瓦, 對於供電負擔完全沒有幫助

由上面就可以知道, 太陽能對於缺電的幫助量(天花板量)
取決於鴨子頭(次尖峰)與尖峰用電的差距,
以今天來說就是 3313.4-3155.3 = 158.1萬千瓦

超過這個數值, 再多的太陽能都無益於缺電危機的解決

觀察這兩年台灣夏天的天花板值, 大概是介於140萬~200萬千瓦之間
因此對照今天的太陽能發電量就知道, 目前台灣的太陽能建置量已經到達天花板了

p.s. 台電公佈最後結果,尖峰用電量為3313.4萬千瓦,故調整今天的天花板值
過客4112 wrote:
講鴨子曲線可能太專...(恕刪)

其實太陽能建置如果超過尖峰用電,是可以降載抽蓄發電的量,或做儲電來處理
抽蓄發電就可以在太陽下山下午6點到10點時才放電
上午太陽能發電量還不大時由抽蓄發電送出電力,正午到下午2點太陽能發電量大,部份電力將水抽回水庫儲電,下午4電後太陽能發電量降低了,由抽蓄發電補足

炒什麼炒 wrote:
核電(<10%)是可能用其他能源形式來取代的
當然有啊,唯一選擇(火力全開,肺咳家園).

大家一起當人體空氣清靜機,絕對不分藍綠,很公平的,,,

lkk77 wrote:
其實太陽能建置如果...(恕刪)
台電已經作了幾十年了,還用你來(其實....).
Ste100 wrote:
台電已經作了幾十年...(恕刪)

我只是解釋給部份人知道,不是每個人都一直在了解電力調度
所以目前的太陽能繼續建置是沒問題不會浪費,當然台電也是有規劃上限值

抽蓄儲電系統如果規劃的好,太陽能是可以減少基載火力發電的壓力,也真正能降低空污的好能源
lkk77 wrote:
不是每個人都一直在了解電力調度...(恕刪)

當老師會了解電力調度?
又不是第一線人員

始終想不通
怎麼會有人相信台上老師講的經濟學致富理論
老師真懂,怎麼還領微薄薪水
哥認識的都在加拿大買遊艇了
老師怎麼不致富一下給學生瞧瞧
要是真懂就不會當老師了
您說是嗎?

火影兜 wrote:
當老師會了解電力調...(恕刪)

妳弄錯了,我不是教經濟學致富理論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