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1年就把黃金花光這種過期的飼料就別再吃囉⋯⋯要update 一下了吧!

2016年央行總裁彭淮南就證實有108萬兩還存放在新店的金庫。
根據史料,108萬有80萬兩是撥給台銀做為新台幣發行的準備金,26萬兩是借給台銀。
綠營後來就不打國民黨把黃金花完這點,轉攻那批黃金不純...更新一下資訊好嗎!

央行450億黃金儲備是國民黨產?彭淮南:屬中華民國的
記者顏真真/台北報導 - 2016-03-10 13:01:46
國民黨黨產一直備受關注,國民黨立委羅明才10日在立法院財委會就詢問民國38年蔣中正到底從大陸帶了多少黃金過來?央行的黃金儲備是國民黨的黨產嗎?對此,央行總裁彭淮南回應,這是屬於中華民國的,是台灣銀行轉給央行,總共有108萬英兩、價值450億元,占黃金庫存8%左右,而台銀的黃金來源要再了解,但若是黨產,就不會交給台銀,這是國家資產才會交給台銀。
羅明才在財委會質詢時表示,現在社會在談轉型正義,他也想了解當初蔣中正從大陸帶了多少黃金過來?之前財委會會勘央行文園金庫時,曾發現「一堆黃金」,上面還有斑駁的鏽蝕痕跡,那邊大概有多少黃金?
對此,彭淮南說,民國50年央行在台復業,台銀轉給央行108萬英兩的黃金,價值約450億元,占黃金庫存的8%左右。不過,羅明才進一步詢問,這些黃金屬於誰的?是誰的就該還給誰。
對此,彭淮南則表示,「這是屬於中華民國的」,由台銀轉給央行,但台銀的來源要再了解。羅明才則認為,當初交接的時候一定有白紙黑字,有沒有可能是屬於國民黨的?彭淮南則說,「若是黨產就不會交給台銀,這是國家資產才會交給台銀」。
不過,羅明才指出,當初台灣沒有黃金,這些黃金是誰帶過來的?彭淮南則回答,有可能是政府帶過來的,羅明才再問屬於哪個政府?彭淮南說,「當然屬於中華民國政府的」。
羅明才則說,當初交接應該有交接名冊,可以知道當時是誰帶來的?誰捐贈出來的?羅明才要求央行協助整理一份資料給財委會,彭淮南也表示同意。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60310/2022755/
1950年6月3日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向蔣中正報告黃金收付情形,報告中表示:
運臺灣黃金約296萬市兩
運廈門黃金786540市兩
合計約375萬5000多市兩;
在臺灣支付黃金約242萬市兩
在廈門支付黃金786540市兩
合計約321萬2000多市兩。
在臺灣支付的242萬市兩中用途有:
臺灣銀行:
撥付臺灣銀行新臺幣發行準備金80萬市兩
撥借臺灣銀行約26萬市兩
軍政費:
在臺直撥約89萬市兩(含1950年6月第一期之份)
上海、廣州、成都約45萬市兩
軍米等
約19000市兩。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8D%8E%E6%B0%91%E5%9B%BD%E5%9B%BD%E5%BA%93%E9%BB%84%E9%87%91%E8%BF%90%E9%80%81%E5%8F%B0%E6%B9%BE%E8%A1%8C%E5%8A%A8
黃金密檔解密之四 ─ 嚴藏黃金四大金庫
運台黃金四大密存金庫
撰稿人:丁雯靜
圖文編輯:陳岱妤 / 傅琦 監修:陳郁婷
● 金庫三:台北 台灣灣銀行金庫
臺灣銀行在「日治」和「國府」來台時期,是台灣的貨幣發行機構(分別是「臺灣銀行券」和「舊台幣」),也是當時台灣金融業的龍頭銀行。日治時期,臺灣銀行海外機構遍布在日本、大陸、香港、東南亞、紐約、倫敦等地,是日本南進的投資機構。因此,1939年,臺灣銀行總行建造完工的金庫,堪稱世界等級的。根據臺灣銀行的建築設計圖,我們可以看出臺灣銀行的金庫位置,是位在建築本體中央的地下一樓。根據臺灣銀行老員工劉明朝表示,進入金庫需要經過長長的通道,金庫的牆壁和主建築牆中間用泥土隔開,整座金庫是以鋼筋鋼板所建造,外界根本沒法進入,號稱當時最大的炸彈,也沒有辦法破壞。臺灣銀行金庫如此先進,運到台灣的黃金,毫無疑問地,一定得放置在臺灣銀行的金庫保存。
台灣銀行本電金庫.jpg
事實上,台灣光復後,臺灣銀行僅僅剩下3.4萬兩黃金。從1948年底,第一批黃金運進臺灣銀行金庫以後,金庫內的黃金就高達203.4萬兩。當年台灣省議員為了瞭解黃金運到台灣的情況,還特別進入金庫參觀,藉以安定台灣的民心。從照片中可以看出,裝載黃金的木箱上,還貼著寫上金圓券準備金的封條,從這點即可證明,黃金的確來自上海中國銀行的金庫。從中央行的檔案資料來看,存放在臺灣銀行的黃金,並不屬於臺灣銀行的資產,只是暫存在台銀。這些黃金一是發行新台幣準備金的80萬兩,以及臺灣銀行發行的「黃金儲蓄」。
1950年6月以後,從大陸撤回的所有黃金,包括聯勤財務署的黃金,都放進了臺灣銀行的金庫。這個維繫中華民國命脈的金庫,在央行的金庫完工後,就退出了負責存放國家黃金的任務。
https://skyeyefilm.pixnet.net/blog/post/28593306-%E9%BB%83%E9%87%91%E5%AF%86%E6%AA%94%E8%A7%A3%E5%AF%86%E4%B9%8B%E5%9B%9B-%E2%94%80-%E5%9A%B4%E8%97%8F%E9%BB%83%E9%87%91%E5%9B%9B%E5%A4%A7%E9%87%91%E5%BA%AB
aber0621 wrote:
實在不能理解,過期的(恕刪)
1950年6月3日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向蔣中正報告黃金收付情形,報告中表示:
運臺灣黃金約296萬市兩;運廈門黃金786540市兩;合計約375萬5000多市兩;
在臺灣支付黃金約242萬市兩;在廈門支付黃金786540市兩;合計約321萬2000多市兩。
扣掉當時政府的花費,1950年5月31日中央銀行實存黃金54萬2000多市兩。
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開始援助中華民國政府,每年約一億美元,政府支出不再依靠國庫黃金。當時總統蔣介石下令把黃金存放到新店文園,1961年也就是上述的民國50年央行復業,各單位把黃金集中保管,入庫時登記為108萬英兩,價值約2億多美元,占黃金庫存的8%左右。
2016年,央行總裁彭淮南證實,有108萬英兩還存放在新店的金庫。
1981至1989年間台灣經濟發展蓬勃,中央銀行購入1254萬英兩黃金,與剩餘的遷台黃金一併保存於文園金庫,1990年後央行就未再增購黃金,這就是目前四百多噸黃金儲備的由來。當時的108萬英兩黃金大約價值兩億多美元,而當時美國援助台灣一年就一億多美金,若只單靠那些黃金,台灣經濟兩年就撐不下去了。看到這裏,還可以說台灣經濟會起飛,是靠大陸搬來的黃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