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laug2 wrote:
民生路一景Q: 您...(恕刪)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51&t=5534293&p=58

ailaug2 wrote:
民生路一景Q: 您...(恕刪)



鳳山人、高雄人大都知道高雄縣有座澄清湖。澄清湖風光明媚,盡人皆知;也有人知道澄清湖因產大貝而被稱作「大貝湖」。與「大貝湖」僅一條馬路(大埤路)之隔,有一洩洪渠道相通的「小貝湖」,具有蓄納「大貝湖」水位滿溢時的蓄洪功能,現在都不見了。

原先的「小貝湖」,先是被王永慶向高雄農田水利會買去十幾公頃,填土蓋了現在的高雄長庚醫院,還有一大半的水域,現在也完全填平,蓋了高雄縣政府於八十四年十二月落成啟用的高雄縣勞工育樂中心。要想找回「小貝湖」的影子,可能的話,只好向記憶深處尋找,或從照片去回憶了。  在日治時代沒有興建「大貝湖」自來水廠以前,「小貝湖」就是赤山地區數百甲農田的主要蓄水埤池,除了聚集四周小高地在雨季流入的雨水之外,相傳「小貝湖」原為一處天然湧出泉水,地理師認為這是「龍穴」泉源,終年不涸,是早年赤山地區農田的灌溉用水來源。「小貝湖」的出水口則被稱為「龍喉口」。

在田野調查中,高雄縣縣議員鄭水池指出,「龍喉口」的位置就在長庚醫院西側,在他還是孩提時代,經常邀約鄰居玩伴,夏天到引導「龍穴」湧出泉水的大涵洞內玩水,像探險般出入導水孔道,泡水消暑。現在唯一可以找到導水渠道「龍喉口」的蛛絲馬跡,只是長庚醫院西側停車場,與文山國中前馬路旁交界的一條幾近乾涸的排水溝,雨季用以渲洩上方雨水,經大排水溝(以前還算得上是一條小溪),轉到文山國中正門前「文山橋」的下方,再繞過正修工專校園後面,經濱山街,再轉八德路二段、文清街而流往赤山舊部落附近的農田,在地勢上,赤山(含文山社區)比「小貝湖」的水面還低。

這也是為什麼近幾年濱山街以下地區,每逢豪雨,經常鬧水患,最主要也是因為「小貝湖」的水域面積縮小了(在長庚醫院填土之後),蓄洪量減少了。更嚴重的是,勞工育樂中心填平「小貝湖」,來自澄清湖水源區的雨水,不再有「小貝湖」蓄洪,民國八十三年的八月十三日一場數十年未見的豪雨,導致澄清湖水面上漲,溢出的洪水夾著黃土,將濱山街當作洩洪道,一連數天,附近數百戶一樓居民天天泡在水裡,擔心地下室洪水倒灌,汽車泡水報銷而提心吊膽。
ailaug2 wrote:
鳳山人、高雄人大都知...(恕刪)


長知識了

ailaug2 wrote:
鳳山人、高雄人大都...(恕刪)



圖利廠商的後果就是全高雄人承擔
甚至是賠掉整個台灣
由齊柏林導演拍攝的看見台灣
直接揭露了財團的所做所為
很遺憾他的離世並沒有造成財團影響
反而變本加厲的開發
今天高雄淹大水
該怎麼整治
肥菊鳥都不鳥你高雄人了
只有一個字形容高雄了 就是 慘!!!
菜鳥一名 希望各位前輩多多指教
有人說氣候變遷、有人說宣洩不及,也有人說滯洪池還是有發揮功效,但陳菊執政下的高雄,拿的治水經費應該也有上千億吧(或者接近吧?),但成效卻是這樣,逢水還是必淹,這說得過去嗎?幾個滯洪池就要價千億嗎?還是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費薛曼 wrote:
有人說氣候變遷、有人...(恕刪)


小港區每天都在整治排水。
我搬來小港七年了。
還是淹。
今天這個路口圍起來施工。
明天下個路口圍起來施工。
工程費用很高。
水也淹的很高。
tomplua wrote:
小港區每天都在整治排...(恕刪)


喜歡淹水就是民進黨,當仁不讓
tomplua wrote:
小港區每天都在整治排水。
我搬來小港七年了。
還是淹。
今天這個路口圍起來施工。
明天下個路口圍起來施工。
工程費用很高。
水也淹的很高。(恕刪)


二個月前還擔心梅雨沒來會限水想不到今天竟然在討論淹水的問題
關於小港區還是市區面對1日200毫米的雨量最擔心的就是路面積水
路面會積水也是因為路旁的工廠住家要把水排出

高雄無法像台北那樣做甚麼二重疏洪道或員山子分洪
就只能儘量把雨水下水道疏通做好排水
做窪地公園(滯洪池)還會被旁邊的工廠住戶反對把它麼那一區當成"集水區"

這讓我想到很多設施因為無益於周圍住戶而遭到反對
即使個"高屏大湖"也有原來在預定地種植作物的農民反對
而當初反對蓋新發電廠是因為發展節能產業
目前看產業生產新世代產品才能保持市佔
生產新世代產品需要新世代製程而新製程幣比較製程更需要電力必須增加發電量




費薛曼 wrote:
有人說氣候變遷、有...(恕刪)



未達放假標準,就不能認定是天然災害


一切是人為造成的


高雄真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