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向後退 wrote:
你不信,你去踩看看...(恕刪)
你說的東西不是在縫紉上取得大量的差異的,新手用腳踩和自動能差10倍我也很懷疑,我前面有說訓練時間有差這我確信有,而你說的10倍根本不是從縫紉這一塊得來的,那是其他部分
2010的成衣和1950出貨那是其他部分有很大進步,那也不是機械工業自動化得來的,很大程度是資訊的取得和傳遞速度加快,以前得要人劃圖形然後寄信,現在電腦劃好直接傳過去,那是這邊差很多天,主要集中在資訊這一塊
還有量產得看東西,不是都可以10天變兩天的,不是所有原料都有庫存或很快可以叫到的,我成衣廠又不是完全不懂,你拿A來跟我談B,我一直說的都是成衣縫紉在工業化後進步沒非常大
台南企業那個協助生產效率的我也去看過,那已經算是比較有提供效率的流水線協助工具了,那效率提升多少而已?且還很多限制的
一元成本賣100你知道那是怎來的?風險怎樣知道嗎?還有成本是怎樣的成本?費用多高?
精品用材料成本看別說100倍,一千倍以上的也有,但真正的利潤呢?也有不少是虧損的,怎適合的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