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綠能屏東 全方位拚綠色經濟

https://tw.news.yahoo.com/%E6%8E%A8%E5%8B%95%E7%B6%A0%E8%83%BD-%E7%B8%A3%E5%B8%82%E7%98%8B-%E7%A8%AE%E9%9B%BB-210000242.html
推動綠能 縣市瘋「種電」
聯合新聞網作者記者施鴻基、李青霖、范榮達╱連線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6年6月8日 上午5:00
推薦20
限電危機迫在眉睫,一些縣市已全力推動綠能。桃園市推廣太陽光電綠能,繼去年全面啟動公有房舍配合,今年擴大到工廠及埤塘。市長鄭文燦說,只要不影響消防安檢,即使是違建,也可納入計畫。
新竹市府也研擬公有房舍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標租管理辦法,議會已審議通過,43處公有房舍、校園空間,總面積九萬兩千平方公尺將標租種電。屏東縣因推廣光電系統,入選IBM公布二○一三年全球「智慧城市大挑戰」名單,是全球卅一座入選城市中,台灣唯一。
桃園已規畫明年要以太陽能光電綠能提供全市5700戶住宅用電,預估可減碳1萬1千公噸,等於28座大安森林公園。
鄭文燦說,綠能城市是桃園的目標,去年在公有房舍設置太陽能板,年發電量600萬度。106年預計有200處房舍可加入,每年可望創造2千萬度以上電量,20年下來約有5億回饋金。
鄭文燦認為,綠能發展要以循序漸進方式逐步擴大並結合地方特色。以桃園特色之一的2800多口埤塘為例,在不影響灌溉功能下,發展水上浮島式太陽光電系統,是很好的發展方向。
新竹市長林智堅說,為發展太陽能、風力等綠能產業,市府將開辦中小企業奠基貸款及策略性貸款專案,將設置太陽光電設施納入貸款對象,提升誘因。
行政院經建會2010年專案核定屏東地層下陷區與莫拉克風災受創土地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計畫,鼓勵民間參與「養水種電」計畫。屏東縣府工商科許文祈說,屏東102年建置完成後,設置總面積43公頃,太陽光電板面積約23萬4千多平方公尺,平均每年發電量約3千萬度,屏縣府一年回饋收入約225萬元。
苗栗縣府103年起,陸續標租68棟公有房舍屋頂建置太陽能電板,106年預估售電回饋收益約450萬元。
-------------------------------------------------------------------------------------
現在各地政府都在各顯神通的的推動再生能源,桃園還把腦筋動到埤塘上面,要在埤塘上面建太陽能板。
viccheng1925 wrote:
在你說兩倍很可怕時,忘了你前面才提出不少國家的電價是台灣的3倍以上,結果他們一樣一直在增加再生能源,所以為什麼台灣增加2倍就是一件可怕的事?


人民的感受與疑慮,首先是目前政府這些估算衝擊數據,是否過於樂觀及淡化?就以物價影響為例,政府估算顯然低估了物價的波及連鎖反應。倘若,認為電價上漲是集中於工業用電,而不致衝擊民生物價,那就過於樂觀。工業用電漲三○%,怎麼可能不反映在產品價格上;到頭來,民眾還是得面對全面性價格上漲。

另外,別忘了,倘若未來油價再上漲,或颱風多來幾個,所謂合理機制既定,民眾是否還得再痛?

事實上,就民眾的感受而言,許多平均數據意義是不存在的。例如,若換算油電雙漲對經濟的衝擊,影響的就業人數也可能達萬人以上,對民眾就業而言,是全有全無的問題,不是平均影響所能平衡的。

可惜 當初你沒有站出來說 漲個兩倍也不是問題

可是 還有機會 快督促政府 電價漲個兩倍來玩吧
說了這麼多....


鼓吹綠色能源

綠電申購了沒?
http://3c.ltn.com.tw/news/24836
Apple 不賣 iPhone 賣什麼?這個產品比手機更好賣!
文/記者陳宜豐/ 2016-06-12 11:31
不管是分析師的預測還是機構統計數據,都表示蘋果的明星產品:iPhone 銷售成長幅度不如以往,即便推出主打平價策略的 iPhone SE,也難抵抗 3C 產品消費趨緩的事實,但蘋果似乎不擔心這個趨勢,因為在 3C 產品之後,他們還有這個可以賣:電力!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蘋果已經註冊了一家名為 Apple Energy LLC(蘋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將透過出售多餘電力的方式,賺取在科技產品與服務之外的其他收入。
這些電力從哪來?其實蘋果這幾年都在進行自有環保能源的建置計畫,自由 3C 科技先前曾經報導,蘋果已經宣佈將在全球建置總發電量高達 521 兆瓦的太陽能發電設施,所發出的電力將提供大部分的 Apple Store 與辦公室所需的電力,並且也投資水力、沼氣、地熱等發電設施(蘋果剛跟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達成協議,將在當地興建由廢棄物產生的甲烷發電設施),蘋果表示,目前蘋果所提供的自有電力將可支應其全球能源使用量的 93%,並且這個比例仍會持續成長中。
若照這樣的速度持續下去,蘋果除了可達成 100% 的自主供電外,還可將多餘的電量回售給發電網(其實目前已經在做了),除了可以賺取利潤外,也有助於整體購電成本的降低,進而降低其他仍須依靠傳統網路供電的 Apple Store 經營成本。

--------------------------------------------------------
蘋果成立能源公司賣起電力了。

viccheng1925 wrote:
http://3c...(恕刪)


你先安裝了再來貼這種
更別說他才蓋多少而已,三年後如果有他宣稱裝置的一半再說還來得及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你先安裝了再來貼這...(恕刪)

綠能(太陽能)本來就是輔助的能源,就算整個台灣都蓋太陽能板再生能源,
也不夠整個台灣使用再生能源,我前陣子就發過文章建議政府跟太陽能業者,
全力推動太陽能發電,讓家家戶戶都能安裝太陽能板,經費由政府跟業者支出
款項安裝太陽能板,我家三樓透天厝蓋太陽能板老實說這電費可由市電跟太陽
能一起使用,如此一來又可節能又環保,不然要民眾去花錢安裝說真的沒有誘因,
因為幾百萬跑不掉
http://news.cnyes.com/20160613/20160613163221000066438.shtml
太陽能成本降!美新增安裝量比核能、天然氣加總還多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MoneyDJ理財網) 2016-06-13 16:35 
MoneyDJ新聞 2016-06-13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美國今(2016)年第1季(1-3月)的太陽能新增安裝量不但超越其他所有能源的總和,且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售價也愈來愈親民,看來今年應該是太陽能產業撥雲見日的一年。

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Solar Energy Industries Association, SEIA)、GTM Research 9日發表報告指出(見此),Q1期間美國共計安裝了1,665 MW(百萬瓦)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新增產能比煤炭、天然氣與核能加總起來還要多,佔整體新增發電產能的64%。隨著安裝成本下滑,今年全美太陽能產業新安裝的發電產能有望比2015的7.5 GW(十億瓦)狂增94%至14.5 GW。實際上,去年新增的太陽能發電量就已經超越天然氣,為史上頭一遭。也就是說,太陽能遲早會成為美國最主要的發電來源。

MarketWatch 10日報導,報告還指出,Q1期間美國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整體安裝成本下滑了8.8%,其中住宅用太陽能系統的售價減少了8.3%,主要是拜硬體(即太陽能面板)成本下降,以及安裝、申請和人力費用減少之賜。

SEIA暫代總裁Tom Kimbis在聲明稿中指出,雖然美國花了40年才使太陽能系統的安裝數量突破100萬座,但現在只要再花2年就可讓安裝量倍增至200萬座。他說,太陽能目前是發電成本最便宜的選項之一,安裝量如今以光速成長。

研究發現,公共事業等級的太陽能發電廠將成為產業成長的主要動能,預估將佔新增產能的近3/4。超過10 GWdc (億千瓦)的公共事業等級太陽能發電廠將在今年上線,另外至少還有4.5 GWdc會在Q4接近完工、明年就可正式投產。Q1非住宅太陽能發電市場也首度連2季成長300 MW以上。

美國太陽能安裝量能有如此亮麗的表現,主要都是聯邦太陽能投資稅減免(Investment Tax Credit,簡稱ITC)法令的功勞。ITC規定業者可在申報所得稅時一次性抵減1/3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成本,這項法令原本今年12月就會失效,但現已延長至2020年。

太陽能系統售價日益下滑,過去大家因為買不起、多數選擇以租代買,現在卻出現貸款買斷潮,未來太陽能面板買氣有望日益攀升。

華爾街日報5月30日報導,可再生能源市調機構GTM Research指出,美國太陽能面板出租商SolarCity Corp.、Sunrun Inc.面臨激烈競爭,2014年這兩大業者對美國家用太陽能市場的佔有率原本還有72%,但Sunworks Inc.、PetersenDean Inc.這些專門為消費者提供貸款、協助他們買斷太陽能面板的小型業者現在冒出頭,讓SolarCity、Sunrun業績大受影響,去(2015)年兩家公司的合併市佔一口氣萎縮至56%,今年、明年預料還將續減到50%、48%。

根據SEIA、GTM的計算,發電容量6千瓦(kilowatt)的太陽能系統目前成本約在21,000-25,800美元之間。

也就是說,一個加州家庭現在若想直接買斷一款5千瓦的太陽能發電系統,花費的金額大約會是17,500美元。假如改為簽訂20年租約,雖然一開始的月費僅有150美元,但每過一年費率就會調漲2.9%,20年下來這個家庭共計得支付36,600美元,等於是花了兩倍價。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
隨著成本的下降,風、光在美國的表現越來越好了,開始成為發電的一員了。

xup6bjo45j4 wrote:
綠能(太陽能)本來...(恕刪)

其實不須要全國都裝太陽能就有足夠的電力,只是要在有太陽的時候才有用,所以須要所有的再生能源一起努力。
http://solar543.blogspot.tw/2015/03/blog-post.html

現在也許不需要百萬了,能源局陽光屋頂有試算表,你可以把你的條件丟進去算看看。如果你的面積夠大也有PV-ESCO 產業模式可參考。
http://mrpv.org.tw/policy_setting_calculator
http://mrpv.org.tw/page/bc8abbdd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764969
彭博預測:太陽能…將成最便宜電力
2016-06-16 04:40 經濟日報 編譯謝汶均/綜合外電


研究報告顯示,未來15年間,太陽能將在許多國家成為最便宜的電力來源。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的報告指出,到了2040年,由於在大型太陽能發電廠和屋頂裝設太陽能板的成本將減少60%,預料太陽能發電的價格將降至平均每度4美分。在許多區域,這個價格甚至比煤炭和天然氣發電的價格便宜。

今年,在墨西哥這類日照充足、適合發展太陽能的國家中,已有幾座太陽能發電場將電價壓至每度4美分這種超低價位,但這些電場是在綿延數英里遠的土地上大規模建置太陽能板,並將電力賣給公用事業,才能將價格壓至這麼低。

報告指出,到2040年左右,就連在住家屋頂安裝太陽能板這種原本普遍較貴的程序,也會變得同樣便宜。同時,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場更能將電價降至每度3美分。

從1990年代中期至今,隨著愈來愈多國際大廠開始量產以矽為主要材料的太陽能板,除了政府支持,太陽能發電主要靠改善技術及製造過程以降低成本。但BNEF的報告指出,未來太陽能產業削減的成本會有更多是來自取得資金和執照,以及販售太陽能發電計畫等「軟成本」。

對所有投資人和創業家來說,這代表正好可以趁此太陽能成本下滑之際,開始成立與太陽能相關的服務事業,例如發展更容易在網路上販賣太陽能板的方式,或研發可以簡化太陽能計畫的軟體。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764968
彭博預測:火力發電將成歷史
2016-06-16 04:40 經濟日報 編譯劉雲/綜合外電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未來25年的發電方式將徹底改變,而火力發電等化石燃料需求不斷擴大的時代,可能不到十年後就會宣告終結。
BNEF預測,化石燃料的需求將攀抵高峰,這個轉變主要是由汙染和價格都較少的替代能源所帶動,將來得比預期還快,因為電動車與較低成本的再生能源電池系統,都將比原先預期還要更早問世,中國未來能源市場的轉變速度也將比原本預期還快。

BNEF預估,未來25年太陽能發電成本將再跌60%,風電降41%。到2025年時,煤炭、天然氣和石油需求將攀峰,到2030年代時,太陽能與風電將成為全球多數地區最便宜的發電方式。

報告指出,2008年來,頁岩天然氣一直都是國電力市場的主力,也曾被美國煤炭產業視為從由煤炭跨到再生能源的「過渡燃料」,但現在看來這個「過渡期」不會發生,因為風力與太陽能發電成本下跌太快,天然氣根本來不及在全球占主導地位。

全球電力需求將持續上升。至2040年時,化石燃料投資將增至2.1兆美元,但將遠低於再生能源的7.8兆美元,其中太陽能為3.4兆美元、風力發電3.1兆美元,水力發電9,110億美元。

電動車也將衝擊石油市場。因為更多車需要充電,對電力市場將造成更深遠影響。以德國為例,電力效能提高代表需求長期將下降,但電動車可翻轉這個趨勢。電動車可刺激再生能源需求,降低電池成本。

------------------------------------------------------------------------

再生能源正在慢慢的改變全球的電力市場。


viccheng1925 wrote:
http://udn...(恕刪)


這些未來幾年幾年的,後面再加個零,我就信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