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來審查一下,哪些文言文是必學的經典?

賽跑要跑贏對手二種方法。

1。訓練自己用實力跑贏對手。

2。伸腳,絆倒對手。

一理通,萬理澈

iantsai74 wrote:
简单修饰一下: 公...(恕刪)

這段笑話,若沒最基本的文言文基礎,恐怕是笑不出來的
OSR7613 wrote:
個人認為讀孫子兵法一...(恕刪)


本人就孫子兵法的「道」來野人獻曝

何謂「道」,須從老子的「道德經」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
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那「孫子兵法」中的「道」,以曹操的注最為精闢:

序:
操聞上古弧矢之利,《論語》:「足兵。」《尚書》:「八政曰師。」《易》曰:「師貞,丈人吉。」
《詩》曰:「王赫斯怒,爰征其旅。」黃帝湯武咸用干戚以濟世也。
《司馬法》曰:「人故殺人,殺之可也。」
恃武者滅,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聖人之用兵,戢而時動,不得已而用之。
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已。審計重舉,明畫深圖,不可相誣,而但世人未之深亮訓說,
況文煩富行於世者,失其旨要,故撰為略解焉。

其注(非全文,取曹操對道的解釋):
一曰道,〔曹操曰:謂導之以教令。〕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者也;
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民弗詭也。〔曹操曰:危者,危疑也。〕


孫武為春秋戰國的人,本人就提一下秦國的故事,來稍微印證「道」:

說到秦國,就不得不提到商鞅的變法的故事:

公元前359年的一天,秦國都城的南門口立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柱,柱子上貼有一張蓋有官印的告示:
「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賞黃金十兩。」當時圍觀的人很多,但沒有一個人去搬動那根木柱。
他們不相信世間有這樣的好事。後來,告示上的賞金又提高到50兩,人們依然持懷疑的態度,不敢去搬。
過了幾天,才有一個人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半信半疑地把柱子搬到了北門,結果馬上得到了50兩賞金。
人們沸騰了,紛紛奔走相告。第二天,人們又跑到城門口去看看有沒有木頭,大家沒發現木頭,
卻看到了變法的新法令。這次,人們都深信不疑,認為政府真是下決心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了。

秦國是以「法」治國,不管是打仗或治理都以「法」為基礎。。。
曹操曰:謂導之以教令。是其一部份。。。

秦國如何令民與上同意者??
答:「黃金」和「法律」

秦國的黃金打哪來呢??
大家好好思考吧!

秦國如果沒有掌握經濟貿易,很難有黃金提供,完成統一。。。現今美國更是主導世界經濟貿易與石油,才能成霸主。。。


最後本人想說:

孫子兵法的注有很多,就如曹操的序所說,但世人未之深亮訓說,況文煩富行於世者,失其旨要








Youshouldreborn wrote:
在現代,會用詩詞做各種溝通? 真的會? 不要騙自己!

所以,何謂語文教育,何謂文學,到底您們這些人考得清楚嗎?

以現代溝通,白話文是重點,所以要不要加強訓練。

至於知識部分,不屬於基礎教育,但是要扯到知識傳承,不就真的要分科,而不是以家,或是,著作為主體,這都是片面。在現代,會用詩詞做各種溝通? 真的會? 不要騙自己!

所以,何謂語文教育,何謂文學,到底您們這些人考得清楚嗎?

以現代溝通,白話文是重點,所以要不要加強訓練。


西方國家也沒有將沙士比亞
的二十四行詩拿來作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呀
但他們的學生一樣要學
文言文學得好,白話文的運用會差到哪?
腹有詩書氣自華
就怕讀沒幾本書就以為自己甚麼都懂

讀你的文
總讓我想到黃安寫的
新鴛鴦蝴蝶夢
的歌詞
KCLin0423 wrote:
古文不只是語文修辭古...(恕刪)

當然也是有涉及政治思想啦
我個人以為在教導時
是盡量不要給太多的個人關點
讓學習的人
自己去思考,去體會,去感受
這樣比較能訓練學習者
的獨立思考能力
KCLin0423 wrote:
是你畫地自限一昧崇尚西方知識吧(我私下認為你根本就是崇尚去中國化)

你跟我的感受一樣
f62902 wrote:

西方國家也沒有將沙士比亞
的二十四行詩拿來作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呀
但他們的學生一樣要學
文言文學得好,白話文的運用會差到哪?
腹有詩書氣自華
就怕讀沒幾本書就以為自幾甚麼都懂

讀你的文
總讓我想到黃安寫的
新鴛鴦蝴蝶夢
的歌詞
西方國家也沒有將沙...(恕刪)


請教那間學校,那個國家,把課表列出來,將古典文學,或是莎士比亞,當成寫作溝通的必修?

再寬一些,把莎士比亞納入,文學,的必修? PS: 文學非古典文學喔。
Youshouldreborn wrote:
請教那間學校,那個...(恕刪)

其實大大您的舉例似是而非,文學二字是包含了古典文學的,就如同力學包含了古典力學與量子力學,古典力學(所謂的牛頓三大定理),是早在國高中時期就教的東西,而量子力學則是在大學以上才會學到,但若是古典力學學不好,那量子力學就甭談了,力學如此,文學亦同
所謂的基礎教育不就是如此,要把文學學透徹就不能放棄古典文學,在年輕時把最粗淺的古典文學帶入教育中,培養日後的文學基礎,這就是用意,誰能說這些學子不會是日後的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呢?

a0955999 wrote:


Youshouldreborn wrote:
請教那間學校,那個...(恕刪)

其實大大您的舉例似是而非,文學二字是包含了古典文學的,就如同力學包含了古典力學與量子力學,古典力學(所謂的牛頓三大定理),是早在國高中時期就教的東西,而量子力學則是在大學以上才會學到,但若是古典力學學不好,那量子力學就甭談了,力學如此,文學亦同

其實大大您的舉例似...(恕刪)


是的,所以我才特別註明古典文學,因為現代文學都不見得會。

我是給他很寬的空間。

Youshouldreborn wrote:
是的,所以我才特別...(恕刪)

相信您的本意不是要放棄文言文,而是希望這些學子先把最基本的白話文學好再進階,但恐怕您要失望了,因為以現今台灣的氛圍,這件事恐怕是難如登天,就像我說的,時下年輕人流行的火星文,注音文,象形文,就注定了這件事是不可能的任務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