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行走時的一些感想(2017/9/14 11:40更新)


QQ哥 wrote:
很多大陸人認為台北好舊
都不想想這些大樓都存在了40年甚至更久了...(恕刪)

並非只因為大樓時間久太舊,而是因為沒有太多新建築,對舊建築的更新維護也不夠。

香港新加坡韓國和台灣差不多時期發展,舊大樓也很多,卻從沒人認為他們舊。更別說日本舊大樓更多!
macacafly wrote:
其實我看好台北這些...(恕刪)

制度不同你們那土地是國有我們這是私有
我說過了很多人想法是
"這是我的祖先留下來的財產我不願意就算再多錢也不賣,賣祖產就是不孝"
大陸強拆時有所聞
但台灣要強拆就像苗栗大埔事件一樣的結果

oyak00 wrote:
並非只因為大樓時間...(恕刪)

你知道保養外觀錢那來?
各位住戶要來攤
萬一有人不同意付款
那就做不了
不用說台灣
大陸也是一樣
舊大樓外觀一樣破舊

新加坡日本我不清楚很久沒去
印相中新加坡大樓感覺沒很新
以前去過客戶的辦公大樓感覺舊舊的
日本就真的不知道去都是在觀光區飯店都蠻新的
只有感覺舊的計程車很多但很乾淨

QQ哥 wrote:
很多大陸人認為台北好舊
都不想想這些大樓都存在了40年甚至更久了
台灣發展早
等到40年後大陸這些目前新的大樓
一樣會破舊的

很高興你有這種認知
但很多人並沒有


台北发展的时间久也只是相对于大陆而言吧,如果跟欧美日比呢?跟和台湾同时发展的韩国比呢?

似乎只有台湾赢得了“市容很旧”这个印象吧。

QQ哥 wrote:
你知道保養外觀錢那...(恕刪)

大陸舊樓宇的更新費用,由政府補助。
新樓維護更新費用,從業主交納物業費的專項基金提取。

另外,所謂祖產……一般是拆遷補償金不能讓人滿意而已。

xynian wrote:
台北发展的时间久也...(恕刪)

先不說歐美日畢竟不同民族
民族性也不樣
對房屋外觀修膳的概念也不一樣
我們就看看兩岸就好
同一民族比起來最公平
屋齡相同者一樣外觀舊
不用笑台北
上海的舊樓不一樣舊嗎?

prettyday_45 wrote:
…為何大陸電子支付這麼夯?比如微信跟支付寶,網友說對一部份了,
主要是信用卡不流行(請注意:是不流行而非辦不起,辦卡門檻其實不高)...(恕刪)


臺灣媒體談起大陸電子支付興起的原因也是把信用卡不流行列為主因。
我有不同見解,大陸因為淘寶和微信的受眾群體非常大,發展很迅猛,使用淘寶和微信的主要人群應該是从年輕白領起步然後擴大到其他年齡階層,是從一線城市流向二三線……然後農村。從發展初期來看,信用卡在城市裡的年輕人或白領中普及率很高,這類人群擁有和使用信用卡的比例也很大,但恰恰是他們使電子支付開始興起,所以我認為和信用卡沒有太大關係,主要還是大陸互聯網社交領域發展的基數龐大,用戶黏度高,支付寶和微信錢包的推廣很順其自然地迅速強大,大陸智能手機普及是互聯網社交壯大的基礎。

oyak00 wrote:
大陸舊樓宇的更新費...(恕刪)

對不起我們沒有補助
房子土地都是你的政府不會補助你
也沒這麼多錢補助
不知大陸老房補助的標準在哪裡?
怎樣樣的房屋狀況能享有補助?

很多地主身價都是億來億去的
不在乎那幾個錢的
在說就算是價格問題
它開天價你出的起嗎?

macacafly wrote:
以前因為挖不出來檢驗,
所以有沒有不確定.


在那種不給挖的高壓環境下還是偶而有誇張的漏網新聞流傳,可想而知蓋了多少黑資料。這和不確定的距離相當遠喔


macacafly wrote:
但是以經濟成長, 薪資成長來看,
以前好, 現在差.
肯定的.


年紀不同利益不同立場就會不同,我現在勉強也算中產階級老賊了,就會覺得這些覺青真是小王八蛋,可當我自己也是屁孩時一樣愛搗蛋,只因為在週記裡嘲笑IDF是I don't fly就被叫去訓導處夾懶蛋曉以大義,老大哥關愛眼神無所不在,連黨外雜誌都要偷偷摸摸買,以前真的有比較好嗎?看是哪方面吧。

人都是這樣,一切當成理所當然時就會懷念起當初的好,我也是這樣啦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其實呢,還是台灣鐵皮屋厲害

鐵皮屋,它已經不只是台灣生活的一部分,居家廚房加蓋,頂樓防水,小生意搭棚,大小工廠廠房,無一不是,觸目所及處處都有

它的存在衍生出台灣特有的鐵皮屋經濟,鐵皮屋文化與鐵皮屋環境。


鐵皮屋下的台灣,是特別的,,是獨有的,是完美的

QQ哥 wrote:
先不說歐美日畢竟不同...(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